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0407 〔羅馬書〕007 (羅馬書 01:24~ 01:32)
經文 : 羅馬書 1 章 24 節 ~ 1 章 32 節
01:24 所以,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,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。
01:25 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,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,不敬奉那造物的主;主乃是可稱頌的,直到永遠。阿們!
01:26 因此,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。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;
01:27 男人也是如此,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,慾火攻心,彼此貪戀,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,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。
01:28 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,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,行那些不合理的事;
01:29 裝滿了各樣不義、邪惡、貪婪、惡毒(或作:陰毒),滿心是嫉妒、兇殺、爭競、詭詐、毒恨;
01:30 又是讒毀的、背後說人的、怨恨神的(或作:被神所憎惡的)、侮慢人的、狂傲的、自誇的、捏造惡事的、違背父母的。
01:31 無知的,背約的,無親情的,不憐憫人的。
01:32 他們雖知道神判定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,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,還喜歡別人去行。
整理: 朱復理姊妹
施佑霖弟兄
我們再次同心來感謝。慈愛的天父!我們前來敬拜,不是我們的功勞,是倚靠祢獨生子,我們救主耶穌基督,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就的功勞。我們前來敬拜,也不是倚靠我們的能力,是倚靠祢一位的聖靈在我們當中、在我們心中的運行,感動我們、引導我們、推動我們,因此,我們才能夠來到祢面前。阿爸父上帝!活在這變動的世代當中蒙祢恩典的人,我們的心蒙祢保守。因此,獻上我們的感謝,更為我們一週當中所經歷過的,無論順利的事、不順利的事、歡笑、挫折、軟弱,我們都要獻上感謝。因為,祢是叫萬事互相效力,叫愛祢的人得益處的上帝。因此,我們來到祢面前敬拜,懇求使我們卸下這世上一切的重擔,使我們仰望祢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,使我們在這時候享受從天上來的安息。不但在這時候,也使我們領受從聖靈來的能力,天天與祢同行,享受在祢裡面的安息。感謝祢!這是我們得勝的力量,祈求祢運行在我們內心,更藉著祢的話教導我們,開我們的心眼,祢的靈對我們說話,使我們所聽到的,不是人所說的。阿爸父上帝!我們恭敬將這一切獻上,是必須獻上的、又是自願獻上的,如同馨香的火祭來到你面前,懇求祢的悅納,聽我們在祢面前的感謝、禱告、祈求,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。阿們!
前言:事奉就是等於敬拜
講道的時間通常都不短,因此,有人提醒說,講道不要超過30分鐘。一個人的專注力有限,要專注在一件事情上,大概不超過30分鐘,這種常識我知道。但是,講這話的人,忽略了在聚會當中的聖靈。我們不應當高舉聖靈,但是,我們絕對不可忽略聖靈。因為,當我們知道聖靈與我們同在的時候,我們才能夠真正有信心去做那些我們能力做不到的事情。今天要領聖餐,講道不會很長。但是,上帝的話真的是講不完,不是我們有什麼新的東西,而是我們需要「趁著還有今日,天天彼此相勸」(來3︰13)。我們不過是每個禮拜彼此相勸,我們一週當中,就是主日都出來、週間聚會有出來,這已經是很好的基督徒了。今天承恩執事領唱的那首詩歌「日日專心靠救主」,說明我們不是在主日才來敬拜,敬拜是從教會延伸到我們生活當中;所以,我們的工作、我們的生活都是事奉。因為,事奉這個希臘文裡面的意義就是敬拜;事奉就是等於敬拜。我們現在聚在一起,我們藉著事奉在敬拜,弟兄姊妹坐在那裡,藉著敬拜在事奉。禮拜四,詩篇信息查經的時候,我們用一個小時回答問題,大家應該上網聽一聽,因為,我講到事奉這件事情。不在我們教會的人,他們都很殷勤在聽講道,有一個在林口教會的姊妹,只要我們放錯了,例如,我們把第五堂連續放了兩次,她就馬上反應,沒有放上去的,她馬上告訴我們。這位姊妹有固定在一個教會當中,但是,她也很固定的在聽我們教會的講道,這種人不少。所以,我們牧養的不是只有我們教會,上帝給我們特別的這一份,願主幫助我們。
