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0317 〔羅馬書〕004 (羅馬書 01:13~ 01:23)
經文 : 羅馬書 1 章 13 節 ~ 1 章 23 節
01:13 弟兄們,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,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裡去,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,如同在其餘的外邦 人中一樣;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。
01:14 無論是希利尼人、化外人、聰明人、愚拙人,我都欠他們的債,
01:15 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,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。
01:16 我不以福音為恥;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,先是猶太人,後是希利尼人。
01:17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;這義是本於信,以致於信。如經上所記:義人必因信得生。
01:18 原來,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,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。
01:19 神的事情,人所能知道的,原顯明在人心裡,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。
01:20 自從造天地以來,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,雖是眼不能見,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,叫人無可推諉。
01:21 因為,他們雖然知道神,卻不當作神榮耀他,也不感謝他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,無知的心就昏暗了。
01:22 自稱為聰明,反成了愚拙,
01:23 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,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、走獸、昆蟲的樣式。
整理: 朱復理姊妹
施佑霖弟兄
禱告
慈愛的天父!我們來就近祢,在基督裏,因祢所顯明的福音的大能,使我們得以蒙拯救。我們感謝祢!如今我們又靠著一位聖靈,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運行,並且施恩給我們;因此我們得以有從天上來的信心來到祢面前,就在我們所處的環境當中,也看見世界的變動,我們人生際遇的變動;和惟獨一次給我們的信心,以及靠著祢賜給我們的聖道,我們靠聖靈的能力得以堅固。阿爸父上帝!這是何等的恩典,每天所領受的,都是從祢所領受的;因為萬有本於祢,倚靠祢,歸於祢,願榮耀歸給祢!因此我們來到祢面前敬拜,也要同心合意的對祢說,願榮耀歸給祢。我們感謝祢!懇求祢的聖靈運行在我們當中,也施恩給那些在這時候,不能與我們同在這裏敬拜的弟兄姊妹,主啊!謝謝祢!因為祢的眼目時常看顧我們,我們恭敬將這一切如同馨香的火祭帶到祢的面前,懇求祢的悅納,聽我們在祢面前的感謝禱告祈求,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。阿們!
前言
弟兄姊妹平安!大家知道七月份有兒童福音夏令營,所以招募同工是現在我們第一步要做的事情。大家為這個事工禱告,因為我們預計要招收180到200個學生,所以如果再加上我們教會裏面的原有的成員,這一次會是很大的聚會,對我們來講。如果在我們教會辦的話,負擔就沒有那麼大,因為要去到外面。我們這一次是在長榮大學舉辦,你知道你只要帶幾個人出門,尤其是小孩子,你的責任就很大。所以這個不是只有整個事奉的活動的內容,我們需要上帝的恩典;就是整個出入,還有這段時間小孩子的平安,都需要上帝的恩典。所以請大家為這個事工禱告,沒有參與的,也可以用禱告來參與這個事工。我認為所有的基督徒都可以參與,因為我們需要很多的同工,就是為了照顧這些小孩子。公佈欄那邊有一個報名表,到目前為止好像只有二十幾個人。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同工參與這一次的夏令營。
還有就是4月21是今年的復活節,今年的復活節時間比較晚,所以四月份的復活節,我們一定會有福音主日。昨天晚上到現在,我一直在想,要不要在農曆的七月份有ㄧ個佈道會,但會非常靠近我們的夏令營。我正在考慮這個事情,也在考慮著禱告這個事情,因為會不會時間壓得太近了。像夏令營的事情,我們同工的壓力就已經很重了,但不管怎麼樣都為這些事情禱告,因為所有的聚會都是福音性的。
我剛剛提到禱告,有一點小小的事情我們提出來彼此互相勸勉;就是我們互相學習一件事情,就是,當在聚會當中有人禱告的時候,我們不要走動。當你走進來,看到有人在禱告,例如領唱的人在禱告的時候,就先站住,等到阿們結束了,然後你再繼續走動。你們大概沒有發現,就是每個主日早上我來的時候,在聖樂團契要開始練唱之前,會長開始帶禱告的時候,我就站在那裡,一直到阿們之後,我才開始走動。因為這是公禱,如果是有兩個人私下在角落那邊禱告,那你就不一定要這樣;但是公禱的話,我們就最好是站著,就是等禱告結束之後,我們再走動,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件事情。
