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影音文字 主日證道 20190224 〔羅馬書〕001 (羅馬書 01:01~ 01:17)

20190224 〔羅馬書〕001 (羅馬書 01:01~ 01:17)

經文 : 羅馬書 1 章 1 節 ~ 1 章 17 節

01:1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,奉召為使徒,特派傳神的福音。
01:2 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,
01:3 論到他兒子─我主耶穌基督。按肉體說,是從大衛後裔生的;
01:4 按聖善的靈說,因從死裡復活,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。
01:5 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,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;
01:6 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。
01:7 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、為神所愛、奉召作聖徒的眾人。願恩惠、平安從我們的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!
01:8 第一,我靠著耶穌基督,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神,因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。
01:9 我在他兒子福音上,用心靈所事奉的神,可以見證我怎樣不住的提到你們;
01:10 在禱告之間常常懇求,或者照神的旨意,終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裡去。
01:11 因為我切切的想見你們,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,使你們可以堅固。
01:12 這樣,我在你們中間,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,就可以同得安慰。
01:13 弟兄們,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,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裡去,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,如同在其餘的外邦 人中一樣;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。
01:14 無論是希利尼人、化外人、聰明人、愚拙人,我都欠他們的債,
01:15 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,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。
01:16 我不以福音為恥;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,先是猶太人,後是希利尼人。
01:17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;這義是本於信,以致於信。如經上所記:義人必因信得生。

 

 整理: 朱復理姊妹

施佑霖弟兄

我們再次同心來感謝。

至尊至聖的父上帝,因著 祢的慈愛,我們蒙了恩典,被造在基督裡,成為 祢的兒女,天父感謝 祢, 祢跟因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,為我們所成就的功勞,賜下聖靈,以致我們被召聚在這世上。我們還活著的年日, 祢聖靈住在我們當中,並且在我們身邊,我們感謝你,一切都是 祢恩惠的引導,使我們能夠行走天路,在成聖的生命當中靠著聖靈以及 祢所啟示的聖道,我們天天領受 祢的供應。阿爸父上帝,我們每天身體所領受的,和自然界一切的供應都來自於 祢,在福音的恩典當中也來自於 祢,我們只能在 祢面前敬拜,歸一切榮耀給 祢,因此每個七日的頭一日,我們領受 祢的恩典,照著 祢自己的吩咐,並且被一位的聖靈所感動,眾教會在地上的聚集,願 祢的靈在 祢的百姓當中運行,也在我們的心中運行,我們感謝 祢,說我們所聽見的彼此勸勉的話,分享的話,都來自 祢所啟示的聖言,就是新舊約的聖經,一位聖靈的啟示,並且在我們心中說話建立我們。我們恭敬將今天早上的敬拜交託在 祢手中,我們也特別在 祢面前用禱告紀念那些因身體的軟弱,信心的軟弱,以致他們不能在這時候與我們同在這裡領受恩典的弟兄姊妹,我們在禱告當中,為他們祈求,懇求 祢的靈與他們同在,也與我們同在,我們感謝 祢,我們恭敬將這一切如同馨香的火祭獻上,懇求 祢的悅納,天父,我們在你面前的感謝禱告祈求,奉靠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,阿們。

弟兄姊妹平安:

早上這首詩歌,不知道有沒有感動到你的心?這首詩歌讓我回想在長老會那段時間的日子,是以前我們詩班常常會在主日獻唱的《至好朋友就是耶穌》。當我們在人生順健身體還算健康的時候,我們會《至好朋友就是耶穌》,但,當我們軟弱的時候,我們的信心需要上帝的保守,我們才能夠真正知道,耶穌基督是我們生命當中至好朋友,是我們最忠心的朋友。當然,耶穌稱我們為朋友,但,我們不能跟耶穌稱兄道弟,不能隨便稱耶穌叫「穌哥、穌哥」,因為,我們畢竟如同保羅所說的是耶穌基督的僕人。雖然我們蒙召是做僕人,但,耶穌基督卻是在聖經裡面告訴我們, 祂說『我不再稱你們為奴僕,因為奴僕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』,所以這是重點,為什麼 祂稱我們為朋友?因為 祂說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,這是新約的恩典,在律法底下做奴僕的已經靠著耶穌基督的恩典,在律法當中得釋放。但是,請你不要誤解加拉太書這句話,我們在律法的惡當中得釋放這件事情,是我們的良心在律法的控告底下得釋放,而不是說律法是我們的重擔;所以,我們接下來要講羅馬書,你就會清楚了,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應許我們, 祂說『我不再稱你們為奴僕,因為奴僕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,我卻稱你們為朋友,因為我把從我父所聽到的一切,都讓你們明白了』(約翰福音15:15),所以,耶穌基督是上帝在人類歷史中啟示的最高峰,也就是照著約翰福音第一章18節所說的,『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,只有在父懷裏獨一的兒子將他表明出來』(約翰福音1:18),所以耶穌基督才這樣說,『人看見了我,就是看見了父』(約翰福音14:9),『信我的,不是信我,乃是信那差我來的』(約翰福音12:44),因此我們就知道這是新約特別的恩典;舊約以色列百姓領受先知所傳揚上帝的話,他們是恐懼戰兢的,而且只看到奧秘的輪廓跟影子,沒有辦法真正明白福音的奧秘是什麼;但是,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,我們信靠耶穌基督,有聖靈在我們當中,我們就全部明白清楚了。因此,這整個上帝救恩偉大計畫的藍圖──是個工程──是藉著聖靈跟聖道不斷的在一個基督徒得救之後,繼續在我們生命當中建造;所以我們如同聖殿被建造,我們是建造那看不見的屬靈的聖殿的材料,叫做活石,所以『你們來到主面前,也就像活石,被建造成為靈宮,作聖潔的祭司,藉耶穌基督奉獻上帝所悅納的靈祭』(彼前2:5);所以教會基督徒整體的建造,是指基督徒生命的建造,而不再像舊約建造聖殿作為上帝的居所;那聖殿是用死的石頭建造的,用死的石頭一塊一塊的建造起來,都能夠彰顯上帝同在的榮耀,更何況今天基督徒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。