回顧
羅馬書的連續講台第七堂。今天讀了第24節到32節,但是,這段聖經的整段是從18節開始的,1章的18節到1章的32節是整段的經文。如果再放大一點看,那你就知道從第1章的18節到3章的20節,才是個完整的一段。因為,就在這一段當中,保羅講到外邦人的罪、猶太人的罪,包括猶太人的自義,還有外邦人當中,那些道德高尚修養的人的罪。所以,講到最後,就是凡行律法的、凡有血氣的,沒有一個人在上帝面前得以稱義。到21節就轉過來了,「但如今 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,有律法和先知為證。」所以,保羅不是在定這世界的罪、也不是刻意在描述這世界有多黑暗,他不是悲觀主義者。因為,在這一大段的經文當中,前面1章16節是「我不以福音為恥;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,先是猶太人、後是希利尼人。」又講到說,「這義是本於信,以致於信」,又說,這義藉著福音,上帝的義,彰顯出來。所以,前面講到上帝為人類預備了一個出路,然後3章21節就講到全人類的黑暗結束之後,上帝的義,在律法當中已經顯明出來。所以,是要告訴我們一件事情,就是「全人類唯一的出路,就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為我們所預備的救恩」,那才是全人類的出路。所以,他不是悲觀主義者,他是樂觀主義者;他所講的就是「人人都需要福音」。所以,在這一整段的聖經裡面,他的重點就是罪的普世性,以及人已經全面的敗壞,Total depravity 。今天所讀從18節一直到32節這段聖經,我們就看見外邦人的罪。我們曾經也在猶太人所領受的恩典之外,被稱為外邦人──也就是我們的從前,是很多人的現在。那這樣,這裡就提到兩個重點︰一、上帝忿怒的原因,二、上帝忿怒的彰顯。
他講到外邦人的罪,那麼,如果從裡面再分的話,就看見他講到拜偶像的罪、淫亂的罪、以及後面道德性的敗壞。從21節到25節,我們看見理性被玷污,因為,他們把上帝不能朽壞的榮耀變為偶像,彷彿必朽壞的人跟飛禽、走獸、昆蟲的樣式;他們把上帝的真實變為虛謊,去敬拜事奉受造物,不敬拜那造物的主。所以,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,保羅在這裡講的,無知的心就昏暗了,這就是理性被玷污了。26節到28節,描述到同性戀的混亂、性的淫亂的時候,那是情感被玷污。29到31節,列出了11項罪的類型,那是道德性的敗壞,意志上被玷污。理性、意志、情感──構成一個人的全部,都已經被玷污。就叫做被罪所玷污,這叫做全面的敗壞。
為了要銜接起見,我們回到1章的18節那裡。剛剛講到,在這段聖經裡面只有兩個重點︰一、上帝忿怒的原因;二、上帝忿怒的彰顯。
第1章18節,保羅說,原來上帝的忿怒,從天上「顯明」在一切不虔不義敵擋真理的人身上,就是那些行不義敵擋真理的人。因為,上帝曾經藉著普遍啟示──就是大自然,向人說話;也藉著人的內心向人說話。他說,上帝的事情,人所能知道的,原「顯明」在人的心裡;所以,人性裡面知道有 神,藉著人性,知道有上帝這件事情,我們通稱叫做普遍性的啟示。接著,上帝的事情,人所能明白的原「顯明」在人的心裡,因為,上帝已經給他們「顯明」。這裡連續用了三個「顯明」,不是「證明」,上帝從來不向人「證明」祂自己的存在,上帝向人「顯明」祂的存在。「自從造天地以來」,你也可以把它說成自從創世以來,上帝的永能跟神性是明明可知的。這裡講「明明可知」,雖然眼睛沒有辦法看到上帝的永能跟神性,但是,藉著上帝所造之一切的存在,就可以曉得上帝,叫人無可推諉。這樣,我們就知道上帝的忿怒的原因,就是祂藉著普遍啟示,世人知道祂自己,但是,世人雖然知道上帝,卻不當作上帝榮耀祂,也不感謝祂。
感謝就是榮耀上帝。但,你若不認識上帝,你怎能感謝呢?聖經裡面說,「凡是以感謝獻上為祭的,便是榮耀我」。(詩50:23)基督徒吃喝會謝飯,因為知道有一個造物主造了這一切來供應我們。這種感謝就是一種最基本的榮耀上帝。但保羅說,他們雖然知道上帝,卻不把祂當作上帝榮耀祂,也不感謝祂,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,無知的心就昏暗了。「思念變為虛妄」,是指世人用理性去推論,世人良心裡面知道有神,所以就推論神,結果卻是以自己為中心做推論。