還有,就是我曾經一再的講禱告這件事情。當我指定,或者在聚會當中或者禱告會當中,甚至在用餐、愛宴的時候,我請某一個人禱告;我希望大家知道一件事情,就是請某一個人禱告,那是榮耀,是那個人的榮耀。就是那個人可以帶會眾一起禱告,即使只是幾句話,那個都是榮耀。如果有人指定我禱告,那個就是上帝給我的榮耀。所以絕對不可把禱告看作是一種負擔,一種重擔。我們努力學習這件事情,好不好?先把觀念轉過來。因為我曾經舉例,就是我在以前的教會當中,常常發現基督徒實在很錯亂;因為在聚會當中,有人比較慢走進來,然後他遲到了,他們就說:「你遲到了,來!你來禱告。」這樣,真是錯亂﹗因為把禱告拿來當作處罰別人,是錯的!因為,我們如今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寶座前,那就是我們禱告的本質。而且在任何地方我們都可以禱告,這是多大的恩典﹗你不知道?所以我們如今可以奉耶穌基督的名,無論在任何一個地方禱告的時候,我們就如同來到至聖所。所以希伯來書的作者才說,「所以,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為要得憐恤,蒙恩惠,作隨時的幫助。」(來4:16)那是進入至聖所的禱告。所以每一次如果有人在帶領公禱的時候,你知道我心裏在作甚麼嗎?我也在禱告。我說:「主啊!這是聖徒的禱告,懇求聖靈將這禱告帶到祢的寶座前。」所以,你禱告的時候我也在為你禱告。我低頭要禱告的時候,我會先在我心裡禱告說:「懇求聖靈引導我的禱告。」所以我的禱告是沒有打草稿的,我不是說你打草稿禱告不可以,也是可以的。但是禱告之前先在心裡懇求聖靈引導我的禱告。所以當一個人在聚會當中被指定禱告的時候,那是他的榮耀,他可以帶領大家一起禱告。這些關於禱告的事情,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專題,講到基督徒的禱告,在我們網路上還有錄音,大概你已經忘記了。主禱文,使徒信經,我們也全部都講過,講太多了,結果你們也忘了很多,所以要不斷的提醒,不斷的提醒。我們彼此互相學習這些關於禱告的細節,先把一個觀念轉過來,你就會發現不一樣。所以當你低頭禱告的時候,你就知道,你的禱告如同馨香火祭,被聖靈帶到至聖所上帝寶座的面前。
大家都熟悉舊約至聖所,一年只有一次贖罪大日,大祭司才能夠進去的,不是任何人可以進去的。大祭司進去要恐懼戰兢,他要在前幾天就要潔淨自己,因為他如果不潔淨,他會死在至聖所裏面,你知道嗎?但我們今天不會這樣。為什麼?因為有耶穌基督擔當了我們的一切。祂是至聖所裏面約櫃上面的施恩座;因為有施恩座,所以,我們今天才可以靠著耶穌基督的名來到至聖所,而且可以坦然無懼。他們是舊約的大祭司,恐懼戰兢;我們是,坦然無懼。我看今天的基督徒不只是坦然無懼,簡直是輕慢的禱告。我覺得我們還是好好思想聖經這些經文。
回顧
羅馬書的連續講台,今天是第四堂,上一堂的重點,我們講到保羅提到,他要去到羅馬教會的目的。所以他說,他渴望去到他們當中,並且將一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他們。然後我們就講到說,恩賜是可以分給人的嗎?所以,我們看羅馬書第12章、跟哥林多前書第12章、還有以弗所書第4章,這些論到恩賜的經文,都沒有提到恩賜是可以由一個傳道人分給另外一個人的。因為恩賜是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。那麼,保羅在這裡是不是講錯了?沒有講錯!保羅在講要分享他們一些恩賜,指的就是上帝的道;也就是整卷他所寫下來的羅馬書。羅馬書就是他要分享給他們的恩賜。只有一種恩賜是所有的基督徒都有的;也就是我們因信耶穌基督,被上帝的道所建造,因此我們可以把真理分享給別人。這是我們唯一可以分享的恩賜。其他羅馬書第12章講的七種肢體的恩賜、哥林多前書12章所講的九種屬靈的恩賜、以及以弗所書第4章所講的五種職份的恩賜,都是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。保羅提到他一直渴望去到羅馬,但是他一直都有攔阻。所以在前面,他就提到他在禱告當中,懇求上帝使他能夠照著 神的旨意得平安的道路,到他們那裡去。然後在羅馬書第15章保羅也提到,他一直切心想望到羅馬去,但是還有很多阻隔,甚至他提到說,他在那裡,也就是他在亞該亞省,已經沒有可傳的地方。而他傳福音,不願意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。因為還有其他的使徒在傳福音,所以他不願意建立在別人的根基上。因此,他就提到說,他如果辦完了那些慈惠事工的事情,他就要去到羅馬。所以他在那裡,於是提到攔阻。我們從聖經裡面不知道他所受到的攔阻是什麼,也就是很順利的照著他計畫已久的,要去到羅馬這件事情能夠成行。但,保羅的傳道生涯當中,我們確實看見一個被聖靈引導的人,也能夠很洞悉的知道,聖靈對他在很多事情上的攔阻。也就是「上帝叫萬事互相效力,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」(羅8:28)這件事情,在保羅傳福音的旅行佈道的生活當中,我們在他第二次旅行佈道當中,就看見這件事情。因為很多我們看做好的事情,對上帝盡心盡力的事情,結果卻遇到不平順的環境攔阻。所以在使徒行傳第16章記載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的時候,他來到亞細亞的地方,但是聖靈禁止他講道。聖靈禁止人講道,這件事情我們很難理解。所以當我們在講使徒行傳的時候,我們就說聖靈禁止他講道這件事情,可能保羅在那個時候,在他身上的那一根刺,也就是他曾經有病,帶著病,發作了,以致他身體再加上他信心的軟弱,於是他ㄧ度非常的軟弱,沒有辦法講福音。因此在亞西亞那一次,聖靈禁止他在那裡講道。所以聖經記載說,他們就去到美西亞的邊界,要從那裡往東去到庇推尼,那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,他要把福音往東傳。如果是往東的話,如果你看地圖,那可能先得福音的就變成亞洲了,而不是歐洲了。可是在那裡耶穌的靈也不許可他們在那裡,因此他們就離開美西亞那個邊界,下到特羅亞。特羅亞就是靠近愛琴海的一個海港,在那裡隔著愛琴海遙望,就是歐洲了。他在那裡看見了馬其頓的異象,就是上帝所賜給他,要他看見的,就是所謂的馬其頓異象。因此他跟他的佈道團隊,就來到腓立比第ㄧ站,我們就看見在傳福音的事工這件美好的事情上,也看見聖靈曾經一度在亞西亞攔阻他。為什麼?我們不明白,因為這是福音的奧秘。但是後來我們在彼得前書裡面,就看見彼得寫信給五個地區的基督徒,就是彼得寫給本都、加拉太、加帕多加、亞細亞、庇推尼寄居的;後來我們就從彼得前書裡面看到,原來那些地方是留給彼得去的。所以,記不記得我們在講哥林多後書的時候,保羅對哥林多教會弟兄姊妹講道。哥林多教會的存在,就是他作為使徒的證據;而且這是照著上帝量給他的界線,而他沒有超過這個界線。
聖靈引導我們的人生
