20071108 約翰福音第27堂(約3:1~15)
- 主講:吳永霖長老
- 整理:曾文琦姊妹
【約翰福音】第三章:1-15節
弟兄姊妹平安:
『有一個法利賽人、名叫尼哥底母、是猶太人的官。這人夜裏來見耶穌、說、拉比、我們知道你是由上帝那裏來作師傅的.因為你所行的神蹟、若沒有上帝同在、無人能行。耶穌回答說、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、人若不重生、就不能見上帝的國。尼哥底母說、人已經老了、如何能重生呢.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麼。耶穌說、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、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、就不能進上帝的國。從肉身生的、就是肉身.從靈生的、就是靈。我說、你們必須重生、你不要以為希奇。風隨著意思吹、你聽見風的響聲、卻不曉得從那裏來、往那裏去.凡從聖靈生的、也是如此。尼哥底母問他說、怎能有這事呢。耶穌回答說、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、還不明白這事麼。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、我們所說的、是我們知道的、我們所見證的、是我們見過的.你們卻不領受我們的見證。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、你們尚且不信、若說天上的事、如何能信呢。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、沒有人升過天。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、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.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。〔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裏面得永生〕』
耶穌基督論重生,這是四卷福音書當中獨一無二的記載。上個禮拜我們講到耶穌基督論到重生的途徑,就是『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、就不能進上帝的國。 (約3:5)』連續講了兩次重生,但是尼哥底母都不明白,他不是裝假、說謊,但是『耶穌回答說、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、還不明白這事麼。(約3:10)』所以證明他應該明白,猶太拉比熟悉舊約律法,根據舊約律法,也就是在耶穌基督降生之前,舊約聖經的啟示,到底有沒有關乎重生的事情、有沒有關乎重生的預表?
為什麼我們說預表呢?希伯來書10:1『律法既是將來美事的影兒』,實體是在耶穌基督裏的,律法是將來美事的影子,不是本體的真像,本體的真像是在耶穌基督裏,那個被舊約律法所指出來的實體。預表type,就是有沒有一個模式,地上影子的模式,就是藉著事件、預言或聖經裏面的比喻把它描述出來呢?舊約有關重生的預表非常多。創世紀1:1-5第一天的創造,其實就是在耶穌基督裏,人重生的預表,那是舊約最早關於重生的預表。
還有,整個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在曠野40年那一代, 神說那一代的人全部都死光了,新的一代祂才命約書亞把他們帶進迦南地,所應許之地,那個叫做若不重生就不能進上帝的國。也就是對耶穌基督講那句話最好的註解。整個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那一代,必須全部都死了,新生的一代起來, 神才吩咐約書亞帶以色列百姓進入迦南,這是歷史上最大規模重生事件的預表。
還有以西結書37章,先知以西結被帶到平原,看見平原都是枯乾的骸骨, 神問先知以西結書,人子啊,這些骸骨能夠復活嗎?那裏也論到重生的預表。舊約一直下來,最後一個先知,施洗約翰在曠野指著耶穌說『看哪、神的羔羊、除去〔或作背負〕世人罪孽的。(約1:29)』就講到那個叫人得以重生的途徑,就是耶穌基督。這樣,我們上個禮拜講到重生的預表。新舊約是一貫的啟示,所以耶穌基督論到重生,就講到重生的本質跟重生的途徑。
重生的途徑是什麼?『耶穌回答說、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、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、就不能進上帝的國。(約3:5)』重生的途徑是藉著水與聖靈,簡單的講,就是藉著十字架的救恩。約翰一書5:8『作見證的原來有三、就是聖靈、水、與血這三樣也都歸於一。』第一、血是救恩的表記。以色列民族對全人類最重大的三樣貢獻,其中一樣就是血祭的表樣,舊約聖殿的獻祭,原是指向一個要為全人類贖罪的代罪羔羊的實體,所以叫做血祭的表樣。