還有,教會整體就是上帝的殿。我常常喜歡講,基督徒生命的建造是一個非常偉大、非常複雜的工程,因為人是很麻煩的。所以剛才講舊約聖殿,他們建造聖殿作為上帝的居所,是用石塊堆疊一塊一塊建成的,照著工匠跟工程師藍圖的設計,工匠照尺寸去琢磨,琢磨好了就一塊一塊的堆上去;但是今天基督徒被建造,教會整體的建造,是上帝的殿,但因為基督徒是活石──所以大家知道我接下來要講什麼了,我常常講講台沒有什麼新鮮的東西,講台需要新的靈,就是聖靈,每一次在講上帝話的時候的恩膏,那個叫做新的,講台不會跟你講新奇的東西來刺激你的聽覺,刺激你的感情,不會的,所以我接下來要講就是因為基督徒是活石──你知道活石多麻煩?活石不會照工程師所計劃的乖乖地在工地上被琢磨,就算琢磨好了把它放上去了,他也不會乖乖的停留在那裡,就算乖乖的停留在那裡,上面第二塊要堆上去的時候,他就有意見了;活石因為有腳,有眼睛,腦袋會思考,所以有很多意見,因為有腳所以會跑,教會不合我的意,我就走人了,反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,處處不留爺,爺爺家中住,讓你們感受到愛心的虧欠有多大。所以你覺得這很簡單,這是很偉大奇妙的工程,是上帝所做的,但是每一個基督徒應當要珍惜我們能夠健康,還能夠有那個心來到聖殿當中敬拜上帝。你不要以為那是你夠聰明、夠屬靈,因為那是上帝保守你的心;我常說,我們如果在上帝面前蒙恩,就會逃避一些該逃避的,追求一些上帝要我們追求的,這叫做基督徒動態的靈性生活,這是禮拜四詩篇一開始講到的,因為詩篇46篇第一節講到耶和華是我們的避難所,是我們的力量,是我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,「避難所」跟「力量」,已經清楚地告訴我們,我們活在這世上有些遭遇是我們勝不過的,必須完全全心投靠上帝,因為 祂是我們的避難所,然後,有上帝賜給我們力量去勝過去征服,這兩者都是上帝的恩典。

所以,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,有些苦難我們沒有辦法勝過,全人類普遍性沒有辦法勝過的唯一的苦難,就是在罪底下做奴僕所帶來的死;死亡沒有任何人能夠勝過,上帝不會說我賜給你力量去勝過死亡,在這件事情上,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,這個避難所,最後藉著聖經使我們明暸,原來就是耶穌基督, 祂是我們可以藏身的避難所,是上帝為我們預備的。所以這個苦難有誰可以勝過嗎?有任何一個偉大的聖賢可以幫助人勝過?沒有辦法。但是成聖生活當中許多遇到的困難,上帝會賜力量給我們去勝過。所以我們靠著祂的恩典可以勝過的,上帝絕不會幫忙你把困難挪開,上帝賜給你力量去勝過,因此,聖經才會很清楚的說, 祂是我們的避難所,是我們的力量。

避難所這件事情已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,基督徒的靈性生活是一種動態的靈性生活,他不是在一種靜止狀態當中的──反正我現在又沒有難要避,所以我信耶穌,而且我也很滿意我現在的屬靈光景,我就保持這個光景就好;其實我們在世界上都知道一種普遍性的觀念,不管求學或是做生意或是做任何事情,比如說,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;而靈性生活,基督徒的信心是從天上來的,那個不是我們自己的信心,是天上給的信心;所以,Francis schaeffer 20世紀美國的神學家薛華,他這樣講:「早上的信心到中午就沒有了,中午的信心到了晚上就沒有了,今天的信心到了明天就沒有了」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親近上帝,我們才可能在這地上有信心。所以,上帝有賜力量給我們勝過我們人生當中的困難,不能勝過的,衪預備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拯救,這已經為我們做成了,但是,能夠勝過的就是我們在成聖生活當中、在我們人生的過程當中所遇到的一切的困難,絕對靠著耶穌基督的恩典可以勝過,這是重點。

一個動態的靈性生活,就是他應該照上帝所吩咐的,逃避他所該逃避的,追求他所該追求的;我們應該逃避什麼?聖經裡面說,我們要逃避罪,追求聖潔,還有我們要逃避淫行、淫亂的行為,追求與主親密,這是哥林多前書第六章所說;還有我們要逃避少年人的私欲,這是提摩太前書第二章所說;還有我們要逃避私欲,以致追求與主的合一。基督徒的靈性生活,不是在靜止狀態當中,是一個動態的靈性生活;所以我們要逃避上帝要我們逃避的,要追求上帝應許要我們追求的,所以耶和華是我的避難所,是我的力量。你有沒有避過難?你如果遇到患難,比方說,二戰時期台灣被轟炸,高雄地區有被轟炸,三民區也有,因為,三民區九如到十全那一段有日本人製造飛機零件的工廠,現在已經不在了,後來變成製罐廠,高雄的岡山也被轟炸,我小時候聽常常我爸爸講,他們在遇到美國飛機來轟炸的時候,一聽到那個警報聲,就非常的恐懼地往防空洞衝;你現在投靠耶穌基督有沒有這股勁?聖經裡面說 祂是我們的避難所,我們有沒有這股勁?結果,耶穌基督不斷地用聖靈感動我們,然後提醒我們,責備我們,吸引我們,我們還是姍姍來遲。