這裡講到他們的「理性變為虛妄」,「無知的心就昏暗了」。人心裡面知道有上帝,用理性去推論的時候,為什麼會進入虛妄?為什麼會是無知的心?既然知道,怎麼會是無知的心呢?原來這裡聖經講,「他們雖然知道 神」,但他們「故意不認識 神」。普遍啟示叫人知道有上帝的存在,但是,這位上帝到底是怎樣的一位上帝,然後與我的關係、與整個受造界的關係,他們並不知道!這個只叫做「『知道』有上帝」,這個不叫「認識上帝」,他們是「故意不認識上帝」,也就是敵擋、壓制「人性裡知道有上帝」這個真理。理性知道有上帝,用理性去推論,他們卻把上帝不朽壞的榮耀,變成像人一樣的受造物,一樣會朽壞的,因此變為虛妄。
還有,他們不敬拜事奉那造物的主,卻去敬拜受造物,這些是眼睛可見的偶像。從保羅所處的第一世紀到現在,每個民族文化都有眾多的偶像。在當時雅典的神廟中,人們崇拜著希臘神話裡面的神,羅馬人的神也被許多人崇拜著,然而這些都是眼睛所看到的偶像。人去推論上帝、去尋找,結果最後找到卻是這些偶像,然而,聖經裡面明明的告訴我們,就是人心裡面知道有上帝,是由兩樣事情知道的,一個是內證,知道有上帝;還有外證,就是受造界。所謂「受造界」,保羅指的不是他講話的那一段時間,或者是那個時代,而是「自從造天地以來」,人應該從從創世以來受造界裡面看見。希臘人很聰明的,他們觀察整個受造世界,知道這整個宇宙次序後面有一個智慧,但,他們不承認有上帝這件事情。從受造界的次序當中推論,背後一定有智慧,但這種推論,不應該成為我們敬拜的可見偶像,這就是為什麼聖經裡面說,他們的推論結果就變成虛妄。為什麼會這樣,等一下我們還會講到。
在那個時代,斯托亞學派的人,還有很多希臘有腦袋的哲學家,他們也非常看不起希臘人那種什麼都拜,也不是所有希臘的哲學家都是偶像崇拜的。所以,推論人性裡面知道有 神,但是推論不一定會進入虛妄。可惜的是,這種人雖然沒有拜偶像,但是,他們還是有偶像的崇拜。斯托亞學派、道德主義學派的人,他們的道德修養及追求良善,比基督徒還徹底。這樣我們就知道,理性根據良知裡面知道有上帝,理性去推論的時候,不應該會造成你去刻偶像。道理很簡單,因為,你的推論是根據你內在的人性、跟受造的自然界,你就知道上帝一定是在自然界之外;也就是說,從自然界裡面你不可能找到上帝,你只能看到上帝所創造的這一切。就好像你看到一盆花,你只能知道有插花的人,你不可能認為插花的人就在這花裡面。藝術家的藝術品放在那裡,讓我們知道有創造這個藝術的人,但是,藝術家不可能就在這裡面。所以,推論會成為虛妄,是因為以人為中心的推論,就是自我中心的推論。這個問題很大,這裡面其實整個的問題就在這裡。
自我為中心,昏昧,無知(自我為中心的情慾造成昏昧無知)
這樣,無知的心怎麼會變成昏昧、昏暗?你對上帝不認識,但是,你知道有上帝。這是一種無知沒有錯,一種屬靈的無知。但,怎麼會變成昏昧?因為「無知」也可能造成人對真理的謙卑,去尋求真理,聖經裡面有這種人,但是「無知」會因為「自我為中心的情慾」變成昏昧,然後尋找宗教跟神。因此你會看見所有的宗教,都是為了自己的好處來信某種宗教,為了自己的好處來拜某一尊神明,所以是以情慾為中心的。我們說宗教是「人的情慾的投射」,所以在宗教裡面,人不是在尋找上帝,在偶像崇拜裡面,人是在拜自己。撒旦就利用人以自己為中心的需要,誘惑人去拜偶像,所以,無知的心就在這裡。拜偶像,事實上可以得到很多世界上的好處,各種行業拜各種行業的神,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事業發達、六畜興旺、子孫萬代興隆而拜。誰是重心?你在拜誰?你在拜你自己。這一尊不靈,丟掉再換另一尊,神可以被你丟掉?那你比 神還大,所以,不是拜你自己是拜誰?因此,這種無知是造成昏暗的原因,是以自我為中心,就是情慾,使我們投射到我們所拜的對象裡面。
但,你知道敬拜上帝不是這一種,敬拜上帝,不一定得世上的好處。但是,你不要誤解說,上帝要基督徒在地上苦哈哈,他的靈性才會好。聖經沒有給我們這樣的教導,但,人擁有了一切之後,事實上,他那個自我就會更加的膨脹。所以,有時候上帝為了愛一個人,祂必須拆毀他生命當中很多的偶像,使你遇到困難。就是整個人的世界當中,上帝讓很多很多的事情發生,叫萬事互相效力,讓整個人類的歷史,朝向祂所命定的那個旨意前進。這個是一個很奇妙、偉大的上帝的工作,我們是看不清楚的。但,我們知道歷史的主宰跟人生命的主宰是誰。