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,那個救贖的功勞,曾經在舊約藉著聖殿獻祭表徵、預表出來。所以血是救恩的表記。利未記 神都在吩咐以色列百姓不可以吃血,血當中有生命,可惜基督徒不明白,以為豬血不能吃,如果吃酸辣湯,看到不要怕,如果你覺得你不吃比較平安,那你就不要吃,那我是吃得很平安。血是救恩的表記,藉著舊約聖殿的獻祭表徵出來。關於血中有生命,人不能吃,最終是要讓以色列百姓明白,將來有一個為人流血在十字架上的,祂的血可以成為全人類的拯救。
第二、水是見證的禮儀。水是個潔淨的禮儀,但這個禮儀卻是個見證,新約教會裏面兩個聖禮典,聖餐與洗禮,都有很強的聖經根據。第三、聖靈是見證的能力。其實講聖靈是見證的能力,沒有辦法完全描述 神自己為祂獨生子見證的偉大跟位格性的見證,如果沒有聖靈,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,真的沒有辦法讓人明白。一個瘦弱、孤伶伶、無助地、羞辱地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,竟然會成為歷世歷代全人類的拯救,這不是人可以明白的事情。
神定意叫智慧人成為愚拙,十字架是 神的智慧,是要叫智慧人羞愧的智慧, 神藉著十字架,最醜陋的標記、最殘忍的死法,擔當全人類的罪。聖靈為十字架的救恩做見證,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14-16章提到五次聖靈,第四次提到『但我要從父那裏差保惠師來、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.他來了、就要為我作見證。你們也要作見證(約15:26-27)』所以,我們之所以做見證有能力,是因為我們跟聖靈同做見證,或者說我們的見證是跟聖靈一致的。
如果我們的見證跟聖靈不一致,你的見證是不可能有能力的,所以我們是跟聖靈一同做見證,所以聖靈就成了見證的能力,祂是有位格的上帝的第三個位格,來到地上為耶穌基督做見證,是 神自己為祂的獨生子做見證,一直到今天,聖靈還在繼續為耶穌基督做見證,而聖靈做見證的結果就是我們這些人坐在這裏。
約翰一書5:8『作見證的原來有三、就是聖靈、水、與血這三樣也都歸於一。』這樣我們知道,重生的途徑是藉著十字架的救恩。約翰一書講的是三樣,為什麼耶穌基督只講到兩樣,水跟聖靈?因為耶穌基督還沒有上十字架,所以血還沒有為人所流。整個舊約贖罪的表徵、血祭的表樣已經藉著施洗約翰在曠野,指著耶穌說『看哪、 神的羔羊、除去〔或作背負〕世人罪孽的。(約1:29)』就已經指明出來,已經來到地上為人捨命的 神的羔羊一定要流血。所以藉著水跟聖靈,指的就是救恩的途徑,藉著十字架的救恩使人得以重生。
水跟聖靈跟救恩的關聯又是什麼呢?水是潔淨的表徵,使人成為聖潔的不是水,我們用水洗東西目的是為了使它乾淨,外表乾淨,過一段時間又髒了,所以必須不斷的洗,水是來表徵潔淨,那只是一個禮儀,真正叫人潔淨的不是水,是聖靈,聖靈可以叫人成為聖潔。
在聖經裏面每一次提到有關潔淨的事情,一定是水跟聖靈同時提出來。以西結書36:25-26『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、你們就潔淨了.我要潔淨你們、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、棄掉一切的偶像。』這是水洗。『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、將新靈放在你們裏面.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、賜給你們肉心。(結36:26)』這是指聖靈,是新約的應許,但是水洗是舊約出埃及記就有了,出埃及記30章, 神吩咐摩西建造會幕,會幕外面有一個銅祭壇,在會幕跟聖所之間有一個洗濯盆,凡是祭司要進入事奉,一定要經過洗濯盆去洗濯,使自己清潔,所以那個潔淨的禮儀在舊約就有了。
聖經裏面在這裏提到新約的應許,就把舊約潔淨的禮儀跟聖靈連在一起,所以耶穌基督說,人藉著水跟聖靈重生,不是祂自己發明的,在舊約就已經預表出來了,所以新舊約的啟示是一貫的。藉著水的洗來表徵潔淨,而那個叫人潔淨的原是聖靈。聖靈叫人得以清潔,聖靈重生人使人成為聖潔,這件事情你外表看不見,所以就藉著水洗把它表徵出來,這是水洗最基本的意義。所以水跟聖靈完全在講十字架的救恩。
