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影音文字 主日證道 哥林多教會 20160403 哥林多教會 第 009 堂(哥前 01:26 ~ 01:31)
2016-2018《主日證道》哥林多教會(吳永霖長老)1920.1080

20160403 哥林多教會 第 009 堂(哥前 01:26 ~ 01:31)

整理:何惠忍姊妹

【哥林多前書】第一章26節-第一章31節

1:26 弟兄們哪、可見你們蒙召的、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、有能力的不多、有

    尊貴的也不多。 

1:27 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、叫有智慧的羞愧·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、叫那強壯

    的羞愧.

1:28  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、被人厭惡的、以及那無有的、為要廢掉那有的.

1:29 使一切有血氣的、在 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。 

1:30 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裏、是本乎 神、 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、公義、聖

    潔、救贖.

1:31如經上所記、『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。』

弟兄姐妹平安:

    講到上帝的智慧,是在第一章的18-25節。我說,上帝的智慧,藉著十字架彰顯。因為:

  • 保羅說:「世人憑自己的智慧、既不認識  神、 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、拯救那些信的人」(林前1:21)。
  • 又說:「猶太人是要神蹟、希利尼人是求智慧」(林前1:22)。
  • 「要神蹟」,就是要看見,要證據。
  • 「希利尼人」,就是受希臘文化影響的人。聖經裏面是翻譯希利尼人,而不翻譯希臘人。有些新譯本翻譯為希臘人,是畫蛇添足,和合本譯的最好,譯成希利尼人。因,當時已經沒有希臘這個國家,希臘已被羅馬帝國消滅了,統治了。但是希臘的強勢文化,正在影響整個羅馬統治底下的國家跟地區,就好像我們說,受西方世界影響的人、受英語系影響的人。
  • 「求智慧」,就是要想通。

所以,「猶太人是要神蹟、希利尼人是求智慧」,這是世界想要認識 神的兩個方法論。

保羅說:「猶太人是要神蹟、希利尼人是求智慧.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、在猶太人為絆腳石、在外邦人為愚拙」(林前1:22-23)。

  • 在猶太人為絆腳石,為什麼?因為十字架根本沒有神蹟。 神的兒子死在十字架上,那裏沒有任何的神蹟發生,沒有天使來營救那位自稱為 神的兒子的拿撒勒人「耶穌基督」。所以,對猶太人來說,這是一個極大的絆腳石,使他們跌倒,摔倒。若按原文,也可直接翻譯為更強烈的語氣,就是這對猶太人來說,是個死亡的陷阱。
  • 對希利尼人來講,這是他們看為愚拙的,但,卻是上帝的智慧。

因此,我們從18-25節裏面,看見上帝的智慧、藉著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彰顯出來。

    今天,在26-31節,保羅告訴我們,上帝的智慧,不但藉著十字架彰顯出來,也藉著蒙召的教會、就是地上的教會,把祂彰顯出來。那,藉著教會彰顯上帝的智慧,不是只有這段聖經。這段聖經是用歸納法、歸納它的意義出來。我們說,上帝藉著教會彰顯祂的智慧,但是,在以弗所書第三章10節這裏,是用一節的聖經直接的講明。這裏說:「為要藉著教會、使天上執政的、掌權的、現在得知 神百般的智慧」(弗3:10)。以弗所書裏面講到福音的奧秘,其中一個 神旨意的奧秘,就是要使蒙召的群體—教會,就是要藉著教會,使天上執政掌權的、現在得知 神百般的智慧。這裏提到「使天上執政掌權的」,是指誰?是指看不見的靈界。靈界:

  • 有墮落的靈界,就是墮落的天使,也就是以撒旦為主的那些黑暗的勢力。
  • 也有是在上帝寶座周圍服事的那些蒙上帝保守、沒有墮落的天使。

不管是黑暗的勢力,藉著罪掌權的;或者是蒙上帝保守,沒有墮落的、在上帝寶座周圍的那些天使;這些都是靈界的執政掌權的。因此,上帝要藉著教會,使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那些靈界執政掌權的,現在(不是指將來,聖經是說今生),在我們這些蒙召的教會身上彰顯上帝百般的智慧。所以,以弗所書這裏講的「藉著教會彰顯上帝的智慧」,是對靈界展示祂的智慧。而在這裏講的,是對現今活在這世界上的人,就是對世界展現祂的智慧。所以這樣,上帝的智慧不但藉著耶穌釘十字架彰顯,更藉著教會在地上被彰顯。