因此,我們就知道上帝的忿怒的原因,就如在這裡所看到的,就是將不能朽壞上帝的榮耀變為好像會朽壞的人、飛禽、走獸、昆蟲的樣式;還有,上帝忿怒的原因,是他們將上帝的真實變為虛謊;還有,上帝忿怒的原因,是他們去敬拜受造物,不是敬拜那造物主;最後32節,我們還看見上帝忿怒的原因,就是人輕忽了上帝的審判。因為,聖經裡面告訴我們說,他們知道 神判定這樣的人是必該死的,也就是說,知道有審判這件事情。
人性裡知不知道有審判這件事情?人性裡面知道。要不然遭遇到不公義的時候,呼天搶地求上天主持公義。還有,我們看到壞人有了結局就說︰這個人得到最終的報應。所以,人都有那種最終的報應,那一種人性的認知在裡面。所以,最終的審判有沒有?有!人性裡面知道,但卻輕忽了。因此,這是上帝忿怒的原因。
任憑是上帝的忿怒,㨂選是上帝的介入
我們當然可以說最終審判的大日是 神忿怒的彰顯。但是保羅在這裡顯然不是講這個,保羅在這裡講的上帝忿怒的彰顯,是指24、26、28節,那裡三次提到「任憑」、「任憑」、「任憑」。24節,上帝「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情,以致彼此玷污自己的身體。」這裡講到第一個任憑,就是拜偶像所延伸出來的性的淫亂。26節,第二個任憑——上帝就「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」。接下來26節27節28節同性戀的罪,就是逆性的罪,28節講到上帝就「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,行那些不合理的事情。」接下來講到一些道德性的敗壞,有人形容那是反社會的行為,但是,我用的是道德性的敗壞。因此,任憑、任憑、任憑,就是顯明神忿怒,那 神忿怒的彰顯就是不干預。
我們在整本聖經裡面,特別在舊約,你會看見上帝忿怒的彰顯,常常是干預。但是在這裡,你會看見上帝不干預;不干預,也是上帝的主權,這叫任憑,上帝的忿怒因此就顯明在這三節聖經當中,上帝的任憑、上帝的任憑、上帝的任憑。最後一個任憑之中——也就是上帝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,行那些不合理的事情,讓我們看見上帝忿怒的原因,是在於人壓制真理。人性裡面知道有 神,理性推論變成昏昧,無知的心就變成昏暗,因而衍生了那些罪。接下來所描述的這些罪行,包括同性戀、包括性的混亂、淫亂的事情、包括德行的敗壞,全部都是上帝忿怒的彰顯,也是前面敵擋真理所造成的結果。
所以,我們需要弄清楚一件事情,這整個世界上的罪行的橫行,是在 神的主權底下的,但是,是在彰顯上帝的忿怒,也就是上帝的不干預與任憑。當然,我們知道有福音,我們說這是恩典的世代,福音介入了某些人的生命當中,改變了某些人的生命的現狀,跟他最終將來的命運,這不是任憑,這個是 神的介入。因為,任憑的反面,就是 神的介入,人的得救是 神的揀選。揀選最簡單的定義是,揀選不是從一大堆不好的當中,挑好的出來。我們沒有任何條件,我們也不會比那些還沒有信主的人更好,是上帝主權的介入,改變了我們生命的現狀,跟最終將來的命運;如果到最後有些人,上帝完全的都不干預他,繼續任憑,這仍然是上帝的主權,以致這些人最終是遠離上帝滅亡了。
第三個任憑所列出來的這一大堆的罪,28節開始︰「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上帝,上帝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,行那些不合理的事」。這些不合理的事是什麼?「裝滿了各樣的不義、邪惡、貪婪、惡毒,」這裡指的是立即的罪。接下來,「滿心是嫉妒、兇殺、爭競、詭詐、毒恨,」這是恨人的罪。第30節,「又是讒毀的、背後說人的,這是罵人的罪。接下來,恨 神的罪,就是怨恨上帝。還有,侮慢人的、狂傲的、自誇的,」這裡指的是驕傲的罪,這是第五類驕傲的罪。然後接下來,是「捏造惡事的,」我稱它叫做散佈紛爭的罪。還有,「違背父母的,」叫做忘恩的罪,這是第七忘恩的罪。第31節,「無知的,」是頑梗的罪。「背約的,」是不守信的罪;就是與人立定了約或做了什麼承諾,然後毀約。最普遍的毀約,就是婚姻,婚姻兩對當中幾乎接近有一對是離婚的,這叫背約的,當然這個範圍很廣。還有,「沒有親情的,」沒有愛心的罪。還有,「不憐憫人的,」是沒有同情心的罪。這樣加起來總共十一類的罪型。
你看到這段聖經的時候,你的心裡一定打結——人真的壞到這個地步嗎?不是有些人道德還很高尚啊?所以上個禮拜,我講到1章的18節到3章的20節關於普世性的罪以及全人類的敗壞的時候,我講到每個人都各自犯了這十一類型的某一些罪,不是說一個人犯了全部的罪,但是,從聖經上帝的眼光看起來,是部分加部分成為整體,由種到類,也就是全人類在上帝面前看起來就是整體,這是聖經裡面的一貫的原則。
我們裡面的敗壞是一個群