上帝整個福音偉大奇妙的計劃當中,把我們這些人放在某一個地方,某一個地區,或某一種處境當中,都是祂美好旨意的引導。也就是說,不管是你人生當中的任何困難跟攔阻,我們應當確信一件事情:我們跟這世界上的人不同的地方,就是有聖靈在引導我們的生活;以及引導我們還活在地上的人生。這是你必須要堅定相信的,在根基上相信的,這樣你才能夠真正清楚明白上帝引導的旨意。因此,我們從使徒行傳裏面看見,他確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。我的人生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經驗。那麼在寫羅馬書的時候,我們還可以推想一件事情,也就是哥林多教會問題的事情。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從其他的書信當中,看見保羅在寫羅馬書的時候,提到他多次遇到攔阻這件事情,是什麼事情。但是我們可以從哥林多教會這件事情看見,可能是指這個-教會出了問題。他處理哥林多教會的問題有一段時間,不是短時間;而且寫羅馬書的時候,我們也講過,他就住在亞該亞。也就是他去到哥林多,照著他在哥林多後書第三章所講的,最後他要第三次去到他們當中。因此他去到那裡住了三個月,住在一個弟兄叫作該猶的家裡,而他在那裡寫了羅馬書。因為他認為哥林多教會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;那麼接下來,他就是要把在外邦教會當中,所募集到的捐款要去幫助耶路撒冷教會的那些信徒,送到耶路撒冷之後,他想,他就可以去到羅馬。但是,我們知道上帝的引導,沒有照他所禱告的;因為他的禱告,是懇求上帝能夠照著祂的旨意,使他得平坦的道路,去到羅馬。結果他後來去到羅馬,當然你不能說這個道路不平坦,道路還是平坦,但是,跟前面三次的旅行佈道都完全不同。我稱他後來去到羅馬這件事情,我自己給他定義叫作第四次的旅行佈道。跟所有的註解書裡面講的是不一樣的。因為所有的註解書,都認為保羅第四次旅行佈道,是在公元62年到63年,他被下在監裏釋放之後。然後他ㄧ度去到西班牙,就是羅馬帝國的最西邊宣教,那被稱為第四次的旅行佈道。
我認為第四次的旅行佈道,是他回到耶路撒冷之後,結果回到耶路撒冷被猶太人所抓。這是我們都知道的,記載在使徒行傳。然後接著他在猶太人面前,見證他生命的改變,為耶穌基督做見證。還有他在公會,就是宗教領袖的面前,為基督作見證。然後他在兩任的猶太巡撫非斯都跟腓力斯大人的面前做見證。還有,他在亞基帕王的面前做見證。再來他要上告羅馬皇帝凱撒的時候,船上有一群人,他對那船上與他同船的人做見證。當然他後來去到羅馬,在羅馬皇帝的面前,我相信他也是一樣,為福音作見證。這不是宣教,那是什麼?不同的是前三次他是自由的,可以去到哪一個地方。其實這句話有語病,他沒有隨自己的意思去。因為我們現在在講的就是不管攔阻,或者是道路是平坦的或是不平坦的,境遇是順利的或不順利的,都是出於聖靈的引導,而且是超乎我們的想像。那這樣,我們就知道哥林多教會的問題,可能就是他在這裡所說的,他曾經一直想去羅馬,但是遇到許多的攔阻。這樣,我們從這裡面再一次的確定一件事情,就是聖靈不是只引導保羅一個人。聖靈既然被賜下來住在教會當中,也住在基督徒當中;聖靈與我們同在,這件事情就在證明上帝在引導我們的人生。所以是什麼在引導你的人生?不是一個茫不可測的黑暗的勢力;也不是命運在引導你;也不是機遇在引導你;不是機會或者是運氣在引導你;那是誰在引導你跟我?是聖靈在引導你跟我的生活。我講這些不是理論,因為在我的生命當中太多這種事情。我相信如果要讓基督徒做見證,你必定也可以講很多這種見證。
聖靈同在的記號
我覺得很多基督徒,常常遇到人生不順利的時候,就開始抱怨他所信的,到底是不是真的,上帝是不是已經離開他了。所以我在禮拜四查經班的時候,我講到一件事情,如果你跟我是重生的基督徒,必有聖靈引導我們。那聖靈有沒有離開我,就是上帝有沒有離開我們這件事情,是我們生活當中可以驗證的。基督徒是如何可以知道聖靈同在的記號?很簡單的,如果你在軟弱當中,或者是你在過犯或在犯罪當中,或在面對試探的時候,你良心裏面感到不安。但是,這個不安不是讓你去想到用人的方法解決;你想到,要來到主的面前悔改認罪、要親近祂、尋求祂引導你,這個就是聖靈同在的記號。這當中最明顯的一樣,就是基督徒在犯罪之後,他失去平安。而要來到上帝的面前認罪悔改,這件事情絕對是出於聖靈。那個就是上帝同在的記號,那不是我們經常在生活當中會有的經驗嗎?至於上帝的引導,你跟我都必須憑著信心,知道有上帝的引導。因為這件事情只有在事情經過,當你回頭看的時候,才知道,原來是上帝的引導。你在當下的時候你是不知道的;你會覺得為什麼這麼倒楣的事情,發生在我身上。不是的﹗很多美好的事情,也不一定會照著我們的事情發生。所以我們教會在上一個階段,還沒有搬過來之前所買的那個地方不能用,難道上帝不與我們同在了嗎?還是與我們同在的。所以我們回過頭來才知道,是上帝的引導。現階段也是,很多事情我想不清楚,也不明白,為什麼我們從那邊搬來之後,結果我們預備了一個更大的地方,結果人數沒有增加,有時候反而減少。我們在九如路那邊,經常人數多到擠到大家都用站的,大家忘記了嗎?按道理講,應該是換了一個新的地方,其他都沒有變啊,我記得我應該沒有變吧!然後同工都沒有變啊!你說問題就在這裡,因為都沒有變,每個禮拜都是看你這張老臉孔。那是笑話。一切都沒有變,而且我們所做的也都沒有變。但是為何就是忽然間,教會好像停止、靜止狀態了。然而,我們必須有這樣的一個信心:就是上帝並沒有離開我們,祂必繼續引導我們。
為教會和自己禱告
所以我必須思想教會的未來。我常常跟師母說,我們一定要禱告。這是我常常禱告的:如果我跟師母已經妨礙了教會的進步、繼續往前,那麼我懇求主,趕快興起人來繼續牧養這個教會。所以這是教會的未來,但,基督徒能夠清楚知道 神的引導,這個信心,跟完全沒有信心,神是不是引導我們這件事情,事實上跟基督徒的禱告生活有關的。也就是說,你是否是一個常常禱告親近主的人?如果你是,那麼你就會有堅定的信心相信,即使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,你也深信上帝必引導你;但是,如果從來都不禱告、或者是很少禱告、初一十五禱告、有事情的時候才禱告,那麼聖靈會不會離開你?不會離開你!聖靈會為你擔憂。但是還引導你嗎?還是引導你!只是,你完全的不知道。而完全不知道,你就陷在迷惑當中;而且你又陷在軟弱當中,然後又陷在懼怕當中。但,這個不是只有對你有影響。
因為,基督徒是一個整體,是耶穌基督的身體;我們又在這個身體當中各自做為肢體。所以保羅講:一個肢體軟弱,所有的都軟弱。他是在提醒我們,當你軟弱的時候,你是會影響別人的。當我軟弱的時候我會影響別人,絕對不是只是我自己的事情,不可能的。因為保羅那一句話就已經提醒我們這件事情。
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,進到完全的地步