我們要珍惜還能夠健康地來到上帝面前敬拜,因為昨天下午有一個姊妹打電話給我,昨天的心情一直低落到剛才,為什麼?因為她病得很嚴重,而且越來越嚴重,她打電話來說要問我幾個問題,因為她對她所信的產生懷疑,我說,這是很正常的現象,我就告訴她說:妳現在遇到的不是理性上的問題,是信心上的問題,如果妳問,為什麼你會遭遇到這種苦?我沒有辦法回答妳,雖然我一樣可以在講台上講苦難是什麼,但是那些對於在苦難當中的人是沒有幫助的,就好像我如果正在牙痛,你跟我分析牙痛是什麼,有什麼用?對於在苦難當中的人,你跟他講神學上苦難是是什麼,你是在開玩笑,那個是對她沒有用,那個理性上的答案是沒有的,因為就算你能夠解釋,你也沒有辦法把苦難解釋的透徹。所以在理性上,那是我們沒有辦法明白的奧秘,基督徒通常遇到身心方面的苦難的時候,他在痛苦當中所產生的問題,其實是信心的問題;所以我跟她講說,如果我像妳這樣的遭遇,我一樣我會產生疑惑,但是,我不是在講負面,我絕對不會去探訪人,或者是跟我交通他苦難問題時,我會講負面的,我一定從負面的講到正面;正面的是什麼?我就跟他講說:重點就在耶穌基督為我們成就的這個救恩是一個事實,這一個事實我們稱為真理,這個事實不會因為一個基督徒信心的堅固,他就增加一點,也不會因為一個基督徒信心軟弱,他就變成非實事;你了解嗎?所以,我給那個基督徒最後的安慰是:妳現在信心的軟弱是可以理解,但是,絕不會動搖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應許要給你的,我就跟她講說天堂是真實的,在耶穌基督裡的榮耀,還有天國的榮耀跟產業,亦是真實的;就如同保羅所說的,他說,他如果離開這個世界與主同在是好得無比,但是他為了教會的好處,他曾經陷入兩難;而這個基督徒問我說,長老,如果你像我現在面對可能會死亡這件事情,你是不是會感受到與我相當的感受?我說是,我也會信心軟弱,因為,我看過很多做牧師的,服事上帝一輩子在講台上講得頭頭是道,但,他遇到嚴重的疾病面臨死亡的時候,他也陷入信心當中的軟弱;我告訴你,沒有上帝聖靈的保守,我們絕對勝不過這一關;但信心的軟弱是一回事,上帝的應許是一回事,因為我們信心的價值是在於我們信的對象,你瞭解嗎?跟所有其他宗教都不同的,所有其他宗教的信心的價值就在人自己本身──我的信心就是它的價值,但基督的信心的價值是在我們所信的對象;我們所信的那一位決定了我們信心的價值,不然的話,基督徒比其他任何宗教徒其實都更小信,你知道嗎?因為像喇嘛在朝山的時候,三步一跪五步一叩頭,你來教會有沒有這樣?沒有,對不對?你朝見上帝的時候你沒有三步一跪五步一叩頭?最近因為元宵節過年後這段時間,很多傳統宗教信仰的人都在朝山,我潮州住家的後面就是一個很大的寺廟,遊覽車一天都是十幾台十幾台來,那是這世界上的人他們的信心,他們真的在展現他們的信心;因為如果按照世界上的宗教的標準,信心的價值如果是出自我們自己的話,我告訴你,那就慘了;我是一個很小信的人,那這樣我信的價值就減低了嗎?或者是我軟弱的時候,懷疑的時候,我的信心就減少,我信的價值就減低了嗎?不是的;但是我現在告訴你的意思,不是要讓你找一個藉口,好安慰自己,就安心繼續小信下去;我剛剛已經講了基督徒靈修生活中動態的靈性生活,所以在講哥林多後書第34堂時,我有講到保羅的軟弱跟我們的軟弱是不同的,你不要因為保羅也曾經說「有誰軟弱,我不軟弱嗎?」你就找安慰跟藉口要繼續軟弱下去,這完全是不同兩碼的事,有七八種不同,我們講過;所以,這樣你就知道,我們還能夠來敬拜上帝,是上帝給我們的恩典,這樣,你就知道說我們所信的這一位上帝的獨生子「耶穌基督」,為我們所成就的這個功勞是多麼的大。我雖然小信,不會減低 祂所應許我的那個恩典的價值;這樣我們應該要更加珍惜現在,因為我們有「現在」,就是每一個當下還活著的時候,一定要立定志向服事主——在你的教會當中服事主、在你的家庭當中有服事主的生活、還有在你的專業領域,你的公司,你所經營的事業裡面,要有服事的心態;所以事奉不是只有在家裡,只有在教會裡面,所有你離開教會之後所有的事,都是你來到上帝面前領受、在教會裡面事奉的延伸,所有在社會上不管你是從事任何公益和慈善,或者是你在任何地方工作的關係接觸人傳福音,你所有的事奉,都是你在教會當中事奉的延伸;為什麼?聖經創世紀第一章第一節——

『起初上帝』

所以你必須從上帝面前開始,從祂面前領受恩典開始,而七日的頭一日,是上帝所命定的,祂也按著祂所應許,凡是在七日的頭一日調轉自己的腳步,不思想自己在這世界上的事,不追求這世界上的事,只思想這一天,上帝所為我們所分別為聖的日子,安息日之福就必賜給你,這是先知以賽亞書裡所告訴我們的。所以剛才就是聽的那首詩歌有一點感動,講了一些話,我們彼此互相勸勉。