現在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告訴你,馬可福音第五章,那裡記載了耶穌基督,有一次去到叫做格拉森的地方,然後有一個被鬼附的,從墳墓裡面跳出來,耶穌看這個人可憐,要把他身上的鬼趕出去,耶穌問那個鬼說,你名叫什麼?鬼說,我的名字叫「群」,由小至多就是多的意思,是鬼附身,一群。難道鬼沒有位格嗎?墮落的天使也有位格,但是,他卻說他是群。現在你聯想出來嗎?我們裡面的敗壞是一個群,從來沒有人說只犯一種罪,是個群。所以,C.S Lewis形容很好,他說我們的內在,我們自從認識上帝,我們才看清楚我們的內在是什麼。我們的內在,那是情慾的動物園、野心的瘋人院、仇恨的育嬰房。你裡面,你以為只有一樣罪嗎?沒有!是群。所以那個人被鬼附的時候,鬼說是一群,我們裡面有很多的敗壞也是群。
我不知道有幾個人看過十七世紀英國的詩人John Milton那本失樂園。他人生晚期,眼睛失明的時候,寫了三部敘事長詩──《失樂園》、《復樂園》、還有《大力士參孫》。他在文學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,特別是失樂園,描寫魔鬼怎樣引誘亞當跟夏娃墮落這件事情。裡面的角色當中,描寫得最最傑出、最清楚的就是撒旦。撒旦的角色被描寫得非常的生動,有人非常驚訝,為什麼會描寫得那麼生動?C.S Lewis怎麼解釋,他說他不過是,把在他裡面的那個敗壞的人心,轉到用來描寫撒旦。他的用語是說,「他把他心裡面的撒旦正確的描述出來而已」。當然,我不用『我們裡面的撒旦』的用語,我用我們裡面人心的敗壞。Milton不是喜歡那個角色,但是,他很真實的把它描述出來。因此,才會把撒旦描述得那麼生動。所以,我們每一個人裡面的敗壞都是這一種。
人的罪根:離開上帝,轉向自己
而我們罪根的原因是什麼?我們罪根就是離開上帝,然後轉向自己。聖經裡面很清楚的讓我們知道,就是在雅各書裡面,講到人犯罪這件事情,卻沒有說是因為撒旦的引誘。雅各書第一章說,上帝不試探人,祂也不被罪所試探,人被試探是被撒旦試探,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,而「以自己為中心的生命叫做私慾」。所以,你注意聖經裡面很清楚的提到一件事情。第一、伊甸園中亞當的墮落那件事情,必然是非常重大而且邪惡的事情,不然後果不會這麼淒慘到今天這樣的地步,嚴重到上帝必須差派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,來到地上受苦,才能夠拯救我們。這個後果,就是剛講的「離開上帝轉向自己」,亞當在伊甸園所做的,其實歸根究底就是這個。第二、伊甸園那件事情讓我們知道,不是因為受試探而違背上帝,而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。聖經裡面呈現這個很重要的真理讓你明白,有一種罪,是不需要外界的試探,很自然就會踏進去的,就是轉向自己以自我為中心,而且是不知不覺當中發生。所以,C.S Lewis路易斯說,「轉向自己背離上帝,轉向自己,是同一件事情。」背離造物主轉向自己這件事,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犯的罪;這樣,基督徒天天認罪是應該的。這是指包括基督徒,我們如今仍然還是非常堅固的,在我們生命當中,自我在掌權。所以,你就知道亞當在伊甸園那個墮落是多麼的嚴重。現在我回到聖經24節、26節、28節的三次任憑。那裡講到上帝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──自我中心。第二、26節,上帝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──自我中心。第三、上帝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,行不合理的事──自我中心。全部三個都在講背離上帝,轉向自己這件事情。要犯這種罪很容易,可能就在下一刻,你馬上就會看到你跟我這一個真面目就顯現出來。
所以,天天背起十字架跟從主,這件事情是很真實的。你說「跟主同死」,這是聖經裡面還有基督徒常常掛在嘴中的話。我們要跟主同死在十字架上,當然上帝也知道我們不過是肉體,因為,我們還有一個感官接觸這個世界。因此,我們有很多很多的軟弱沒有辦法勝過自己。所以「成聖」必須也是必然在一個過程當中,我們都已經在這個過程當中。所以,我還是強調,「天天與主同行、天天背起十字架跟從主、與主同死」這件事情,我們是不是已經在這個過程當中?你自己意識到這件事情嗎?
什麼叫跟主同死?所謂跟主同死這件事情很實際,就是當你清楚了上帝的旨意,在你生活當中或者是在你意念當中,有閃過那些違背上帝心意的事情跟想法的時候,立刻對自己說,不!這件事情不行!