保羅說,他希望能夠去到他們當中,並且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他們,而他曾經遇到攔阻。那麼今天的經文,保羅說:「弟兄們,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,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裏去,要在你們當中得些果子,」(羅1:13)這個上個禮拜我們已經講過了。
「因為無論是希利尼人、化外人、聰明人、愚拙人,我都欠他們的債。所以情願盡力盡我的力量把福音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。」(羅1:15)所以,上個禮拜就講到傳福音這件事情,不是只針對外面不信主的人講的。所以,重點就是我在這裡十一年,對基督徒講的,我到底是不是在講福音?我在講福音!因為福音是關乎耶穌基督。就是論到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。因此,上個主日我們就講到,保羅這裡講的,去到羅馬,是要盡他的力量傳福音給他們。首先,我們必須思考的就是,他是對羅馬教會的基督徒講福音。羅馬教會基督徒已經信了,但,信的內容是如何,那是我們信心繼續長進的養分。因此整卷羅馬書,跟哥林多書信很大的區別在哪裡?在於哥林多書信或者是加拉太書是糾正式的書信,要改正教會的錯誤;但羅馬書是教導性的書信。所以你看,整個羅馬書都是關於真理的教導。對於羅馬書的討論跟註解,你走進書房,應該是最多的。羅馬書就是聖經裏的一卷書,是聖靈默示保 羅所寫下的一卷書,幾乎是在教會的歷史當中,被討論得最多的。為什麼?因為裡面講到因信稱義;以及猶太人在福音當中的地位是什麼;還有律法跟恩典當中的關係是什麼;還有基督徒的成聖,以及上帝永恆的旨意都在這裡;這是關乎福音的內容。你跟我都必須竭力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,進到完全的地步。所以很簡單,我們已經信了,但是我們信的內容到底是什麼?所以這樣,耶穌基督應許聖靈要來,祂要使我們明白許多的真理,並要引導我們進入真理。因此,我們就知道,基督徒在成聖當中是藉著上帝的聖道,更加認識耶穌基督,以及上帝在祂裡面為我們成就一切。
福音是普世性的
保羅在這裡提到福音的普世性。什麼樣的人需要福音?特定的族群嗎?不是!特別境遇的人嗎?不是!他說,無論是希利尼人,新譯本聖經把它翻譯成希臘人,我認為那個翻譯不正確,正確翻譯是合和本聖經,把它翻譯成希利尼人。意思就是說,希臘文化薰陶的人。因為在羅馬帝國底下,希臘文化是強勢的文化。希臘文化影響下的人,在當時不是只有希臘人。所以,如果你把它翻譯成希臘人,那就好像只局限於希臘人。就好像我們今天說,受西方教育影響的人ㄧ樣。因此,保羅說,無論是受希臘文化影響的人–通常都是中上階級的人、知識份子,還有化外人,因當時羅馬帝國統治底下,北方還有一些蠻族被稱為化外之民。這些沒有受希臘文化影響的,保羅稱他們叫作化外人。這裡沒有貶抑跟歧視的意思,這些人也須要福音。還有,聰明人跟愚拙人也都須要福音。也就是按著我們出生的背景、文化背景,不分哪一種文化,不分哪種民族。還有,按著我們做為一個人先天跟後天的人生際遇,人確實在素質上可以分成聖賢、才智、平庸、愚劣。這是沒有辦法的。
所以,我有時候很羨慕你們當中,很多人頭腦非常好。今天我跟師母說,我們教會裡面人才濟濟,臥虎藏龍。有時候她會在臉書裡面看到,這個姊妹平時看起來好像不怎麼樣,可是她的生活好像多采多姿,而且好像是在外商公司服務的,常常到國外出差跟外國人打交道。還有,有時候他會從詩班那邊回來,說某人聲音非常好,這個真的是從來都沒有發現的。所以你就知道,很多人他們的聰明才智,事實上是每一個人都不同的,所以人沒有辦法在這方面平等。那這樣,保羅說,不管是平庸、才智、愚劣,或者是高等的知識份子,或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,他們都需要福音。
基督徒有傳福音的義務
保羅在這裡用了一個很叫基督徒困惑的用語。他說,無論是希利尼人、化外人、聰明人、愚拙人,我都欠他們的債。我相信你聽過唐牧師講過,關於基督徒欠福音的債這件事情。他解釋說,基督徒不但欠福音的債、而且基督徒還欠仁義的債、還有欠行良善的債、還欠很多服事上帝的債,他解釋得很好。但保羅說他欠福音的債,所以他願意盡力傳福音這件事情,有新譯本的聖經,就把它翻譯成基督徒有傳福音的義務。也就是把這樣強烈的用語,再稍微用中和性,基督徒可以理解的用語,把他形容出來。這沒有錯!有些新譯本這樣翻譯說,我都欠他們的債,也就是我對他們都有義務。就是用比較修飾性、比較緩和的用語,讓我們可以明白,所以基督徒有傳福音的義務。
那麼聖經裡面的意思是什麼?保羅說,我們都欠福音的債。因為,我們對欠債都能夠理解,什麼叫欠債,就是借東西不還就叫做欠債。借了還沒有還,就是欠債。所以如果我跟樹家長老借了一筆錢,但我現在還沒有還,我是欠他的債,這是一種關於欠債的理解。但是還有另外一種關於欠債,也就是我被託付,有東西要轉交給樹家,但我還沒有交給他,這個也叫欠債。那這樣,我們就比較可以理解保羅所說的。保羅蒙召作使徒,是特派傳上帝的福音,上帝把福音託付給他,託付給使徒;那麼,我們因為使徒所託付的福音,所以我們領受了這恩典。那福音只託付給使徒嗎?不是只託付給使徒,也託付給每ㄧ個基督徒。福音是不是上帝的託付?是!那是要給誰的?給還沒有信的人。那這樣從廣義上來講,我就欠他們的債。所以你讀到這節聖經,你不要嚇到,不要有壓力。這裡很清楚的告訴我們,基督徒因為受託付,受上帝的託付;因此,對於還沒有信主的人,我們有福音的債。也就是我們有義務把福音告訴他們。
那這樣,我們曾經是想過,就是基督徒為何傳福音?因為上帝的旨意、跟人的處境。就保羅這節聖經,就隱含了這個意思。上帝的旨意,因為上帝把福音託付給我們,託付給當時的使徒,如今也託付給歷世歷代的教會。而且是普世全人類的需要,因為保羅在這裡講了,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。為什麼?是因為全人類的光景。當然我們知道,傳福音的動力,必須來自上帝的愛。因為保羅說,「基督的愛激勵我們,因我們想,一人既替眾人死,眾人就都死了。並且他替眾人死,是叫那些活著的人,不再為自己活,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而活。」(林後5:14–15)所以是基督的愛激勵我們,使我們傳福音,那是我們傳福音的動力。上帝的旨意包括馬太福音第28章,耶穌基督給教會的大使命。這些都是 神的旨意,人的處境。那這樣我們就知道我們是被託付的,所以保羅才這樣講:無論是希利尼人、化外人、聰明人、愚拙人,我都欠他們的債,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。我們應該從這句話當中感受到扎心。我們傳福音情願嗎?我們盡力嗎?