從這個主日開始,我們要講羅馬書。

在講哥林多後書快結束的時候,我曾經預告了要講一個主題,就是耶穌基督的腳蹤,但是,我後來幾經思考然後也禱告,我還是想要講羅馬書;其實在講哥林多前後書之前,我就一直想要講羅馬書,但是那一段時間剛好唐牧師在台北講羅馬書,我們教會也有現場的轉播,那段時間我發現我們教會真正出席羅馬書講座的,其實固定大概只有十幾個人,加上其他教會的人來到,最多在30幾個左右,所以我還是想決定講羅馬書。另一個原因是羅馬書被公認為是保羅書信當中的書信,羅馬書的份量絕對超過保羅所寫的任何一卷書信,所以我們講了腓立比書、哥林多前後書、提摩太前書、以弗所書,但是我們竟然沒有講羅馬書,這很奇怪的事情,所以這是我要講的第二個理由;第三,我們講到哥林多後書的最後的時候,保羅提到他第三次要去到哥林多;那個時候保羅在希臘的北部馬其頓的腓立比教會,他在腓立比教會寫的哥林多後書(那哥林多前書在以弗所所寫的);而保羅在哥林多後書提到他要第三次去到他們當中,那後來保羅到底有沒有去?有,保羅後來有去了,去了之後,他在哥林多待了3個月,那是公元56年的冬天一直到57年的春天那段時間,他住在哥林多教會的一個同工的家裡叫做該猶的,而在那裡三個月的時間寫了羅馬書;所以在時間上剛好是相連結的,所以這是我要講羅馬書的第三個理由。

羅馬書的份量非常的重,所以我昨天決定要講羅馬書的時候,我就跪在上帝的面前禱告說:「主啊,我不配講這一卷書」。其實聖經裡面哪一卷我們都不配講,而是我們蒙恩典,上帝才能夠給我們講的;羅馬書實太偉大了,因為它裡面論到的就是我們常常掛在口中講的最純正的福音,在羅馬書中有完整透徹的論述;所以我說,我不配講,我需要上帝的恩典;而且,你今天隨便進入一個基督教書房,最多的註解書除了福音書之外大概就是羅馬書,註解非常非常的多;還有羅馬書的講解也非常多,講台講解羅馬書也非常的多,前年唐崇榮牧師才剛把羅馬書講完,他在台北講的,所以我何德何能可以在這裡講?但是後來聖靈光照我一件事,因為我一向在上帝面前——就是我講台的服事——所懷的一個動機就是我一向認為我不是來教導人的;我是在整體敬拜當中的一份子,敬拜當中,我們是同受一位聖靈的建造,這是聖經上帝的話藉著聖靈所啟示的,上帝給我這個職份可以傳講,也給我這個恩賜可以傳講,被傳講出來需要聖靈在我們當中做建造的工作才有可能,所以,被建造的不是只有你們,也包括了我,這是我以前到現在一直所持的信念;我唯獨需要聖靈在一個聚會當中,讓我們同受一位聖靈的建造,這樣,我就覺得非常非常的輕省,因為,我是抱著我們一起來領受上帝的話的心態在傳講,我不是抱著來教導你們羅馬書這個心態;我不是現在才這樣講,我從以前到現在都這樣講;所以,從詩歌的領唱、詩歌的敬拜開始,我就一定會坐在那裡,跟大家一同敬拜,你唱詩歌敬拜,我也唱詩歌敬拜;為什麼?,因為我是在這個敬拜當中的一分子,我需要被聖靈所建造跟感動;我不是等你們在唱詩歌在領唱那段時間,我還躲在裡面繼續的準備,你如果沒有準備好的話,你前面的這段時間你再怎麼準備,你也永遠準備不好;而且我告訴你,講道是靠聖靈,不是靠你的才能口才;我剛剛講了我這樣一想的時候,我相信是聖靈提醒我,我的整個重擔就卸下來,為什麼?因為我跟各位都在一起,藉著這一本書信,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每個主日一起來領受,一起同受建造。

所以這很重要,就好像在週四的查經班,我會留一段時間讓大家有些交通,但是我很少說,我來回答你們的問題,我不敢說沒有任何問題可以難倒我,因為,任何問題都能回答你的,除了上帝之外,我相信沒有一個人可以;但我還是願意,就聖經的問題,信仰的問題,事奉的問題,生活的問題的每個層面當中,我們作為基督徒可以有一些交通;有人在問問題的時候,問了問題,我一時之間沒有答出來,通常都是我一時間沒有想過來的,曾經有過幾次我沒有辦法回答,我就問在場的有沒有人可以回答,然後發現有人的回答還蠻不錯的;這樣,你在服事當中,你就會很輕省;如果覺得我就是所有問題都要回答,那個擔子很大的。我是聰明人,應該是說我是智慧的,我不挑這種擔子的;因此,我們一起同心來受一位聖靈的建造。

羅馬書很重要,而且,我們絕對不可能像哥林多後書只講四十堂,但是我會盡量的精簡,求上帝給我們恩典,真的需要把羅馬書好好的仔細讀,仔細思想,所以,我相信你已經讀過N次的了,而且你也可能有很多羅馬書的註解,但,你還可以在這段時間把他從頭到尾都讀熟,因為畢竟他只有16章。