你有沒有這種經驗?這是我常常有的經驗。心裡在想的一件事情,然後知道這件事情會叫聖靈擔憂,我馬上對自己說︰「吳永霖!這件事情不行!」等一下,那個念頭又出來了,我說︰「沒有討論的餘地,不行!」再出來,我就說︰「吳永霖!你去死!」不是叫你真的去跳樓,那是對我們裡面那個老亞當說的。
有人不相信有老我這件事情,有的,要不然加拉太書第五章那裡怎麼會講,「情慾和 聖靈相爭, 聖靈和情慾相爭」(加5:17),這是宗教永遠搞不清楚的事情。宗教是聖俗二分法,如果是聖就必定不沾俗,俗就一定不會聖。但是,我們知道,有聖靈住在我們裡面,還在跟我們的情慾相爭。如果沒有聖靈在我們裡面與我們的情慾相爭,接下來保羅所說的那些情慾顯而易見的事情,就不可能了。為什麼?因為你會跟這世界上的一樣,看那些情慾的事情是理所當然了。這世界變化快,很多事情都除罪化,被視為理所當然,但是聖經裡面說,因為有聖靈在我們裡面,跟我們裡面的那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命相爭,因此,使那些世界上的人看為合理的事情,我們就看著顯而易見。聖經裡面加拉太書用「顯而易見」這句話,是要告訴我們,聖徒對罪應該是敏感的。
所以,你就了解這裡所列出來的這些類型,是一個類型的罪,可能有人只犯一樣,另外一個人犯那一樣,但是上帝看全人類,就是部分加部分成為一個整體。因此,我們除非天天治死自己,搞不好你現在心裡就在想一些不合理而且是邪僻的事情,那你趕快奉耶穌基督的名說「不行!」。你一天要多少次對自己說不行!我不是說這種事情是心理學上的否定的那一種用法,這是靠主的能力,而清楚我們的人性是什麼。
愛他的人,恨他的罪
最後我們講到26節27節28節關於同性戀的這段記載。這段聖經裡面提到說,因此,上帝就「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」。因為,他們的男人棄了「女人順性的用處後變為逆性的用處」;然後「男人也是如此」。因此,他們就「男跟男行可羞恥的事」。這裡的用語非常的強烈,說他們「慾火攻心,彼此貪戀,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,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。」我曾經有幾次在我們教會裡面,講過幾次關於同性戀,我們教會的立場是什麼。這段聖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,同性戀在上帝的眼中是罪。我的用語你要注意聽,我說在上帝的眼中,它是罪。但是,保羅在這裡完全無意要突顯這個罪,為什麼呢?因為你看這裡總共列出的多少罪,包括那些道德性的敗壞就十一類型,前面拜偶像,中間還夾了一次他們彼此玷污彼此的肉體。他們行污穢的事,雖然不是指同性戀,但仍然是淫亂的罪,然後這裡才講到同性戀的罪。同性戀在上帝眼中是罪,後面那些道德性敗壞,在上帝面前也是罪。聖經沒有要特別突顯這個罪,我們全部都是罪人。這跟我們今天的反同的那些教會的立場,完全的不一樣。
這是我要讓你明白的一件事情。大家最近如果有看報紙的話,知道有一個國家叫做汶萊,他們剛剛訂了一個法律叫做同性戀死刑法。所以,你如果去汶萊旅遊,你小心你不要男的跟男的牽著手,免得被抓去,喪失生命被處死刑,不要說我沒有提醒你,現在很多國家在抗議這個事情,很多團體還有包括航空公司。為什麼,這個對旅客真的是危險,所以那個國家定出那個法律,你在那個國家犯那個法律的時候,他是有管轄權的。他們訂了一個同性戀的死刑法,犯同性戀的要用石頭把他砸死。但是,你知道嗎?他們有一個親王就是王儲,大概是皇帝的弟弟或哥哥,他的後宮就有四十位女人,就是他所娶的就有四十位女人。而且這個人的生活非常的淫亂,有錢,聽說一天可以花十二億。一些影星,有名的,都跟他上過床。你覺得如果同性戀要丟一顆石頭,他至少要丟幾顆?你看!你認為要丟幾顆?所以,異性戀所犯的罪不多嗎?多!很多!但是,請你注意,因為聖經在這裡講同性戀是罪,所以,這是教會的立場。在上帝眼中同性戀是罪。
你一定有一個疑問就馬上出來了。可是根據調查,有人生下來就有同性戀的傾向。那是罪嗎?我的答案是:那個也是罪。你會有這個疑問,是因為你誤解什麼叫罪,因為你認為罪就是指「行出來的」才叫罪。一個小孩子一生下來,他就有同性戀的傾向,這也是罪。為什麼?這正在證明亞當墮落之後的結果就是這樣,這是聖經裡面要讓我們這樣看待這一事情。