這樣,第26-31節,就「提到上帝怎樣藉著教會彰顯祂的智慧」。

  1. 從上帝的揀選。
  2. 從所揀選的對象。
  3. 從揀選的結果。

從這三個範圍,會看見上帝在藉著教會彰顯祂的智慧。

我們就先思想,上帝藉著教會彰顯祂的智慧,首先是透過「祂的揀選」。因此,在第26-31節裏面,這五節的聖經裏面,有五次提到:三次直接提到「揀選」,一次提到「蒙召」,一次提到「在基督裏」。另外,還有一次提到「出於 神」。所以,蒙召,揀選,揀選,揀選,在基督裏,還有出於 神,這告訴我們什麼?這在告訴我們,上帝彰顯祂的智慧、在這世上當中所展開祂的行動。

  • 蒙召,是告訴我們一切是出於 神的主動。我們這些人會成為基督徒,是出於 神的主動。沒有錯,每一個有自由意識的人,他信耶穌都是他自己願意的,沒有人強迫他。出於 神的主動,並不意味著我們失去自由意志這件事情。但是我已經說過好多次了,上帝的旨意、上帝的主動,跟人的自由意志、人的主動,是怎樣的平行,這是一個極大的奧秘。我們的理性沒有辦法明白這些事情,但這是聖經裏面的啟示。藉著聖經裏面的豫定跟揀選的經文實在是太多太多了,光是今天的五節聖經裏面,就已經提到三次的揀選、一次的蒙召,揀選跟蒙召是連在一起的,還有在基督裏、出於 神,這些經文太多了。除非我們把自己的意思讀進聖經裏面,否則我們若要把 神啟示的真理藉著聖靈的光照讀出來,我們就必須降服在上帝所啟示的真理;即時我們不明白,我們還是要降服。這樣,我們看見 神的主動,但並不否定人的自由意志。當然,有這樣的比喻,是「人的主動,是在被動的當中被吸引的」,就好像男孩子被女孩子吸引。追求你想要的女孩子,你是主動的嗎?你百分之百是主動的。但你是被動的嗎?你也是百分之百的被動,為什麼?因你被她吸引。她吸引你,因此你產生主動。所以,聖經才這樣告訴我們說:「願你吸引我、我們就快跑跟隨你」(雅1:4)。我們快跑的時候,是被動的嗎?也是主動的。因為,沒有人用繩子拉我們啊,所以我們是主動的,但,是被吸引啊。同樣的,「上帝揀選人、召人」這件事情,是 神的主動;這裏很重要的一點是告訴我們:我們會信主、會服事上帝,這完全不是出於我們的功勞,不是出於我們的血氣,不是出於我們的智慧、想通了,絕對不是這個,而是出於  神的主動。因此,祂吸引我們,在我們心裏動了善工,開了我們心裏的眼睛。
  • 揀選,是意味著 神有計畫的行動。創造天地萬有的主宰,迥非是人。聖經告訴我們,祂不需要在人、特別在亞當墮落之後,才忽然間想一個亡羊補牢的辦法。耶穌基督不是臨時起義被上帝差派來的。聖經告訴我們說:「 神從創立世界以前、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」(弗1:4),這件事情是在創立世界之前、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,亞當還沒有被造出來,世界上的罪惡還沒有產生。亞當在伊甸園裏面的悖逆、已經完完全全地呈現在上帝的面前,這個不叫做豫知,不是上帝豫先跨越時間看到亞當那天會犯罪。就好像有一種說法,說:因著人的選擇,然後上帝豫先看到了,所以祂揀選了我們。唐牧師在羅馬書講座的時候,又再次的提到這點。 神的豫知,不是在時間當中豫先知道; 神的全知,不是在時間當中的豫先。不是先愈先知道某某人有一天要信耶穌,祂在永恆當中看見某某人某一天會信耶穌,所以祂就蓋一個印章說要揀選他。如果是這樣,上帝就變成被動。