那麼羅馬書的重要性我們剛剛已經講了,約翰加爾文說,如果你對羅馬書透徹明白了,那麼,你就幾乎已經可以明白整本聖經,上帝隱藏在福音當中的奧秘;然後,英國的英譯本聖經的翻譯者丁道爾說,這是最純正的福音,就是羅馬書裡面所講的是最純正的福音,進入福音恩典亮光當中的唯一的途徑;羅馬書曾經在歷史當中改變過許多上帝所重用的屬靈的偉人,我舉幾個例子,比方說奧古斯丁,我們知道奧古斯丁年輕的時候非常的放蕩,他很聰明而且又有學問,因他很年輕就在大學教書,在義大利米蘭的一段時間大概是公元368年,那時候他32歲,因他非常的放蕩,以致他心裡一直都很掙扎;他很想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,在很多事情上追求良善,但是,他的身體叫他不由自主去做一些放蕩的事情;因此公元386年32歲那一年,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段,他在米蘭的居所家裡坐不住,他就跑到庭院裡面的花園當中散步;他心裡掙扎的很厲害,就坐在一個無花果樹底下,很難過到一直流眼淚,聽到一個小孩子在唱一首兒歌「拿起來讀…拿起來讀…」,他覺得他就好像在對他講的,他就跑進去,剛好就是一本聖經放在哪裡,他就拿起來讀,就翻到羅馬書第13章14到15節那裡,提到『不可荒宴醉酒;不可好色邪蕩;不可爭競嫉妒。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,不要為肉體安排,去放縱私慾。』他馬上驚醒,一股平安就湧到他的心裡,他整個人心裡的重擔好像石頭放下來一樣,他就完全清楚明白他生命的改變,就從羅馬書來。當然改教時期馬丁路德是更有名的例子——馬丁路德的那個時代,教會對基督徒的教導,使他們對上帝的義、上帝的審判、死亡跟地獄,全部充滿恐懼,律法的重擔很大;中世紀教會黑暗世代教會對整體信徒的教導,使我們對上帝充滿恐;對於上帝的義這件事情,馬丁路德的了解,就是上帝的義,就是那一種上帝的公義,還有上帝要對罪人的罪審判的那個義,他是充滿恐懼的;而當時一般在教會裡面流行的觀念,如果你要得到天國的恩典,那麼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進修道院當修士;馬丁路德1505年加入了一個修道院,叫奧古斯汀修道院——很有趣,奧古斯丁就是因為羅馬書而改變的——他進入修道院裡面克苦禁食禱告靈修,盡量所有的生活都按照當時所教導的,做很多慈善的事工,做一個修道院的修士,想要做一切討上帝的喜悅,想得天國的恩寵,以致馬丁路德自己在他的傳記裡面自己寫到,整個修道院當中,如果只有一個人能夠進天國,他認為是非他莫屬;可是,他的心裡一直沒有平安也沒有安息,反而他對上帝充滿的恐懼有時候甚至是怨恨;其實這有一個背景,因為馬丁路得有一個非常嚴厲的父親,從小就對他非常的嚴厲,父親的形像在他的腦海當中是嚴苛又不講任何情面,又要求很嚴格的,以致他對父親這個角色甚至於上帝是充滿恐懼的;一直到他後來受聘擔任威登堡大學的聖經教授,因為要教導聖經,所以就開始努力地讀羅馬書,結果就從羅馬書裡面,得到因信稱義的道理,使他完完全全的得到安息;原來,他走錯了路,他不知道上帝的義不是他所想像的——就是上帝用祂的公義對罪人審判的那個公義,因為上帝的義,在羅馬書裡面是藉著耶穌基督的福音彰顯出來,所以這樣,他從那裡才完全的清醒過來;接下來改教運動的促成,整個天主教信仰之所以會被馬丁路德所揭發跟拆毀,動力也是來自羅馬書;這樣我們就知道羅馬書非常的重要,羅馬書的中心訊息就是「因信稱義」在這本書裡面被非常透徹很明白的闡明出來;還有,律法跟福音的關係不是對立的,因為在當時,甚至在今天,還有人認為律法跟福音的恩典是完全對立的,你要不就是在律法底下,要不就是在福音的恩典當中,但是在羅馬書裡面他很清楚地說,律法跟福音的關係是一致的,而且是和諧的,這個在羅馬書裡面講的很清楚;還有猶太人在耶穌基督恩典當中的地位到底是如何?在羅馬書裡面講得很清楚,這樣我們就知道羅馬書何等的重要;在哥林多前後書裡面,我們講到哥林多教會的問題,一個教會的問題其實也是在顯明很多教會也會同樣有些問題,因為記載在聖經裡,很多保羅的書信裡面,都指出針對教會很多的問題,但是羅馬書完全不是這樣,羅馬書裡面有一個更大的格局,羅馬書一開始就關乎全人類的光景命運;羅馬書的第一章到第三章講到全人類的屬靈光景是什麼,就提到上帝的憤怒;講完上帝公義的憤怒之後,從第三章到第八章就講到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恩典,就是福音;然後九章到十一章就講到上帝的偉大計畫;然後十二章到十五章就講到上帝的旨意;你看,這個格局大不大?關乎人類的而不是單單關乎一個教會的問題;所以如果你看書信久了也會覺得教會紛紛雜雜一大堆問題,但是你讀羅馬書的時候你的心馬上就被開廣開來,開廣我的心就是先知的禱告,「你開廣我的心我就往 祢命令的道」上直奔,我們的心,我們屬靈的信心,我們的心眼需要不斷的被開廣;就如同教會的生活就如同很多書信裡面你所看到,教會裡面紛紛擾擾很多很多的問題,你每天來到教會或者是在教會裡面服事久了,就會看到很多人的問題、還有許多許多問題一大堆在那;我不是說我教會有一大堆問題,我敢說我們的教會是問題最少的;為什麼問題最少?因為講台有不斷在講道,還是會有問題,只是問題會比較少;所以正如你讀保羅的其他書信,就好像在反應你在教會當中的生活,結果讀久了,就覺得心內很鬱卒,好像心眼被約束,好像那個屬靈的眼光被愈縮愈小了,但是你讀羅馬書你的心馬上就寬廣起來,為什麼?因為上帝偉大拯救計畫,整個藍圖勾勒出來,就用16章的聖經,歸榮耀給上帝,這是非常非常偉大的一卷書。這樣,我們就知道從整個十六章來分重點的話,就第一章到第三章講到上帝公義的憤怒,第三章的21節開始一直到第八章講上帝的恩典,然後九章到十一章在講上帝偉大計劃,這計劃包括猶太人還有非猶太人,上帝偉大的救贖計畫要成就的是什麼;然後12章到十五章,就講到上帝的旨意。