有很多人認為說,保羅在這段聖經裡面,不是在講我們現在所說的同性戀,他是在講那些戀童癖的,但嚴謹的解經,完全沒有這個意思,這個說法可以把它反駁掉。還有另外有一種說法說,因為保羅用語是「逆性」,是違背自然,所以保羅是在講那些本來是異性戀故意去搞同性戀的。但是這個也站不住腳。因為,這種人的說法是這樣,他們說︰「沒有啊!我們同性戀,我們天性是如此,所以,我們很自然,我們沒有這裡講的逆性,逆性的性指我們就是違背自然,但我們沒有違背自然,我們的天性就是這樣傾向。」但是你注意,這種講法,他指的自然,是指他的自然,他感覺很自然。但是,我們如果嚴謹的讀聖經,保羅在這裡講的,是指人受造的天性。這是造物主的心意,藉著兩性有分別,分別出來,這裡指的那個天性是是神造人的那種自然,不是指我感覺到自然。
那接下來,我要講,我們怎樣看待同性戀的人。很簡單,就是所有的人都需福音,都是罪人。我也是罪人,我沒有犯同性戀的罪,但是,我有其他的罪。所以,不需要去突顯,很平常的看待,同性戀也是罪人,異性戀的也曾經犯過罪。還有,沒有犯淫亂的罪的,也有其他的罪,都是罪人。這樣,我們對同性戀者應該接納,但我們不認同。就好像對一個人犯罪的時候,我們應當接納,但要勸他從罪當中出來。這是教會的立場。那前一段時間,你知道為了反同婚的運動,有人連署,如果你為了要向政府表明立場,連署是可以的。但是連署不要被人利用,因為上次有一些連署背後有政黨,他們真正的目的其實是挖選票。我們可以用和平的手段去連署表達立場,因為這是民主社會,甚至你可以用選票。有人問,我們為什麼不要走上街頭去遊行,跟那些同性戀的,他們一邊,我們一邊,就是大家針鋒相對在那邊。我說:「不可以!」你說︰「長老!你們教會就是不關心世界事情。」不!因為我們一定會落入撒旦的試探。不相信,你看到電視上那個畫面一播出來的時候,基督徒去作他們的訴求,看到同性戀的在現場都很激情,他們就直接罵下地獄、魔鬼,你就知道作為一個基督徒你已經越過你的界線了,因為上帝都不會這樣罵他們。上帝是恨惡人的罪,但是上帝愛罪人,上帝愛他們的。你說,我也愛他們,但是,你到那種激情的現場的時候,你即便說我對事不對人,但你可能那麼超然嗎?我不會那麼超然,我一定會馬上變,因為,兩邊在對峙的時候,那個激情就會出來,什麼話都講出來。甚至,如果有人動手的話,到最後全部都動手了,馬上會失去焦點,而且,你已經越界了,基督徒不應當如此。要怎麼辦?怎樣幫助這些人?我還是告訴你,傳福音給這些人。為什麼?因為保羅在這裡講的,就是要人接受福音,不然他為甚麼要講這些罪,因為,所有的罪都可以在耶穌基督裡得到解決。
最後一個問題,就是有人同性戀,他信主之後呢,結果他也沒有改變。他想改變,但是,一直到離開世界,他也沒有改變,我們怎麼看待?這是我在一本校園雜誌看到的。前幾年校園雜誌為了這些做過專題,有不同的意見、不同的神學觀點,在探討這些事情。也有當事人自己所寫的,其中有一篇文章是翻譯過來的:一個外國人他是同性戀的,信了主之後呢,他想要改變,他知道聖經裡面清楚的啟示,這是不討上帝喜悅的罪。結果他自己在過程當中,陷入很大的掙扎,想要改變,但是還是會犯,認罪悔改了,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又犯。到他臨終的時候呢,他也沒有辦法完全的脫離那個圈子,而有一個基督徒長期的陪伴他。現在你一定疑問來了,你說福音可以幫助他,我們可以藉著傳福音告訴他、幫助他,那顯然這個人到離開世界的時候,都沒有脫離那個同性戀的困擾,福音到底有沒有幫助他?有!幫助很大。怎麼講?我從聖經裡面的原則告訴你。我請問你一件事情,你信了主之後,你不好的習性、不討上帝喜悅的習性,你信主10年了,你改了沒?你還沒改對不對?但是,你很想改對不對?所以,那個很想改,然後還改了,結果又跌倒又起來,又改,那種爭戰就是加拉太書第五章所說的「新的生命」,就是「聖靈在你裡面相爭的結果。」所以,我常常對那些內心裡面,跟外面世界上的事情,有在他裡面產生衝突的人,他不知道怎麼解決,我都會告訴他說︰「恭喜你!因為,你有重生的生命才會這樣。」你不把這些當作理所當然,有聖靈幫助你,你知道這不對,你想改,甚至偶然的得勝,或者是一次得勝,結果接下來又跌倒,又起來又爭戰又跌倒了,所以,一輩子都在爭戰沒有脫離。一樣的,我們信主到離開世界的那一天,請問,你都完全了嗎?你不完全,我也不完全,但是,我強調一件事情,保有哪一種生命類型很重要,有新生命的人,他的生命類型是像保羅這種生命類型。我們跟保羅生命在份量上是不同的,在份量上我們應當不斷的靠主的能力得勝就會長進,得勝就會長進,好像以色列百姓進入迦南地之後,爭戰得勝,就成為他們產業。但我們不可能一信主之後呢,我們就完全。我們信主之後,我們成聖的生命裡面,正在應證我們裡面有一個新生命,我們不斷的跟我們的軟弱爭戰,我們到離開的那一段時間,我們的生命的份量已經長進到一個程度了,但仍然不完全。所以,重點是有重生的生命,就是有這個類型的生命,而且是朝著神的旨意的方向,上帝就幫助我們。那你說,他沒有悔改,將來他見上帝的時候,被審判豈不下地獄?如果是這樣的話,我們全部都要下地獄。