但是今天我們在教會裏面的受洗是不是這個意思?新約的水洗其中一個意義就是表徵聖靈的洗,就是使我們成為聖潔,因為聖靈的洗你看不見。人信耶穌的時候,什麼時候受聖靈的洗?受聖靈的洗是在人信耶穌那一刻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水洗那一刻,他就受聖靈的洗,聖靈的洗使你跟我受洗歸入耶穌基督名下,連結在耶穌基督的身體,我們成了一個身體,所以我們才稱為教會的肢體。所以新約水洗的洗禮,第一個意義就是表徵聖靈的洗,使我們得以成為聖潔。
第二個意義是歸入耶穌基督的死,那是羅馬書6:3-5『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、是受洗歸入他的死麼。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、和他一同埋葬.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、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、從死裏復活一樣。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、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.』我們藉著水洗歸入耶穌基督的死,跟祂的死有了聯合,這就跟十字架的救恩有了連結,這是水洗的第二個意義。水洗的第三個意義是見證。在 神跟人以及天使靈界的面前宣告,我從今之後歸入耶穌基督的名下,那是一個公開的見證,就是我們剛才引用的約翰一書5:8『作見證的原來有三、就是聖靈、水、與血這三樣也都歸於一。』其中一樣就提到水洗。
所以水洗有三樣意義,第一、表徵聖靈的洗,因為聖靈的洗你看不見,藉著水洗表徵出來,今天引用以西結書36章,也看到水洗跟聖靈是連結在一起講的。第二個意義就是歸入耶穌基督的死,跟耶穌基督的死連結。第三個意義就是公開的見證,在 神、人跟靈界的面前公開的見證,我們受洗歸入耶穌基督的名下。
新約的水洗跟施洗約翰的洗禮有什麼不同?我們今天的水洗跟施洗約翰的洗禮是最困惑基督徒的,今天教會裏面施行的水洗跟施洗約翰的洗禮有一個很大的差別,施洗約翰的洗禮是見證聖靈的洗,以及誰要來用聖靈為人施洗。約翰福音1:29-31『次日、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、就說、看哪、上帝的羔羊、除去〔或作背負〕世人罪孽的。這就是我曾說、有一位在我以後來、反成了在我以前的.因他本來在我以前。我先前不認識他.如今我來用水施洗、為要叫他顯明給以色列人。』
施洗約翰在約旦河邊為人施洗的時候,他並不認識耶穌基督,但是差他來行水洗的告訴他,你是要將那位將來要用聖靈為人施洗的,顯明給以色列人看見。這是施洗約翰在行水洗的第一個目的跟功用,他是要將那在他以後來的那一位顯明給以色列人,這是跟以色列人有關的。
接下來32-33節就論到跟全世界非猶太人有關的,『約翰又作見證說、我曾看見聖靈彷彿鴿子、從天降下、住在他的身上。我先前不認識他.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、對我說、你看見聖靈降下來、住在誰的身上、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。』所以基督用聖靈為人施洗。施洗約翰水洗第二個目的跟功用,是對普世基督徒有重大的意義。前面第一句話,『叫他顯明給以色列人』,對以色列百姓意義重大,後面那句話,『你看見聖靈降下來、住在誰的身上、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。』對普世的基督徒意義重大,當然也包括猶太人,這是聖經偉大的地方。
所以施洗約翰的水洗,跟今天教會的水洗有一個基本上的不同,雖然同樣叫人悔改,但是施洗約翰的洗禮,乃是為耶穌基督做見證,將耶穌基督顯明給以色列百姓,第二,是為用聖靈施洗的那一位做見證,所以施洗約翰的洗是見證聖靈的洗。但是,我們剛講到新約,我們在教會所受的水洗是表徵聖靈的洗,這兩者是不同的。見證聖靈的洗,就是指出將有一位要用聖靈為人施洗的這件事情將要發生,但是今天教會裏面行水洗乃是表徵聖靈的洗,因為聖靈的洗你看不見,人重生得以潔淨外表看不見,就藉著水洗表徵出來。
這個差別很重要,每次講到這裏,我總要提醒基督徒,要有根基可以分辨,因為偶爾會碰到某種特別聚會或者教會,會有一種說法,就是你受了牧師的水洗,就好像施洗約翰為人施洗?他們經常引用施洗約翰說的『他傳道說、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、能力比我更大、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、也是不配的。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、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。(可1:7-8)』他們告訴你說,你今天受牧師行水洗的禮,就好像當年施洗約翰在約旦河畔為人行水洗,你還需要受聖靈的洗?