我們回到本文:保羅在所有的書信裡面,按照當時人的流行的格式,先介紹自己;我們經常在講他的福音書信的時候都會看保羅提到『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,奉召為使徒,特派傳上帝的福音』,保羅在前面的這一段介紹之後,接下來的第二節到第五節,用了三節,就馬上講到五樣關於福音:(1)講到福音的起源,福音的來源;(2)接著講福音的證據;(3)福音的內容;(4)福音的要求,人對福音正確的回應是什麼;(5)福音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。

所以(1)論到福音的起源,保羅說福音的起源是出於上帝;(2)論到福音的證據,保羅說,是上帝從前藉著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,福音的證據是聖經;(3)福音的內容,就是論到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;(4)福音的要求,人對福音的反應是什麼?就是聽見而順服,就是保羅所說的因祂的名順服真道;還有(5)福音的目標,就是福音要叫罪人歸入耶穌基督,成為在基督裡的人。

讓我們回頭來先講第一個重點,就是保羅的自我介紹,他再一次的提到他的身份跟他的職份。保羅說他的身份是僕人,但他的職份是使徒。我們先從僕人這個身分講起,所有在耶穌基督裡的人都是僕人,僕人這個字的希臘文,事實上直接翻譯就是「奴隸」;僕人或者奴隸都是他的生命有所屬,他生命的主權也有所屬;一個把生命的主權完全交給主人的,這個叫做僕人;所以這樣,我們就明白保羅在提到的這個身份,不是只有他自己,而是所有在耶穌基督的人都是僕人,也就是我們都是已有所屬,因為我們因信耶穌基督歸入耶穌尊名下,所以我們有所屬,而且照著哥林多後書第五章保羅所說的,『一人既替眾人死,眾人就都死了。並且他替眾人死,是叫那些活的人不再為自己活,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。』(林後5:14)那我們就論到,我們的生命的主權,因基督為我們死,生命的主權,已經不再屬於我們自己;你說:「這個何等的沉重?長老你講的那個道理很沉重」,這不是我的道理,這是聖經裡面的道理;我認為所有聖經裡面所啟示我們的真理,從來就沒有違背我們的人性以及我們人活在地上所能夠體會的;福音雖然是奧秘,但是福音真理所顯明的一切,完全都可以藉著文化、藉著我們的人性證實;因為生命有所屬這件事情,主權有所屬這件事情,正是我們活在這世界上每一個人的人生經驗,只是你從來沒有意識到而已。

因為上帝造人是按著他的形象樣式所造,而且,上帝造第一個人亞當時就講的這一句話,『那人獨居不好,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。』(創世紀2:18),所以從哪裡開始,就開始產生人倫跟社群,為什麼上帝說這人獨居不好?因為上帝本身就不是獨居,而是三位一體;這個不是神學理論,這是藉著人性跟現在地上的文化在證明,上帝是獨一的,在本質上是一位,但位格卻有三個,聖父上帝、聖子上帝、聖靈上帝;他們在永恆當中,是完完全全合一的本體樣式;在這個世界上中被造的每一個人,這世界有很多類似合一的事情,但是其實不是合一,而是聯合、結合或統一;在人生的經驗當中,比方說,企業跟企業有併吞、有結合,或者有聯合、有合作、或併吞這一類的東西,但是人類歷史上從來就沒有合一這件事情;被造的我們因為有上帝的形象跟樣式,因此一開始上帝賜福人就不是獨居的,人是活在一個社群當中,社群就暗示跟意味著我們一定要有所歸屬,我們才能夠生活,我們才能活著。