如果用聖經裡面的用語,就知道我們需要悔改,我們有時候是不情不願,然後有時候是沒有見地。但願主的話幫助我們。所以保羅這話提醒我們,他說,情願盡我的力量,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。
不以福音為恥
接著他提到說,他不以福音為恥,因為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,要救一切信的人。所以他不以福音為恥。很容易解釋,就是這句話,你可以把它當作一種修辭性的反敘法,他是要強調,我以福音為榮耀。這樣解釋在語意上是通的,是對的。但是,如果你從基督徒或者是保羅的心理層面來講,你知道這樣是不對的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確實會以福音為恥。耶穌基督就講過了,耶穌基督在馬可福音第八章裡面說:「……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,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裏,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,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。」(可8:38)所以,耶穌基督提醒我們,基督徒確實會以福音為恥。
不但如此,在馬太福音,耶穌也曾經間接的講這件事情,他說:「凡在人的面前不認我的,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。」(太10:33)祂為什麼這樣講?為什麼會在人的面前不認祂?當然有時候是受逼迫,這個我們可以理解。但是,多數的時候是我們開不了口,有時候甚至在公共場所吃飯的時候,我們也不敢禱告,怕別人認出我們是基督徒的身分,所以那是一種以福音為恥。在人的面前不認我這件事情,這個範圍很廣,那個情境舉不完,這是我們常常在心裏當中以福音為恥。保羅在這裡,如果把他解釋為他是以福音為榮耀,在語意上是通的;因為這基本上在修辭學上是可以這樣解釋。但是從心理學,人的心理層面上來講,這樣解釋我覺得是不完全的。所以你就知道,基督徒是會落入這樣的情境,以福音為恥。
而特別是在第一世紀,那個時候是保羅寫羅馬書的時候,大約公元57到58年。耶穌基督33歲被釘十字架,公元30年左右被釘在十字架上。所以這樣相隔才多久,二十幾年。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件事情,在當時每一個人,就是稍微對世界局勢有了解的,都是印象深刻的。很多人知道這件事情,那才二十幾年前的事情而已。而且當時的人很根深蒂固的一個觀念,就是十字架這個刑具,是處死重刑犯的。而且是死得很淒慘,很羞辱的;因為身上的衣服被扒光,釘在那裡,釘在路旁。那個等於是斬首示眾之類的,死得很痛苦。所以舊約聖經說,凡被掛在木頭上的,都是被上帝所咒詛的。也就是被掛在那裡的,是被咒詛的,不然不會落到那種地步。耶穌一定犯了很嚴重的罪行,如果我活在當時,我聽說了那件事情,你跟我第一個印象,就是那一定是犯了很大的罪,所以被釘在那裡。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基督提醒門徒。在約翰福音第十六章說,聖靈來「…就要叫世人為罪,為義,為審判,自己責備自己。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。為義,是因我往父那裏去;…為審判,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。」(約16:8–11)那裏提到,只有聖靈進入一個人的內心的時候,你才能夠徹底的改變他對耶穌基督死的看法,他才能夠知道。因此在那個時代,保羅說他不以福音為恥這件事情,是在告訴他自己,也告訴所有基督徒,我們確實會以福音為恥。如果沒有聖靈的能力,我告訴你,你要講一個釘十字架的耶穌,一個死在死刑的刑具上的耶穌,會是人的救主這件事情,你怎麼講得出口?
這是為什麼有些人比上帝聰明,他就乾脆把福音更改。一個沒有十字架耶穌基督死跟復活的福音,那個不叫福音。如果我們傳一個沒有十字架道理的福音,也就是耶穌沒有死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罪,這種福音就是不承認,罪已經藉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擔當了。這意思隱含了我們是罪人,在上帝面前是罪人。如果不講這些,那麼撒旦一定很歡迎,他一定很喜歡讓你講這些事情,因為這個不是福音。因此我們就知道說,我們會以福音為恥。
在馬丁路德的羅馬書註釋裡面提到一件事情,以福音為恥的還有ㄧ種,就是抵擋福音的人。反過來,不是指基督徒而是聽到福音的人。也就是一個基督徒像保羅這樣,當他很勇敢的不以福音為恥,傳講福音的時候,結果在拒絕的人來講,他拒絕福音就落在以福音為恥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不是傳一套教義;一個死在十字架上的人。從古到今,在保羅那個時代,他在雅典傳講耶穌基督的事情的時候,那些人都笑他。所以你傳講耶穌死在十字架上,卻成為人的救主的這件事情,有些人不能接受,甚至嘲諷你幾句,譏笑你幾句,他基本上是在以福音為恥。這就是為什麼不信,會被定罪就是這個緣故。因為他們以上帝的作為,以上帝所展現的大能為恥。
還有另外一種,是什麼?就是傳道人,也就是膽怯的傳道人,也會以福音為恥。膽怯的傳道人,就包括我剛剛講的,就乾脆把福音修改。有些教會的講台從來不講十字架的道理。保羅提的是十字架的道理,指的是甚麼?指的不是那個十字架,指的是在十字架上,曾經發生過的那個事件;就是耶穌死在十字架上那個事件。因為接下來他就講了,他說,「我不以福音為恥,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。」所以在這裡提到「福音是上帝的大能」,這是基督徒最常講,也最喜歡講的。
福音是 神的大能