施洗約翰講那句話,是因為所應許的聖靈還沒有降下來,因為耶穌基督還沒有在十字架上成全救恩,所應許的聖靈還沒有降下來,整個約旦河的洗禮是為聖靈的洗做見證的,就是為誰要用聖靈為人施洗做見證的。如果有那種說法,你一定要根基站得穩。聖靈已經在五旬節降下來,住在教會裏面,今天一個人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他立刻領受所賜的聖靈。
使徒行傳2:1-2『五旬節到了、門徒都聚集在一處。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、好像一陣大風吹過、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。』接下來是五旬節的經歷,一直到13節。第14節『彼得和十一個使徒、站起、高聲說、猶太人、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、這件事你們當知道、也當側耳聽我的話。』五旬節聖靈降臨,有大響聲,很多人被吸引過來,彼得跟11個使徒站起來,彼得講話,開始教會歷史上第一篇講道,這是佈道,佈道一定要講道,講什麼?以基督為中心的五大福音要件。
每一次當我們在講整本聖經的重心,就是福音,就是論到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,我一定會講到整本聖經,就是以基督為中心的五大福音要件:基督的生、基督的死、基督復活、基督的升天、基督要再來。14節開始,接下來講的把這五大福音要件全部都包括在內。所以一段聖經裏面從很多角度上看,你可以看到聖經正在啟示很多方面,不管是佈道、事奉、講道的,整體性原則都呈現在裏面,沒有一節聖經只有單一方向的意義,所以為什麼講道那麼困難就是這樣。
當你在講台上用40-50分鐘講一段聖經,你很難講得周全,所以有時候講台一講就超過一小時。經常有人跟我講,一個人注意力能夠集中只有40分鐘,為什麼我要講超過一小時?這普通常識我們都明白,但是講道不能忽略聖靈的因素,人的注意力只能夠集中40分鐘沒有錯,但是有聖靈在場就不同,所以使徒行傳記載保羅曾經整夜講道,就是第三次旅行佈道,要回到耶路撒冷那一次,他整個晚上講道。我站在講台上,只有我才清楚聖靈的感動與帶領,如果沒有聖靈的感動,你想講都沒辦法講。
當聖靈感動,在那個重點上要一直講,你是沒有辦法停的,而且你停就馬上得罪聖靈。經常講道的時候發現講到某個重點,忽然間整個講道的重心都移到那邊去,那原不是你計畫要講的,可是就一直停在那邊一直講,自己心裏很清楚,聖靈今天的話有針對性,祂正在對某些人講話,但是我不知道是對誰講話,只是憑著信心講,在講台上經常碰到這些事情,這是我的經驗。
五旬節聖靈降臨,教會歷史當中的第一篇講道,『彼得和十一個使徒、站起、高聲說、猶太人、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、這件事你們當知道、也當側耳聽我的話。(徒2:14)』接下來就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五大福音要件的講論,講道的結果,記載在37-38節,『眾人聽見這話、覺得扎心、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、弟兄們、我們當怎樣行。彼得說、你們各人要悔改、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、叫你們的罪得赦、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.』我們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就領受所賜的聖靈,沒有時間的間隔,沒有附帶條件,人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罪得赦免,就立刻領受所賜的聖靈。
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:13說『我們不拘是猶太人、是希利尼人、是為奴的、是自主的、都從一位聖靈受洗、成了一個身體.飲於一位聖靈。』和合本譯做希利尼人,是比較對的譯法,有些聖經直接翻譯做希臘人,是畫蛇添足。所謂希利尼人不是單指希臘人,而是指受希臘文化影響的羅馬帝國版圖內的所有人,第一世紀到第四世紀是希羅文化最強勢的時候,就好像現在美國文化,留美的不一定是美國人。
哥林多前書12:13『我們不拘是猶太人、是希利尼人、是為奴的、是自主的、都從一位聖靈受洗、成了一個身體.飲於一位聖靈。』這節聖經我已經在很多教會講了好多次,但是我們還有很多沒有講,有很多角度可以講,聖靈重生人的時候,沒有泯沒人的人格特質跟文化差異性,就在這節聖經裏面看到。這是很大的題目,可以讓一個神學院的博士生寫一本論文。聖經偉大到什麼地步,一節聖經很簡單的文字,裏面有很多可以講。這裏已經論到不同民族、文化、階層的差異。