我再簡單的舉例子,我說我們很少意識到我們是有所屬,我們除非有刻意的去思想這些事情,否則我們很少注意到我們在母腹當中被懷胎的時候,我們就已經有所歸屬了;生下來後,雖然你說你是個獨立的人,但是你需要家庭的支持,需要父母親的照顧,父母親養我育我,是我的所屬,我們稱之為原生家庭栽陪我們。我一生下來從懷胎到死亡我都有所屬,就意味著我生命的主權是有所歸的。我所屬的上面有一個生命的主權,因此在我們成長的家庭當中父母親是我們的主權,他是我們的權威,因為他養育我們,不管你承不承認,你必須服在父母的權威底下;我們會反抗父母的權威,通常我們稱這個叫做叛逆,叛逆是自然的;我們生下就屬一個家庭,然後我們進入社會,我們受教育的時候在學校當中我們也屬於一個群體,所以,歸屬一個學校、歸屬一個社群、歸屬一個公司,不管你意識到或無意識到,上面都一定有一個權柄,只要你是有所屬就一定是有一個權柄在上面管制;那個權柄有時候是有形的,有時候是無形的,有時候是良善的,有時候是邪惡的,我們知道我們今天坐在這裡,我們生活在台灣,我們知道我們被稱為所謂的中華民國的國民 ,我們有國籍,是有所屬;我們在這個國家當中,上面有沒有主權在掌管我們?有的,你不能隨便犯法,你必須繳稅,開車在外面你必須遵守交通規則,所以,生命有所屬就代表有一個主權在管制我;我們現在講的這個比喻只是在講我們活著這個肉身,但是,除非你認為人活著就是只有身體——我們知道人活著不是只有身體——人活著還有一個靈魂,是我們生命的中樞,生命中樞的所屬是誰?我獨立了,我自己就是我自己的主人,是嗎?常常聽過這樣的話「自己做自己的主人」,很夯,很流行,但是那個自己做自己主人的,他只要一重感冒,他就去找醫生了,他需要醫生幫助他,他做不了自己的主,他得了cancer他就做不了主了,他遇到人生困難的狀態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,婚姻出了問題,親子關係出了問題,生意出問題,他就去求神問卜,就六神無主了;他自己能夠做自己的主嗎?他沒有辦法做自己的主。所以我們的中樞到底是不是以後所屬的?我們曾經想要完完全全的做自己的主人,就是完完全歸自己管理,但是我們知道這件事情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;更可怕的就是,不管你是做自己的主人或者做不成,就算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的主人,這在聖經裡面講叫做「私欲」,意思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命;當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命,正在洋洋得意的時候,事實上坐在寶座的不是你自己,而是靈界的黑暗勢力,就是藉著引誘亞當犯罪取得控制全人類主權的那一位,叫做撒旦。

我想到另一件事情,基督徒都很氣撒旦,最近師母在家校對文字稿的時候,看到文字稿裡面講到撒旦的那個「他」的都把它用做畜牲那個「牠」;師母問我時,我說不可以,要用「有位格」的那個他,不可以用畜牲的那個「牠」;基督徒對撒旦很生氣,我也對撒旦很生氣,但是你知道為什麼不可以用「牠」嗎?因為這會冒犯上帝;我們不是尊重撒旦,而是尊重造他的那位;我不是說尊重造撒旦,撒旦不是上帝造的,撒旦是墮落的天使長,他是按著上帝的形像所造的,跟人一樣有上帝的形像;你說哪裡聖經有提到天使有上帝形像?沒有提,但是天使可以執行上帝的旨意,天使有自由意志,天使可以順服可以敬拜,這個都是上帝的形象,因為神是絕對自主的那一位,所以自由意志是上帝的形像跟樣式,人有,天使也有,他們照上帝的形象被造,但墮落了,但是他還是上帝所造的,所以我們不能稱他叫畜牲。這在聖經是有所本的,我不是沒有根據,猶大書第一章第9節,論到天使長米迦勒跟撒旦為了摩西遺體在爭執的時候,米迦勒甚至不敢毀謗撒旦,米迦勒不敢說「你這個畜牲」,他不是這樣講,他只說了一句話「主責備你吧!」,你知道為什麼?你讀聖經跟我讀聖經領受不會太一樣,因為上帝給我一個特別的恩典,就是我讀聖經馬上就可以觸類旁通想到很多事情,當然如果你稱撒旦是畜生的那個「牠」——用那個牠就是等於他是畜牲了——但你從來都不知道這件事情也沒有關係;當然有人會說他明明是畜生,因為在尹甸園說他是那一條蛇,伊甸園裡面已經告訴我們說,那古蛇就是大龍,就是撒旦;那是指那一條蛇,那一條蛇不是撒旦的原貌,你知道嗎?甚至撒旦之所以是撒旦也不是他的原貌,撒旦的原貌在上帝造他的時候是滿有榮光的天使,所以你不能隨便看到任何一條蛇說這是撒旦,打死你!不是的,他還是上帝所造的,所以那一條古蛇是撒旦是指伊甸園哪一條蛇是撒旦的假冒,這樣,我們不要稱撒旦是畜牲。