「福音是上帝的大能。」這是羅馬書第一章16節,指的是什麼?指的就是福音哦!是上帝的大能。很多傳福音的人,我剛講了,他們乾脆就不講十字架這一塊,不講耶穌基督死這一塊。但是上帝知道有這種敗壞的人,因此他就在哥林多前書第一章啟示保羅寫下來,他說:「十字架的道理,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,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。」(林前1:18)所以在那裡就提到十字架的道理,在我們這些信的人,是上帝的大能。所以那是一章18節,羅馬書一章16節,ㄧ對照,你就知道保羅在講什麼;他在講十字架的道理,就是福音,就是在講耶穌基督,在十字架上死跟復活這件歷史事實,這個是上帝的大能。那這樣,我們可以很簡單的歸納:所謂上帝的大能,就是指耶穌基督死而復活這件事情。
因為以弗所書第一章第19~20節那裏提到「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,是何等的浩大,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,所運行的大能大力,使他從死裏復活,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,」(弗1:19-20)在那裡就提到基督的復活是上帝的大能。這裡講的福音的大能,就是指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並且復活。所以從哥林多前書第一章連到以弗所第一章第19~20節,你ㄧ連想就知道上帝的福音,是上帝的大能,是指十字架的道理;就是曾經發生在十字架上那ㄧ件歷史事實,就是死裡復活這件事情,是上帝的大能。
現在我們要想一件事情,就是每當聖經裡面提到上帝的大能,特別在這裡提到上帝的福音,是上帝的大能的時候,我們不要誤以為,這就是等於上帝本身是全能者的那一種大能。不是!我再說,當這裡提到福音是上帝的大能,你必須理解就是上帝使之有能力的那個大能。但是,不是上帝本身是全能者的那個大能。這是你必須要分辨清楚的。不然的話,你就把上帝信小了。
因為論到上帝的大能,在舊約聖經裏面,你會看見祂創造的大能。 神創造的大能,總使無當中產生有。然後論到出埃及記,你會看見上帝引導以色列百姓出埃及,所展現出來的那個救贖的大能。也就是降下十災在埃及,讓法老所代表的黑暗勢力完全被擊潰,然後,把以色列百姓帶出埃及過紅海的時候,你看見上帝的大能。還有在曠野,用雲柱火柱引導他們,那是上帝的大能。顯現在西乃山的時候,頒佈律法,你看見上帝的大能。以色列進入迦南地,看見上帝與他們同在,施展的大能。這一切的大能,就是聖經裡面描寫的大能,你必須了解這是 神使之有能力的大能。也就是上帝藉著創造,顯出祂在這件事情上的能力。上帝藉著救贖,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,顯現出超自然的那個大能出來。這些都是上帝的大能,包括我們現在講的福音,是上帝的大能,是上帝使耶穌基督道成肉身,死在十字架上這件事情,產生從死裏復活,顯現出改變人生命的那個大能,全部都是大能。是藉著這些事件展現祂的大能。但是,這些不等於就是 神本身是全能者那個大能。因為 神本身是全能者那個大能,你根本無從測度。
所以聖經理裏面是怎麼樣描述上帝的大能?在詩篇48篇的第ㄧ節說:耶和華本為大,當受大讚美!耶和華本為大而且其大不可測度。這是我們從聖經裏面知道的。所以用人的語文描述上帝的大,就只能到這裡。當我們在看那節聖經,論到耶和華本為大的時候,不是指祂的體積很大,因為,祂不是物質你不能用體積來衡量祂。因此,當論到上帝本為大,是指祂的本質是大,大到多大?你只能說無限大,也只能用語文這樣形容。然而,你這樣形容還不夠形容祂的大。當然,除了祂的本質是無限大之外,我們從聖經裡面,還知道祂的慈愛無限大。祂的慈愛無限大!你沒有辦法否認,還有祂的能力無限大。但,論到上帝本身那個能力的大,詩篇的作者只能用神本是大,其大不可測度。只能這樣講,不然你要怎麼寫?那是我們沒有辦法理解的奧秘。但你不能把祂的那個大,那個全能,等同於你在福音書裡面所看到的,也就是保羅這裡所說的,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這件事情,但它仍然是上帝的能力。
我脫題稍微講一下,論到上帝的大能,甚至還包括就是他不背乎自己,所以在本質上、在屬性上、在祂的信實上,都顯現出祂的大能。有人問說,上帝有大能力,能不能把一個方的,變成圓的?基本上,是自相矛的問題,不能用在上帝的身上。為什麼?因為上帝的大能就包括祂不背乎祂自己;也就是所有一切的惡,都不是從祂來的。還有,上帝的大能,能不能做一件犯罪的事情?不能!因為這跟祂的本性不合。上帝的大能,包括了祂有能力約束自己的權能,使祂的屬性當中的每一方面都得到協調。所以,祂是聖潔、公義、憐憫、慈愛的,而且斷不以有罪的為無罪。上帝的大能,能不能使有罪的變成無罪?因為按照我們對人的了解,人如果權力大到一個地步,就可以特赦某人。總統不是有特赦的權柄嗎?那上帝的能力比總統大到幾倍,祂可不可以就特赦全人類,通通一筆勾銷。可不可以?祂不做這事情,這是祂的權能,祂不背乎自己。所以,當論到上帝的本性的時候,不是跟我們沒有關係的。
神的美德和屬性是個整體
我再脫題一下我再拉回來。有一次我在講道,提到謙卑的時候,第一堂講基督徒保羅的謙卑,他的身份是僕人,他的職份是使徒。我們常常將很多的美德用錯地方;還有現代的問題就是美德好像變得互不相關。你要注意一件事情,人是按著上帝的形像樣式造的。人有上帝的形像樣式,還包括人是德性的活物。所以,從古到今人類的美德,都在彰顯上帝的形像。雖然已經被玷污了,也就是形像被扭曲了,但是形象還是在的。所以我們是創造性的活物;我們是有理性的活物;我們是德行的活物;我們是法性的活物;我們會衡量價值。所以我們是有價值性,可以衡量價值性的活物。而這些都是上帝形像。但是呢,如今存在這世間上很多的美德,其實都變得互不相干。人都把某一種美德分別出來,然後特別的強調某一種美德。我告訴你,錯亂而且絕對給全人類帶來災禍。現今這世界的亂就是這一種。
你認為三位一體跟我們的生活沒有關係?有人說三位一體是神學理論,是神學院教的,考試用的。沒有三位一體的上帝,你完全沒有辦法了解人倫是怎麼產生的。還有 神屬性的完全,以及祂用祂的全能約束祂的屬性。祂約束祂自己的屬性,彼此互相協調,互相調和,祂的屬性:聖潔跟公益,公益跟慈愛,公益跟憐憫,全部都協調完美,你就在十字架上看到了。這樣,這些美德全部都是來自上帝的屬性,而上帝的屬性是不能分開的。聖經裏面從來沒有讓我們知道,上帝可以把祂的某一種屬性分開來,然後特別強調祂的屬性。所以,你在教會的歷史當中你會看見,只要有一個教會、有一個教派,他在教義上把某一種上帝的屬性拿出來大加發揮的時候,就變成異端。而人類所有的美德,現在你所能看到的,你所能算出來的美德,謙卑、正直、憐憫、慈愛、同情心、同理心,所有這些美德,都被單獨分開來強調。(有機會我再講一堂這個讓你清楚,因為你現在可能摸不著邊,不知道我在講什麼。)像謙卑單獨被拿出來的時候,不但用錯地方,而且被單獨拿出來,高舉這種謙卑,就是錯亂﹗它必須跟所有的屬性跟美德是一個整體。