那這樣,上帝在永世當中、在上帝還沒有創造亞當之前,祂就已經看見亞當的犯罪,是指什麼?這個仍然是奧秘。C. S. Lewis有一個很好的解釋,他說,我們在時空當時,我們去推論「上帝的全知是祂的豫先知道」這件事情,就是我們沒有辦法知道明天的事情、但祂豫先知道,不是的,永恆者不在時空的範圍當中。祂不在時空的當中,所以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時態,對祂來講是沒有意義的。對祂來講,沒有這種時態的問題,意思是所有的事情在上帝的面前全部都是「現在」。這是什麼?因為我不是活在永恆當中,我不明白。我不是像 神是永恆,又是全知;我沒有辦法明白,但這是聖經裏面的啟示。因此, 神的揀選,是 神在永世當中所定的計畫,在歷史當中祂所展現出來的行動,而且是有計畫的行動。

「有計畫的行動」,就代表我們這些成為基督徒的,上帝在我們的身上是有計畫的,而且是有目的的。我們成了基督徒,若從來沒有思想過這個問題,也從來沒有在禱告當中問主說:「主啊!祢在我生命當中的計畫、跟目的是什麼?請祢繼續的引導我。 」基督徒應該知道「教會、或者是基督徒蒙召之後, 神在我們生命當中的計畫是什麼」。有些基督徒是不知道的,講台也從來不講的,覺得那些誠意太高,而且離現實生活太遠,就講ㄧ些跟生活有關的東西。我們的教會,從開拓到現在,幾乎講台上斷的在講。就是:

  • 神的旨意,是要使我們成為在基督裏聖潔的人。 
  • 神的旨意,是要藉著 神兒子的樣式陶造我們這些人。
  • 神的旨意,是要我們在地上過聖潔的生活。
  • 神的旨意,是要我們活著榮耀基督,傳揚基督,見證祂至高的尊名。

基督徒都明白這些 神的旨意,但是,至於在這世界當中,我的生活、我人生當中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, 神怎麼樣引導我們,包括基督徒的事奉;我們卻從來沒求問過。我們會計劃每一件事情,然後計劃得很仔細,規劃我們的5年,…10年,我們稱之為生涯規劃。但是,我們從來就沒有求問上帝「對我們的計畫是什麼」,以及「怎樣才使我能夠走在祢的旨意當中」。我們從來不問,也從來不思想。「被造」,意味著有目的。這世界被造,有沒有目的?有目的。凡被造的物,都一定有目的,像:麥克風、桌子、椅子……,或你身上的眼鏡、手錶、車子……,所有被造的都一定附予目的。那,上帝造我這個人的生命,特別是在基督裏新造的我這個人,就叫新造的人。我們成為基督徒會沒有目的嗎?這不是極大的迷信,是玩笑嗎?如果按照G. K. Chesterton的用語,他說:「如果是這樣的話,這叫歇斯底里的迷信。」所以,我們這些蒙召的人、就是整體的教會,上帝的揀選是有計畫的。

  • 「在基督裏」這件事情,是指我們被揀選、得以在基督裏,是生命跟地位重大的改變。在保羅的書信裏面,在基督裏、或在祂裏面,這幾乎是同等的意思,經常出現在聖經裏面的。上帝的揀選,一定是在基督裏的。所以,這是惟一的管道,是耶穌基督在地上親口所說的,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.若不藉著我、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」(約14:6)。這是惟一可以跟 神和好的途徑,是惟一可以來到上帝的面前得赦罪、蒙恩典的管道,就是在基督裏。而「上帝揀選我們、使我們得以在基督裏」這件事情,都是出於上帝,不是我們能力能夠做得到的。

「在基督裏意味著什麼」,我再詳細將幾樣講清楚:

  1. 在基督裏,是跟在亞當裏相對比的,也就是地位重大的改變。這地位重大的改變,就是使我們從黑暗當中歸向光明,從撒旦的權勢底下歸向愛子的國度。還有,這地位又意味著我們的名字記在生命册上。耶穌基督曾經講過,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.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」(路10:20)。所以,在基督裏,指的就是一個全新的地位,是跟在亞當裏的地位相對比的;或者是在基督裏,我們被稱義,義人的地位相對於在亞當裏罪人的地位,是相對比的。
  1. 在基督裏,意味著一個被分別聖潔的狀態。「聖潔」,是蒙召屬於 神,因為, 神是聖潔的;所以,凡是屬於祂的都是聖潔。因此,這個聖潔是被分別出來的結果。是從哪裏被分別?是從世界當中被分別。所以,在基督裏,是指我們在聖潔當中被分別,相對於在這個世界當中。因此,我們的地位、跟屬靈狀態有了重大的改變。
  1. 在基督裏,是指在永活的生命裏面。這是相對於聖經所告訴我們的,在亞當裏的人靈性都已經死亡;因為,以弗所書裏面說:「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、他叫你們活過來」(弗2:1)。所以,我們的從前,就是你現在所看到的很多人的現在,以弗所書第二章講到我們的重生,說:「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、他叫你們活過來」(弗2:1)。所以,在靈性上,所有在亞當裏被罪所轄制、所綑綁的人,做撒旦奴隸的,在靈性上都已經死亡。走在路上的人,看起來好像都比我們健康、強壯,但在上帝的面前,這些人靈性上都已經死了;而且靈性上的死,是永遠的死。因此,在基督裏,意味著我們在永活的生命當中,是相對於在亞當裏那些靈性死亡的世上人,這是個對比。