所以聖經論到人受洗歸入耶穌基督名下的時候,提到猶太人、希利尼人,不同民族、不同文化背景,已經強調歸入耶穌基督的名下,所謂合一,不是通通弄成一樣。我對基督徒語重心長的提醒,我們窮其一生在真理上追求,我們其實也沒有辦法完全明白聖經的偉大。在不同時代、情境、歷史背景、時空當中,聖經呈現的真理對文化的批判,與真理對歷史文化的引導,不是我們這簡單的理性可以明白的。
哥林多前書12:13,如果你查英文或希臘文原文,就知道他所用的動詞是一次過去完成式,也就是一次完成,『我們不拘是猶太人、是希利尼人、是為奴的、是自主的、都從一位聖靈受洗、成了一個身體.飲於一位聖靈。』指的是一次完成,已經完成了。我剛才引用使徒行傳2:37『眾人聽見這話、覺得扎心、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、弟兄們、我們當怎樣行。彼得說、你們各人要悔改、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、叫你們的罪得赦、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.』人得救成為基督徒的過程,就是扎心。什麼叫做扎心?就是聖靈的光照與重生。人被重生之後產生信心,才產生悔改的行動。
第一個悔改的行動,不是做善事、加入功德會,而是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罪得赦免,領受所賜的聖靈。這是聖經裏面最完整的、從一節聖經裏,題到一個人從罪人成為聖徒最標準的過程。如果跟哥林多前書12:13連起來講,就是在告訴我們,人受水洗,歸入耶穌基督名下的那一刻,他就已經受了聖靈的洗。你受水洗歸入耶穌基督名下,你才連結在耶穌基督裏,成為一個身體,才被稱為肢體。
如果你還沒有受聖靈的洗,你怎麼可能藉著那幾滴水,或浸禮泡在水裏起來就可以連結在耶穌基督身體?水洗是聖靈洗的表徵,聖靈的洗你看不見,就藉著水洗表徵出來,水洗就是表徵潔淨,聖靈的重生叫人聖潔,你無法看見,所以藉著水洗表徵出來。根據哥林多前書12:13,我們受聖靈的洗之後,我們才連結在基督的身體,所以才叫做肢體,所以守聖餐的時候才可以吃那個餅。
那個擘開的餅,正在強調我們是同屬一個身體,我們如何同屬一個身體?我們是藉著聖靈的洗才同屬一個身體,如果你沒有受聖靈的洗,就不可能連結在耶穌基督的身體,那個嚴重性不是單單不能領受聖餐而已,而是你根本沒有永生,只有連結在生命的主的身體,你才有永生,才有真正生命的主的生命。不是水洗使你連結在耶穌基督的身體,是聖靈的洗。
我講那麼多,是要強調你受水洗的時候就已經領受聖靈的洗,那麼有沒有可能人受了水洗卻沒有領受聖靈的洗?我們講這些,是從使徒行傳2章彼得講的那些話講過來的,我現在講的是一個重生的基督徒,就是扎心,彼得說,你們應當悔改,心意向 神歸回就是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罪得赦免,領受所賜的聖靈。整個過程是在講一個人重生到受洗成為聖徒的過程。我指的不是像現在有些教會帶了一個朋友去,第一次就把他拉去泡在水裏那種。
現在講的是一個人真的在上帝的話中被光照,覺得扎心,那個扎心可能不是一次,而是經常受到感動,他的心開始轉變,想要接受耶穌成為救主,想要信耶穌。所以你注意聽,是人先重生才產生信心,人不是先信 神才重生你,這是一個錯誤的瞭解,必須被改正過來。有人認為人是信耶穌之後, 神才重生他,但是整本聖經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來,整個神本的信仰是徹頭徹尾的神本,一切恩典都是出於上帝的主動,上帝絕對沒有被動這件事情,聖經裏面你看不到。
我之所以重生得救,不是因為我先有信心。我信耶穌之後, 神看我信耶穌非常高興,才馬上重生我,你信、我重生你,你不信、我就不重生你?一個人信耶穌是先重生,他才有可能產生信心,產生信心之前是先被重生或者同時發生,那個叫做聖靈的光照,就是耶穌基督講的『他既來了、就要叫世人為罪、為義、為審判、自己責備自己.(約16:8)』這就是人的重生跟產生信心。聖經裏面很多論到這種,就是人重生之後才有信心接受耶穌,這是完全出於上帝的主動。
重生有可能是一個時間點,但是大部分是一個過程,一個人聽道真正覺得感動,整個心改變要信耶穌,可能是一段很長的過程。有沒有在一個時間點上被重生呢?有的,保羅就是,他是在一個時間點上經歷了重生的經歷,但多數人重生是一個過程,那過程中有時候沒有察覺,一直到你察覺的時候,就是你經歷到重生經歷的時候,那是你有感覺的時候,但是多數的時候不知道。