上帝的美德是個整體,就好像聖靈結的果子在我們身上的時候,所結生命的果子,仁愛、喜樂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。那個是一個果子,那不是九個果子。所以基督徒結那個生命的果子,那個美德的時候,是不能分開的。一個果子9種成份,你能作這樣解釋,因為希臘文是單數的。
神就是愛
我們回過頭來講,保羅說﹕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。現在我們來想一個問題,然後下禮拜我再繼續詳細的解釋。我們剛已經講過了,福音是上帝的大能,但這個大能不等於是祂本身能力的那個大能。福音是上帝的大能,是指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;然後以弗所書又說,是指祂從死裡復活。你這樣理解是沒有錯﹗但是問題就是你還是摸不著邊,什麼是「福音是上帝的大能。」這個大能到底是指什麼?我們知道就是超自然的能力。你可以這樣理解。但是好像都在我們的經驗之外,所以我現在要讓你更加具體了解一件事情,就是無論是死在十字架上、無論是 神的創造、帶領以色列出埃及、或者是以弗所書第一章所說的,耶穌從死裡復活、福音是上帝的大能,這個大能就是上帝的愛。這樣講具不具體?夠具體了吧!聖經裡面從來沒有出現過「上帝就是大能」這句話。但是聖經裡面,卻出現一次一句這樣的話,「上帝就是愛」。愛就等於是上帝:上帝就等於是愛。這句話是不能這樣顛倒的,你不能把上帝就是愛,把它顛倒,變成為愛就是上帝,不是有愛的就是上帝。就好像人是兩隻腳,也不能說所有兩隻腳的都是人。所以聖經裡面只有一次,把「上帝就是愛」,就是「愛等同於上帝」,把它連在一起。但是我們知道,今天活在世上,我們對愛這件事情,有感受、有認知、有經歷,這些都全部從那個源頭來;而且不是只有在人身上,在受造界當中、動物當中,你都看見愛。你可以說沒有愛,什麼都不能;沒有愛就不能生成任何的東西。所以 神創造的時候,不是想要造一些東西出來好玩,是基於祂的愛。 神救贖以色列民出埃及的時候,不是因為要展現祂的大能,是因為祂的愛。那個愛使這個能力被彰顯出來。
然後在新約的時候,耶穌基督道成肉身,是因為上帝的愛;死在十字架上是彰顯上帝的愛。所以羅馬書第五章說,「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」(羅5:8)所以那裡就論到耶穌基督死在十架上,就彰顯上帝的愛。
約翰後來也說,基督為我們捨己,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。使徒約翰到晚年的時候,他的訊息只有一個,就是愛。上帝的愛,就是那個大能,不是毀滅的力量,是大能。如果你從舊約看,好像上帝毀滅的力量、審判的力量就是祂的大能。但是,不是的!後面都是隱藏著 神對全人類的愛。從舊約到新約沒有分別。落到現實當中,也就是落到基督徒的世界當中,你會看見我們常常講的,如果你傳福音,然而你沒有愛,那麼你就算不得什麼。
所以保羅說了,哥林多前書13章我們都知道,都很熟悉,總共十三節。你在看的很多註解書說,那是愛的頌讚,也就是愛的詩章,就是在歌頌愛。錯了!那是對基督徒生命的禮讚,是在歌頌基督徒的生命。因為愛我們的上帝,拯救我們,又使我們有新的生命。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,我們從此才知道什麼是愛。所以保羅說: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,並天使的話語,若沒有愛,我就算不得什麼。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,並且有全備的信,叫我可以移山,卻沒有愛,我就算不得什麼。
講到13節的時候,他竟然講一句基督徒都不理解的話,「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」請你告訴我為什麼其中最大的是愛?明明羅馬書這麼重要的書信,就在講基督徒的因信稱義,為什麼信,不是最重要的?我們是因為信所以我們才蒙恩領受上帝的愛,不是嗎?我們是因信,我們才活在世上有盼望,不是嗎?但是保羅講到最後的時候,講了一句我們沒有辦法理解的話,「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,」他又加上一句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你告訴我,為什麼他這樣講?是不是講錯了,應該其中最大的是信吧!為什麼?保羅沒有講錯!因為信跟望,都是在我們還活在世上的時候,我們還需要這個。我們活著,我們才需要信;你到天上的時候你需要信嗎?你不需要,因你已經看到事實了。信就是因為你沒有看見的,但是你心眼看見,所以你信。你還未看見,還未成就,但是你信,這個叫信心。為什麼要望?為什麼要盼望?因為你信,知道那件事情必會發生,那變成你人生方向的盼望,所以,你活在世上還需要信與盼望;但是你離開這個世界你這兩樣都不需要了。你需要什麼?你需要愛。因為在天上還有愛在那裡,還需要愛。
所以我常常根據耶穌基督在福音書裡面所講的,耶穌講什麼?耶穌基督回答ㄧ個法利賽人,關於撒都該人在質疑復活這件事情,所以耶穌說,人復活不娶也不嫁,像天使一樣。也就是在天上,地上的婚姻不會延續到天上。那這樣的話豈不慘了,為什麼?因為在地上很相愛的夫妻雖然很少,不過我確實碰過有這樣的一個人。我在一個查經班裡面講這段聖經的時候,有一個老姊妹一邊流眼淚ㄧ邊問我:你剛剛說地上的婚姻不會延續到天上,我們將來在天上的時候就不再有夫妻關係,可是我非常想念我的先生,我們非常相愛。她先生過世了。我很少碰到這種人,在我作基督徒生涯當中,只有一次碰到這樣一個人。我們知道這世界上的夫妻關係,通常都變得很奇怪啊,沒有離婚已經夠好了,大家都是在互相忍受。所以如果地上的婚姻可以延續到天上的話,天上會變成不算是天堂了。但是那個姊妹跟我這樣講,我就告訴她說:我告訴你,天上雖然沒有夫妻之間的愛,但是,你還是可以看到你的先生,那個愛絕對超過夫妻之間的關係,你完全沒有辦法想像的。真的!我說的是真的!