基督徒應該很清楚一件事情,就是「信耶穌得永生」這件事情,不是指死了、在天生永遠活著。不是指這個,不是指我們死了,永遠活在天上某一個地方。基督徒一信了耶穌基督,就有永生。所以,你是有永生的人,我是有永遠生命的人。「永生」,就在你信耶穌的那一刻的開始就有永生。這樣,聖經裏面稱基督徒身體的死亡,叫「在基督裏睡了」。為什麼?因為他要等待復活。等待復活,就是身體的得贖。所以,一個人信耶穌以後,他的靈魂已得著永遠的救贖。他有永遠的生命,但是這個身體,在亞當裏已經墮落、犯罪,所以身體屬物質的部分,承受在亞當裏罪的結果。你說,上帝為什麼這麼吝嗇呢?祂拯救我們有靈魂得永生,那乾脆也讓我們身體永遠繼續的活著就好了啊。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疑問,那是我們對上帝認識不清。 

神是聖潔、公義,又慈愛,藉著十字架彰顯出來。所以,當上帝在基督裏對待我們這些罪人的時候,祂沒有用公義對待我們;如果按著祂的公義對待我們,沒有一個人可以在祂面前領受救恩這件事情。全人類最終都走向黑暗的滅亡,這才叫做 神的公義。今天唱的詩歌,說,沒有人能在審判台前承擔 神公義的憤怒。但是,十字架上是 神公義的彰顯,因為,基督為我們擔當十字架。基督以人的代表來死,為什麼?因, 神的公義。然後十字架又是 神的慈愛,為什麼?因為耶穌基督 擔當了我們的罪,然後從死裏復活,把永遠的生命賜給我們。那這樣,上帝沒有單單用公義對待我們這些 罪人,當祂用慈愛對待我們的時候,祂又沒有廢掉祂的公義。祂怎樣用慈愛對待我們?祂使耶穌基督道成肉身、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,所以,基督擔當了我們的罪。因此,信耶穌的人,上帝就赦免了他在亞當裏的那些罪,又把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義加在他的身上。我們被稱義,叫作「因信稱義」。所以,「因信耶穌稱義」,是 神的慈愛:祂把我們的罪赦免了,是因為基督擔當了;又把基督死裏復活的生命賜給信祂的人,使我們得著永遠的生命。

那這樣,祂收納我們成為祂的兒女,是上帝的慈愛,但,上帝施慈愛給我們的時候,沒有廢掉祂的公義,為什麼?因為,人在亞當裏墮落了,而這個身體從亞當當中繼承出來;亞當在被造的歷史當中犯了罪,也就是在肉身的當中犯了罪。我的意思不是說,亞當在肉身犯了罪、沒有玷污到他的靈魂。我們全人的理智、意志、情感、肉體、精神、靈魂,全部都被罪所玷污,這叫「全面的敗壞」,Total Depravity。我們全部都被罪玷污了,但是,耶穌基督已經藉著祂的死,潔淨了我們的生命、潔淨了我們的靈魂。我們有永遠的生命了,但是,這個身體還需要承擔 神公義的審判,就是在亞當裏所有全人類的身體屬物質的部份,都要走向敗壞。但是,就這樣嗎?不!我們說,上帝有公義、又有慈愛。因此,當我們的身體衰老了,衰敗了,死了,我們在基督裏睡了;然後直到基督再來,我們要復活,我們有一個不朽壞的,如同基督復活的身體,這叫「身體的得贖」,這是聖經裏面告訴我的。所以,基督徒等候基督再來,我們現今是在靈魂得救的狀態當中,是在永生的恩典當中,但是呢?我們還沒有身體得贖。所以,羅馬書第八章才講到,「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、也是自己心裏歎息、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、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」(羅8:23)。所以, 神兒子的來到,是指我們身體的得贖。這樣,在基督裏,意味著我們在永活的生命當中,相對於這世界當中的人,他們的靈性在上帝的面前是已經死亡,而我們是有永遠生命的。