基督徒有永遠的生命
希伯來書第十二章,那裡提到在,「你們乃是來到錫安山,永生上帝的城邑,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。那裏有千萬的天使,有名錄在天上諸長子之會所共聚的總會,有審判眾人的 神和被成全之義人的靈魂」(來12:22-:23)就證明我們被成全這件事情,在世界上沒有辦法完全,但已經朝向那個完全。離開世界之後還不完全,但是,你不要懷疑上帝,一定會做成。至於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之後,怎樣被成全,這個就不是講道可以講得出來的,只能推測。但是,我只知道一件事情,我們的人生幾十年,在離開這世界的時候,你不要以為我們的人生就此結束,我們基督徒有永遠的生命。所以,我喜歡做這樣的比喻讓大家了解,你每天存一塊錢,存到離開世界,你不會比王永慶更有錢。但是,你每天存一塊錢,存到永永遠遠,那就不得了!王永慶絕對會被你比下去。因為,你存到永恆,你有永恆的生命,成聖就好像是這樣。因此,就明白我們怎麼樣看待、跟幫助同性戀的人。不需要張揚他,也不需要耳語說這個人好像很奇怪,不,我們都是罪人。還有告訴他,福音能夠改變幫助他,然後改變的過程可能很長,可是那個過程,那個爭戰的過程,──想要改,改不了,改過來了,短時間又重新再犯的那個過程──在上帝面前是非常非常有意義的。 神看重的就是你那個爭戰,你想要改,你也立志要靠主的能力,可能上帝憐憫,一下子讓你改過來。但是,也有那種一輩子都要離開世界了,還在那種困擾當中的。我剛剛講的,這種人離開世界來到上帝的面前,上帝絕對不會定他的罪,因為他知道他想改、他也爭戰過、他跌倒過、他為此流淚過,你覺得上帝會說:「你這個該死的傢伙,你到現在都沒有改。」上帝不是那種上帝。 神本是大,奇大不可測度,請你注意,不但論到祂的本質是無限的大,而且論到祂的慈愛也是無限的大。所以,你跟我,不要用我們的尺度去衡量上帝。上帝非常非常的愛我們,因為祂愛我們,所以祂恨惡我們的罪,願主幫助我們。關於同性戀,教會的立場是什麼,我已經講清楚了。我們當中,假設以後有這樣的人來,記得不要用特別的眼光看他,就是一視同仁、勸勉,不管任何罪行,都要倚靠上帝的恩典去得勝,願主幫助我們!
耶穌基督降生的時候,約翰福音說,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,記得我曾在統一夢時代的演藝廳那裡講過這篇道嗎?「有恩典的真理,以及有真理的恩典」,如果只有真理沒有恩典,那就變成冷酷、無情。上帝不是只有真理卻沒有恩典,在真理當中,還有恩典。但是,如果只有恩典,沒有真理,我們就放縱自己,以為上帝可以欺瞞。我們知道上帝的恩典不是這樣、上帝的真理也不是這樣,是有恩典的真理,是有真理的恩典。這就是耶穌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。願主幫助我們。
禱告
我們同心來禱告。天父!我們仍然獻上敬拜,祢何等的好愛我們,知道我們在罪的光景當中,我們雖然蒙了拯救,但我們需要天天依靠祢,天天轉向祢,因為我們是何等的容易犯罪,主啊!救我們脫離一切的罪,而最大的罪就是以自我為中心。我們移動了自己的位置,離開了在祢面前應該有的地位,以致我們如今藉著耶穌基督又恢復與祢正常的關係。懇求祢幫助我們,祢也實在常常的幫助我們,施恩給我們,因此我們才能夠在祢面前領受這些真理,願這些話刻在我們心中,成為我們的生命成為我們的力量,願祢施恩給我們,我們感謝讚美祢。謝謝祢恩待我們,讓我們教會成為一個傳福音的教會,讓我們的生命流露出基督馨香的香氣。謝謝祢的恩典,聽我們在祢面前感謝、禱告,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。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