所以,保羅自稱耶穌基督的僕人,所以我們剛剛講的我們的生命有所屬這件事情,我們就想到,誰能夠做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?因此約翰一書裡面那一句話是很值得我們思想的,就是『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。』(約壹5:19);在亞當裡墮落的每一個人,生命的主權現在都歸屬於撒旦之下,我們是在罪當中做奴僕;同樣是奴僕,在羅馬書裡面或者是保羅自稱自己僕人那個奴僕,已經不是在罪底下作奴僕,而是作義的奴僕;所以這主權就已經產生重大的轉變,這生命主權重大的轉變,就是我們因信耶穌基督所產生的完完全全不同的歸屬,上帝在寶座上看全人類絕對不會看貧富貴賤跟你是什麼膚色,上帝看全人類只有兩樣——在亞當裡的人,跟在基督裡的人;所以我們一信耶穌基督,就已經脫離黑暗進入光明,從撒旦的權勢進入愛子的國度,已經屬上帝的人;因此,當保羅自稱我的生命的主權屬於耶穌基督,那不過是徹底的告訴我們一件事情——就是我們因著生命主權的移轉,我們終究回到我們應該歸屬的那一位,應該擁有我們生命主權,只有這一位真正良善的權柄可以𧶽福我們;好像一個孩子生在一個好的家庭,他的原生父母非常非常好,給他最好的照顧,給他最好的培育,這樣,這個父母對這個孩子來講,他就是一個良善的權柄,這個孩子歸屬於他是蒙福的;所以全人類現在屬靈的光景就是這樣,我們不能說我們沒有歸屬,我們也不能說我自己就是屬於我自己,我自己做我自己的主人,不可能的事情;我們在撒旦的權勢底下我們歸屬於他,我們曾經在他的底下做奴僕,但因耶穌基督上帝的憐憫,成就的恩典我們被拯救出來,我們脫離黑暗進入光明,脫離撒旦權勢底下進入愛子國度,所以這樣,我們回到那個我們該歸屬的那個歸屬,我們回到那個該擁有我們生命主權的那一位,因此我們對他成為僕人,在他面前承認我們一無所有,他是我們所擁有的一切;你說「長老你不要亂講了哪裡一無所有?現在大家都有一些東西,汽車、妻子、孩子還有錢子,都有」。問題就在這裡,因為你不知道一件事情——就是你不知道這一切你都在領受上帝的恩典,這個叫做common grace就是普遍性的恩惠,每天都在領受祂的恩典但是你不知道,你信了主之後馬上就清楚了,萬有是本於 祂,依靠 祂,歸於祂願榮耀歸給 祂;你如何榮耀 祂?最基本的就是凡是以感恩獻上為祭的就是榮耀祂;所以,一個人感恩的心知道說我喝一口水「上帝啊這是你所𧶽的」,你所擁有的那一切,你說「主啊,我知道你給我這一切,我有一個好的丈夫,我有個好的妻子,我現在有一些好的職員同工一起跟我打拼事業,還有我有好的同事好的朋友好的父母親,這一切都是你給我的恩典」,你向上帝獻上感恩,你正在榮耀上帝,真正彰顯生命主權的就是在整個耶穌基督裡的恩典當中,完全的向他降服,也就是真正在生命當中尊主為大的生命,就從我們生活中的開始,很簡單一點都不抽象非常具體; 禮拜天你碰到有好的生意,或者是有好玩的事情,人家邀要你有好玩的事情,你會不會把他推開拒絕,回到教會一起敬拜上帝?這種生命次序的重整你有嗎?你把這些分別出來了嗎?你使用錢有沒有想到這些錢用的時候,是不是討上帝喜悅?有沒有把上帝交託給你的錢財管理、用在他最喜悅的地方?有沒有?我不是在說你要多多奉獻給我們教會,我沒有這樣講;而是很多生命價值的重整,還有我們生活秩序的重整,你做到了嗎?這件很簡單的事情,因為我可以在這裡告訴你們,信主到現在,我們從來不挪用禮拜天的,我們是最早去到教會最晚離開的,因為師母是教會的會計,聚會完了之後,最後一定是會計做帳最後離開的,我也最早去到教會,因為我是主日學的司機,我開車要把主日學學生帶過來所以最早到教會;主日崇拜完到了下午忙完教會的事情大概1點多鐘離開的時候,我才帶著全家去吃午餐,然後下午帶他們去很多地方玩。你會發現一件事情——當你把這次序,從生活上很簡單的事情,來突顯基督是你的元首,是擁有你生命主權的那種生活方式的時候,你會發現說,你的生活很有效率;雖然這短短的時間帶孩子出去玩,孩子充滿了美好的回憶,玩得非常非常的開心。你有沒有一種經驗,計畫兩三天要出去玩,結果你受了一大堆烏煙瘴氣帶回來?你有沒有讓孩子好好玩?有沒有夫妻在旅途當中吵架了?遇到大塞車?遇到可惡的飯店服務生?告訴你你不要以為這些事情都是偶然,你把該給上帝的,該向上帝獻上的獻上,你就會發現一件事情,上帝就賜福你所擁有的你能享受;我們的上帝絕對不是嚴苛的上帝,祂是滿有慈愛跟恩典的上帝,祂知道我們是人,祂知道我們需要休息,知道我們偶爾需要去世界歡樂一下,只要不是犯罪,祂完全清楚,但是重點就是你有沒有把你生活的次序分出來;基督徒最基本的這個,如果沒有做到,那麼你的生命的主權還是牢牢的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的,但願主幫助我們。

我今天要分享到這裡,我已經跟你預告了,就是羅馬說不可能講四十堂,這一定會講很久,但願主還給我們時間,可以一起領受這些恩典,求主幫助我們;記住,我們生命已經有所屬,我們生命的主權屬於主,他是一個良善的權柄,他要賜福我們緊緊地抓著世界不放;你只會帶來愁煩,只會帶來痛苦只會帶來挫折;把你緊緊抓住的東西放掉,你反而能夠擁有,因為上帝會賜福給你。

我們同心來禱告:慈愛的天父感謝 祢,當我們每次打開 祢所啟示的聖經,我們就看見 祢對我們所懷的意念,乃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 祢要我們真正在祢裡面蒙福,我們感謝 祢,我們今天用短短的時間分享了保羅在羅馬書,一開始他自稱為僕人,他向我們提醒,我們如今已經有所屬,我們生命的主權應當歸於 祢,求 祢幫助我們,引導我們,建立我們,願祢自己的話在我們心中繼續的感動我們,我們感謝 祢,求祢做成 祢所要做成的,感謝 祢揀選我們、拯救我們,使我們繼續在祢 面前蒙恩,我們原是蒙恩的兒女,求 祢恩待我們,讓我們真正體貼 祢的心腸,阿爸父上帝我們為這短短的時間獻上我們的感謝,求 祢繼續用你的靈,引導我們,願榮耀歸給 祢,願感謝歸給 祢,聽我們在 祢面前感謝禱告祈求,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,阿門。

歡迎蒞臨

基督教高雄歸正福音教會

週日10:00~12 主日禮拜
週日10:00~12 兒童主日學
週日13:15~15 主日禱告會
週四19:30~21 歸正團契查經
週五09:30~11 姐妹團契
週五19:30~21 亞居拉團契
週六19:30~21 聖樂團契

Tel (07)269-5956
Add (802)高雄市苓雅區中華四路159號七樓
Email info@reformed.org.tw
統編: 369821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