  1. 在基督裏,意味著基督徒跟基督親密的關係。這親密的關係,是用兩人成為一體的奧秘把它表明出來的,這叫連結。在基督裏,意味著信徒,或叫做基督徒、整體教會,跟基督親密的的關係。這親密的關係就是跟基督的連結,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有永遠的生命的緣故。永遠的生命,不是靠修行來的,不是靠累積功德來的。我們信耶穌的時候,就被連結在基督裏。我們藉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,有分於祂的死,就有分於祂的復活,因此,我們是被連結在基督裏,所以每一個信耶穌的人都被稱為基督的肢體。所以,是肢體構成一個身體,基督徒是構成這個身體當中的肢體,叫做教會。因此,教會又被稱為是基督的身體。那這樣,我們與基督有親密的關係,就藉著在基督裏這句話把它表明出來。我們在基督裏有了連結,但是講到這些不是無關乎基督徒的生活,因為講到這一點的時候,另外一面就在提醒基督徒的生活。另外的一面是什麼呢?就是在基督裏的意思,意味著我們跟那些同在基督裏的人是同一個身體,是同樣連結、又同樣有親密的關係。基督徒要常常求主幫助我們,並且也要好好的求主幫助教會;因為,「教會裏面肢體的生活、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連結」這件事情,是比父母親生我們,還有比我們家裏的弟兄姊妹更親密的。我不是說,我們刻意要跟家裏的父母生的弟兄姊妹比。而是我們跟血緣當中所生的兄弟姊妹的關係,不過是今生的關係、短暫的關係而已。甚至有的關係,還不到人生的終了就已經結束了。但是在基督裏,就意味著我們與基督有親密的關係、親密的連結,反面來講,就意味著我們跟同屬在基督裏的人有親密的關係、有親密的連結。

每一次講完道、回去時我都會寫下我的感想。在上禮拜我說,從古至今無神論者所針對的,絕對不是佛教、回教,或是別的宗教,都是針對基督教。然後我又講到後現代的人厭惡權威。因為,權威意味著威權。而現今,很多宗教都改變了,我就講到佛教從出世改變成入世。而持守純正信仰的基督教,正統的基督教,從古至今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,不能改變;不但不能改變,還要為真道竭力的爭辯。那,如果要論到這世上最古老、最不能改變的權威,就屬基督教。很多宗教都隨著時代在改變,佛教改變更大,只有堅守純正信仰的基督教不改變,而且還竭力爭辯。這是讓後現代的人討厭的,為什麼?因為,權威意味著威權。我回去想了一下,我想:權威不會變成威權,我是指教會生活,或者是基督徒對外在人的面前所表現出來的。權威如何不會變成威權?我想起耶穌基督給教會的命令—「彼此相愛」。彼此相愛,就會使權威不會變成威權。就像唐牧師講道時看起很來很權威,但事實上他在私底下是一位蠻幽默、又好相處的人。他很多事是並不計較,但唯獨信仰的事很堅持,其實他是一個很溫柔的人。

有人說,我們以前的講台講話很尖銳,然後又很絕對。但,我這傳講上帝話的人,一下講台我是一個怎樣的人,八年多你們應該也知道,我不是那種絕對的人,不是那種威權的人,也不是苛薄的人。所以,使權威不成為威權的關鍵在於耶穌基督講的那句話。因此,我有時就會思想,為什麼耶穌基督要給教會這個新的命令,一定是有原因的,而這是我其中想到的一個原因。當然,聖經裏面讓我們知道的一個原因,就是世人就從你們當中看出你們是屬於我的人。這是指什麼?這是屬福音的見證,就是基督徒的相愛是個福音的見證。而我現在要講的就是:防止權威變成威權的,一個重要的就是要彼此相愛。這樣,如果在基督裏意味著我們跟 神有親密的關係,那這樣,在基督裏的其他的人也同樣跟我們有親密的關係。我們是怎樣的對待他們?教會如果熱心、又有很多的事工,仇敵就會藉著人的軟弱來試探我們。聖經勸我們:

  • 「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」(腓2:3)。這不是睜眼說瞎話,因為有的人事實上他就是比對方強,而這也不是指恩賜、能力去比來比去,是指各人要看別人比自己重要。
  • 「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」(羅12:3)。
  • 「凡所行的、都不要發怨言、起爭論」(腓2:14)。
  • 「凡事不可結黨」(腓2:3)。
  • 「凡事謙虛、溫柔、忍耐、用愛心互相寬容、用和平彼此聯絡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」(弗4:2-3)。

這些經節,我們一講再講,當然我們還是會再講,為什麼?因為,基督徒不需要明白新的真理,因沒有新的真理。一個教會若不斷傳講真理,他所講的那些,一定都是講過的,但重要的是不是我講過了,重要的是需要常常地被提醒,因為我們是很容易改變的。如果沒有上帝的恩待,我們是多變的人。因此,在基督裏,就意味著我們跟基督有親密的關係連結在裏面;然後我們跟弟兄姊妹也一樣,我們有親密的關係,我們也連結在基督裏。求主幫助我們!

我這個人看起來就很嚴肅,看起來就是很沒有愛心的人。但是,我要告訴各位,我常常為教會弟兄姊妹的處境擔憂、著急,常常為他們禱告;還有,就是常常覺得自己為教會禱告不夠,常常覺得虧欠。如果有一個牧者常講他有虧欠,這個教會是有福的;如果一個牧者常常講別人有虧欠,但卻不講自己有虧欠,這教會沒有什麼好福氣。因此,彼此相愛這件事情,不是掛在嘴上,是實際的行動。你曾為肢體、為每一個基督徒,他的屬靈處境、跟他所遭遇的,你為他擔憂嗎?有時我看見很多基督徒所做的決定實在很離譜,但是又講不聽。我心裏實在非常的難過,不知該怎樣的幫助他,但,我也知道我並非救主,而我也沒有那個能力,只能說,願上帝賜福、引導。當我們做錯一個決定,並不代表上帝就失控、不引導我們了,上帝還是會引導我們的,只是在那個過程當中,我常常用一句話形容,就是「會剝一層皮」。

我再說另外一件事情。聖經說:「我們蒙恩你們蒙恩、不但得以信服基督、並要為他受苦」(腓1:29)。我們常常在講台當中,對那些強調成功神學的那些教會常常不以為然;因他們說,好像信耶穌會凡事順利、會發財、會病得醫治、會六畜興旺。但是,請你們不要誤以為說,那這樣信耶穌就一定要受苦嗎?信耶穌就是要倒楣嗎?你不要把那個極端,然後變成反成另一個極端。我絕對不是這個意思!使徒約翰說:「親愛的兄弟阿、我願你凡事興盛、身體健壯、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」(約三2)。然後,「耶和華說、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、是賜平安的意念、不是降災禍的意念、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」(耶29:11) 。上帝不要讓我們成功嗎?上帝不要我們在這世上享受平安、富足、喜樂的生活嗎?上帝都要我們這樣。但是有一個問題,就是:在亞當裏墮落的人,有一個敗壞的天性,就是只要我們生活當中擁有了一些東西,我們馬上變。不要跟我講你不會。我跟各位講,我們是很容易變的,也就是說:當我們還沒有錢的時候,渴望有錢;當我們一有了錢之後,我們馬上變,而且絕對會變。我們若在這世上,擁有一切的成功、順利、錢財、健康、兒女都好,你想想,你還會愛主嗎?你還會要事奉主嗎?我告訴你,真正的關鍵在於上帝要我們享受地上一切的豐富,但是呢?祂要我們在敬畏祂、愛祂,生命以祂為前提的這個當中,而這就是全人類最大的問題。