比方說,很多人來到教會,他來的時候還沒有決定信耶穌,他一直來,一直到他決志,那個決志的信心就是重生產生的結果。保羅曾經論到人重生的過程,『我小子阿、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、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裏.(加4:19)』講的就是重生的過程,用婦女懷胎十月的過程來做比喻。我們從使徒行傳2章看,我們知道人是先覺得扎心,那個感動就是重生的記號。
我們剛才從施洗約翰的水洗跟新約水洗的差別講下來,耶穌論到重生的途徑『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、就不能進上帝的國。 (約3:5)』講到重生的途徑就是藉著十字架的救恩。接下來講到『從肉身生的、就是肉身.從靈生的、就是靈。(約3:6)』論到兩種生命類型。先講重生,再論到兩種生命類型,是在提醒尼哥底母這位宗教人士,宗教就是藉著肉身來改造肉身,但是耶穌說『從肉身生的、就是肉身.從靈生的、就是靈。(約3:6)』生命本質的差異是沒有辦法藉著人的方式改造他,兩種不同生命類型完全是無法跨越的鴻溝。
其實在整篇耶穌基督對尼哥底母論重生的講論,可以看到論到生、生,但是在聖經其他地方是講到我們是被造,兩種生命類型,肉身生的、靈生的。但是我們從其他聖經看到,被造的跟被生的意義是一樣的,被造的,創造者既然造了他,他就不可能跟創造者有同生命本質,我的意思不是說我們藉著聖靈生的就是跟 神同等生命本質,跟 神同等生命本質的,只有耶穌基督自己,『因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、就賜給他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.(約5:26)』在自己有生命的是 神生命的本質。
我們這些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名分的人,既然藉著聖靈重生又連結在耶穌基督裏,我們就有 神生命的本質,雖然不是同等於 神生命的本質,卻有 神生命的本質,這個生命的本質就是永遠的生命,或者叫作靈的生命,就是從聖靈生的,這兩種生命類型藉著耶穌基督的口,講給一個宗教領袖聽,乃是要告訴這位宗教領袖或者歷世歷代的宗教領袖一件事情,就是宗教完全不能改造人的生命。屬於生命的,一定要生命的主來改造他,宗教沒有辦法藉著肉身的行為去改造。所有的功德、修行、積善行為,完全是藉著肉身的條件要來改造肉身,那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所以本質上的差異,沒有辦法跨越的鴻溝,基督徒是屬靈的生命,所以這裏也在提醒一件事情,我們不是靠肉身活著,我們是靠 神的生命在我們裏面活著,這是基督徒經常引用聖經在講的話,『現在活著的、不再是我、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.(加2:20)』 神的生命在我們裏面,我們怎麼可能再用肉身活在這個地上?物質世界跟我們之間的關係,我們一定要劃分清楚。
耶穌基督說『你們若屬世界、世界必愛屬自己的(約15:19)』我們不屬世界,我們住在世界,但我們的生命又不屬於世界,基督徒最困難的處境就在這裏。這種困難的處境,我曾經用「距離跟歸屬感」來描述,我們既要跟世界保持距離,又要認同這世界,這不是說效法世界,而是我們不能脫離這世界而生活。我們在一個文化情境當中,比方說,台灣的文化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層面,一個人信耶穌之後,必須從這種文化當中脫離,又必須在這種文化當中生活,這是個很困難的處境,叫做「距離跟歸屬感」。
聖經裏面有沒有這種?亞伯拉罕是第一個例子,亞伯蘭被呼召出來不是離開一個地理空間而已,是完全脫離他的文化,離開本族本地父家,其實就在描述基督徒跟世界要保持距離,同時又要住在世界當中,那種最困難的情境,叫做生命跟世界觀的衝突。你作為一個重生的基督徒,你的工作、事業、為人處事、人際關係,經常很多困難跟衝突,這很難具體描述。
我知道這些東西對基督徒很困難,是聖經裏面很大的主題,是很現實的事情,每次我看到那些書,講到我們處在這世界當中的每一個領域,基督徒的處境,我都覺得隔靴搔癢,講不到重心、不滿足。我要忠心的在講台上把所領受的全部講出來,不是只有講,最困難的是聖靈的能力,怎麼樣講可以幫助到人,把基督徒的生命建造到他無論在任何情境當中都得以剛強的面對。我沒有辦法在講台上告訴你面對某一種處境,怎麼解決的辦法,我只是讓你知道聖經裏面告訴我們怎麼樣去面對處境,我們有那種能力,那種能力必須從上帝的道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