所以在地上你需要信,你需要有盼望,但是到了天上你不需要這兩樣。你需要有愛﹗所以,聖經裡面講的沒有錯!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;是指上帝藉著十字架彰顯祂的愛。愛,使死人從死裡復活;是愛使無產生有;愛,改變了一切。我指的是上帝的愛。所以基督徒需要用上帝的愛去愛別人。
我講一個例子給你聽,連續有4個禮拜,我在主日禱告會完之後,我都跟師母去探訪一個得重病的同工,他得了重病,而且他等於是住安寧病房,居家安寧在自己的家裡,她屬於住安寧病房在等日子的。第一次去的時候他有很多很多的抱怨、苦毒,講兩個小時之間都在流眼淚、訴苦,抱怨,抱怨很多事情。那個禮拜我去回答他關於信仰,因為她有很多對信仰的質疑,包括上帝是不是已經丟棄她了。她是一個很忠心的同工,她服事非常的殷勤,結果她得了一個重病-不治之症,已經蔓延到她的腦部。然後我就用上帝的話安慰她,那一天我就跟她講關於上帝的同在這件事情。第二個禮拜去,她先生傳給我她的情況,就是她的心一點都沒有改變,還是一樣陷在很大的痛苦當中。第二個主日我要去之前,在主日講完道,大家坐下來默禱的時候,我從那裡走下來,就好像等一下我會做的事情。我走下來的時候,羅馬書第五章那一句話,「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的心裏。」就在那個時候,我被聖靈大大的感動,結果我在跟你們打招呼的時候,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。因為那時候上帝的愛充滿我,我看每一個人都可愛得不得了。我不是說你們現在不可愛,你們還是非常可愛。但是那個時候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的心裏。其實我過去就很多這種經驗,那一天我就明白上帝在提醒我一件事情:就是我常常講的,我有愛能夠改變人。你要傳福音,你期待有一個人他生命能夠轉變,期待一個人從罪惡跟綑綁當中脫出來;你除了傳福音,除了勸勉之外,如果你沒有愛,你就什麼都不是,一點果效都沒有。所以那一天我去的時候呢,我就用羅馬書第五章這句話,「聖靈將上帝愛澆灌在我們心裏。」我就提到,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的仇敵,我們的心要改變;這件事需要上帝的愛才能夠改變。她的周圍有她先生的愛,有孩子愛,很多基督徒對她的關心;但是需要上帝的愛澆灌在她的心裏,她才能夠勝過自己,才能夠勝過一切。那一天我就跟她這樣講。我覺得那一天是聖靈要我去跟她講那些話,結果接下來就產生改變了。兩個禮拜後,我跟師母再去,因為是她的先生後來傳簡訊跟我講,說他太太就在那一天我離開之後,結果連續睡了17個小時,醒過來的時候,彷彿變了另外一個人。然後最近兩週去的時候,她都說感謝的話,她的病並沒有減輕,有說有笑都是感謝的話,感謝這個感謝那個。然後她也在傳福音給照顧她的人。另外一個在她家裡幫忙的一個姐妹,好久沒有去教會,她也在鼓勵她,她都在向人做見證。所以上個禮拜,她請師母帶一些我講道的文字稿,還有主日學的課程,因為來幫她的人有帶了一些小孩子,問很多信仰的問題。也就是她在軟弱當中,在身體病痛當中,她還在傳福音作見證。你看!改變過來了。是什麼使她改變過來?那一天聖靈提醒我,沒有愛,你所做的完全沒有能力。我還沒有把這些講完,下個禮拜我們還要繼續講。所以記得一件事情,「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。」那個大能,不是毀滅性的力量,不是定罪的力量,不是審判的力量;你可以理解是超自然的力量。但是有一種我們耳熟能詳,而且在人生當中,人性經驗裡面都知道的,就是上帝的愛。所以基督徒應當要有愛上帝的心,才有可能愛人的心;你若都不愛上帝,你能愛人,不可能!你跟我的愛,就是我們喜歡我們就愛,合我們的意我們就愛,我高興我就愛,我心情好我就愛;但是當你這一切都失去的時候,你就發現你愛不下去了。所以需要有從上帝那裡來的愛。我不是說我們人性天然的愛沒有價值,這個還是從上帝的形像樣式來的;但是只有上帝,從天上來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,我們才有能力去做那些不可能改變而改變的事跟人。求主幫助我們﹗讓我們天天經歷上帝的愛。
所以記住,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,是指耶穌基督復活,是指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成就的。沒有錯!但是這一切是要彰顯一個,就是上帝的愛,只有這件事情。使我們可以完全的明白,原來愛是最大的能力。這不是我們常常講的嗎?雖然通俗得不得了,但是我們現在在講的是從上帝那裡來的愛。人性當中能夠發揮出來的愛的力量,也是大得不得了。而這個就在證明一件事情,上帝就是愛;祂是愛的來源。因此,如果一個不信的人,又不信耶穌、不認識上帝的人;能夠善用從上帝那裡來的愛,雖然不認識這個愛是從哪裡來的,不知道這個根源來自哪裡,但是一個人如果能夠在生活當中用愛對待人,你就發現能夠改變很多事情。我們耳熟能詳的一處聖經,「愛能遮掩一切的過犯」,我們不是很理解嗎?當然基督的愛不是亂愛,基督徒的愛也不是去放縱;因為是從上帝那裡Agape的愛。我們就知道約翰所說的,愛你們是為真理的緣故。願主幫助我們!
我們同心來感謝:天父謝謝祢!我們在祢面前敬拜,每次我們都領受我們不配得的,我們可以同心聚集在祢的面前敬拜,領受祢至聖的真道,求祢讓我們明白,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。這個大能就是祢藉著十字架,耶穌基督死而復活所彰顯出來對全人類的愛。主啊!我們願意在祢面前降服。因為保羅告訴我們,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,其中最大的就是愛。因為不管是我們活在地上,以及將來在天上,我們都看見愛在祢的國度當中;藉著祢與祢的眾百姓同在,繼續在永恆當中彼此相愛。天父!謝謝祢!求祢賜給我們有從天上來的愛心;能夠包容一切的過犯跟一切的軟弱。並且當我們傳揚福音,我們希望看見有果效,就必須一定要有從祢那裡來的愛。願如同哥林多後書祢啟示保羅所寫下來的,「因基督的愛激勵我們」我們感謝祢!謝謝祢恩待我們,聽我們在祢面前感謝禱告!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