有人常常問說,這世界為什麼會有苦難?自從在亞當裏墮落之後,從亞當裏所生的,包括亞當之後所生的家庭、孩子,你看創世記該隱的後代,就會看見一件事情,就是:離開上帝之後,人就試圖用自己的努力,為自己營造幸福來取代上帝。但是,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如果全人類活著,都需要上帝每天所賜的普遍恩惠,空氣、陽光、水。你可以一天不喝水,一天不喘氣嗎?連這些都需要上帝,而我們竟然可以說我們不需要上帝,我們只要靠著人的努力經營這世界、文化、創造。其實人的創造完全是模仿上帝,但是,人以為說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文明,不需要上帝,我們仍能幸福。現在打開你的眼光,想想從人類歷史的以前到現在,我們有沒有變得越來越好?沒有,這世界是變得越來越敗壞。所以,上帝愛世人,為了把人這種在夢中都見不到的幻象打破。「為了把人這種在夢中都見不到的幻象」,是G. K. Chesterton講的。「離開 神、我們還可以擁有幸福」這件世界,也就是用我們自己經營的幸福來取代上帝這件事情,是不可能的幻象。為了要打破這種幻象,上帝不得不許可這世界有苦難、好讓我們能夠驚醒過來。我常勸基督徒,基督徒不需要這樣。所謂「人的盡頭才是上帝的起頭」,就是指我剛講的那種情況。但是,基督徒不要落入我剛說的那種情況,當你有上帝所賜的好的工作、好的家庭、好的事業、身體健康的時候,你要比那些缺乏的人更愛主,你要感謝上帝,說:「上帝啊!你賜給我的,這一切是我不配的,而這一切不是單單使我、跟我的子孫享受,不是指這個,而是使我活在這世界上有責任,使我善用祢賜給我的錢財、專業、才能,使這些成為祢所賜福的管道。」然後你要敬畏上帝。你懂我現在說的嗎?

亞伯拉罕是何等富足的人,他也是我們的信心之父。如果要講到屬靈人跟上帝關係,最好的就是他,為什麼?因為,他沒有以他所擁有的來取代上帝。一個人活在在這世上,當他貧窮缺乏的時候是一種人,當他擁有一些東西的時候,他就變成另一種人。整體世界的文明、國家都是一樣。這就是為什麼北韓明明窮得不得了,也硬要製造出核子彈,好讓全世界都敬重他。人是這樣,國家也是這樣。所以,上帝為了使基督徒不以這個世界為滿足,為什麼?因為這受造的世界都會過去。我們要跟這個世界一起過去嗎?所以約翰壹書說: 「這世界、和其上的情慾、都要過去.惟獨遵行 神旨意的、是永遠常存」(約ㄧ2:17)。

因此,使威權不產生權威,使權威不變成威權,就是彼此相愛。弟兄姊妹們,我們在基督裏,意味著我們跟基督有親密的關係,我們也跟弟兄姊妹有親密的關係。我只是一個人,所以在教會裏面,我們的同工、長執都很好,都會主動的去關心人、探訪人。單單靠一個牧者的關心是不夠的,單單靠一個牧者的探訪是不夠的。我常常在上帝的面前感覺虧欠,我已經虧欠到我常跟主說:「主啊,如果祢沒有給我更多的能力、更大的改變,給我更多的體力,不然祢就興起更好的傳道人來牧養這個教會,免得祢的百姓得到虧損。」我再說,從以前到現在,我沒有把這個教會當做是自己的私產。大家應該知道,開拓型的教會的牧者最容易受這種試探,把教會當做是他的私產;教會的奉獻、存款簿、不動產都在他的名下。但,你在這裏看到的不是這個,這是基督的教會,這是這個教會還能夠繼續存在,還能夠被 神所託。我說,這是上帝還會託付我們重要使命的原因,為什麼?因為從牧者到同工,還有很多在教會裏面的弟兄姊妹,我們是真心的敬畏主,知道這ㄧ切都是做在主身上的。

而保羅說,這一切都是「出於 神」。因,這是 神智慧的展現;藉著教會、藉著使罪人蒙召悔改成為基督徒,而且有計畫的揀選他們,使他們在基督裏得恩典、得永遠的生命,並使聖靈住在基督徒的生命當中、和教會當中,這一切全部都是出於 神。所以,神藉著教會展現祂的智慧:第一, 神的恩召、 神的揀選,使我們在基督裏,還有這一切都出於 神;這是聖經告訴我們的。第二,從祂所揀選的對象。第三,從祂所揀選的對象所產生的改變,就是結果的揀選看出來。而後面這兩樣,我下次再講。但願上帝賜福我們!

歡迎蒞臨

基督教高雄歸正福音教會

週日10:00~12 主日禮拜
週日10:00~12 兒童主日學
週日13:15~15 主日禱告會
週四19:30~21 歸正團契查經
週五09:30~11 姐妹團契
週五19:30~21 亞居拉團契
週六19:30~21 聖樂團契

Tel (07)269-5956
Add (802)高雄市苓雅區中華四路159號七樓
Email info@reformed.org.tw
統編: 369821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