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0828 哥林多教會 第 025 堂(哥前 05:01 ~0513)
整理:何惠忍姊妹
【哥林多前書】第5章:1節~13節
5:01風聞在你們中間有淫亂的事.這樣的淫亂、連外邦人中也沒有、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繼母。
5:02你們還是自高自大、並不哀痛、把行這事的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。
5:03我身子雖不在你們那裏、心卻在你們那裏、好像我親自與你們同在、己經判斷了行這事的人。
5:04就是你們聚會的時候、我的心也同在、奉我們主耶穌的名、並用我們主耶穌的權能、
5:05要把這樣的人交給撒但、敗壞他的肉體、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。
5:06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.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麼。
5:07你們既是無酵的麵、應當把舊酵除淨、好使你們成為新團.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、已經被殺獻祭了。
5:08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、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、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。
5:09我先前寫信給你們說、不可與淫亂的人相交.
5:10此話不是指這世上一概行淫亂的、或貪婪的、勒索的、或拜偶像的、若是這樣、你們除非離開世界方可.
5:11但如今我寫信給你們說、若有稱為弟兄、是行淫亂的、或貪婪的、或拜偶像的、或辱罵的、或醉酒的、或勒索的.這樣的人不可與他相交.就是與他喫飯都不可。
5:12因為審判教外的人與我何干.教內的人豈不是你們審判的麼.
5:13至於外人有 神審判他們.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。
同心來感謝。天父,我們到祢面前敬拜,祢真是我們靈魂的大牧者,感謝祢在基督裏、引領我們的靈魂來到溪水旁、青草地,訴說我們生命得到的好處。阿爸父上帝!是何等的恩惠、在基督裡施恩給我們和眾教會。因此,每逢七日的頭一日,我們倚靠救主耶穌基督的功勞來到祢面前,我們在祢面前全然的卸下一切,只單單仰望祢的恩典。阿爸父上帝,懇求祢藉著基督所賜給我們的聖靈,引導我們的方向、走的堅固,又如同馨香的火祭到祢面前討祢喜悅,我們深信祢必接納我們所獻上的一切,願祢的靈與眾教會同在,也與我們同在,更與那些在這個時間不能與我們一同敬拜的軟弱肢體,有些人在醫院,有些人在旅行中,有些人在信心軟弱不足中,願祢施恩給他們,正如祢施恩給我們,感謝祢垂聽我們在祢面前的感謝禱告,奉告救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尊名。阿們!
弟兄姐妹平安:
上一堂講5章1~8節,沒有講完,希望今天能講完整章。保羅對哥林多教會所發生的問題,沒有使用使徒的權柄,反像一個父親對兒女一樣,用愛心、溫柔、智慧勸勉他們。但,第五章開始,保羅改了態度,用了使徒的權威,很嚴厲的指責他們。為什麼?因為,這當中有個界線,就是教會的本質受到威脅。
教會是屬於 神,而 神是聖潔的,聖潔是上帝的本性。上帝吩咐哥林多教會也要聖潔,因為,聖潔是教會的本質,這牽涉到教會的根基。所以,保羅運用了他的使徒權柄,一點毫無保留、直接嚴厲的指責他們。從這裏看見牧者的權柄是從天上來的,這個權柄不可被濫用,也不可被放棄。從保羅的身上看見,他沒有濫用使徒的權柄,也沒有放棄使徒的權柄,這個界線就是我剛所說的。上個星期,我們有講到這個原則,以及教會聖潔的本質是什麼。接下來,保羅指責哥林多教會,有人犯了淫亂,這連外邦人都未曾發生,就是他們當中有人收了繼母,這是亂倫。
保羅指責他們並不哀慟,還自高自大。哀慟的希臘原文,是指一個人的痛苦和哀傷。上個禮拜我們提到哥林多教會對這件事所持的態度:
- 哥林多教會不覺得這是很嚴重的事情。根據這個重點,我們談到現今的教會。現今教會常常犯了一個重要的錯誤,就是將重要和次要的次序顛倒,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教會運用屬靈恩賜這事,將最不重要的方言恩賜拉到最高的位置,說這是受聖靈的洗,是聖靈充滿的記號,根本是亂來。還有,將絕對和相對互相混淆。教會常常將應當堅持和不應當堅持的弄亂掉,有時當堅持的,認為沒有關係,有的事情不應當堅持的,卻很固執、一定要持守。
為甚麼哥林多教會為何會這樣,因為,他們對 神的認識是不夠的,是模糊不清的。 - 他們自高自大,不但不把犯淫亂看是嚴重的事情,還以為是光榮。從保羅所說、再對照哥林多教會的背景,可以得知,他們認為這就是基督徒的自由(以為信主後作甚麼都可以)。
每一個基督徒很清楚的知道,罪人成為聖徒,是新約的恩典;在律法中,我們重擔已經完全去除,如今我們不在律法底下,是在恩典當中。
保羅在加拉太書第5章1節“基督釋放了我們、叫我們得以自由、所以要站立得穩、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。”他對加拉太教會弟兄姐妹所講的,是指有人攪擾他、把律法的重擔加給他,這叫律法主義者。
在加拉太書,保羅是針對律法主義者,加拉太書被稱為基督徒自由的大憲章,有聽過嗎?註解書裏有。保羅說:
- 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、乃在恩典之下;
- 神的靈在那裏、那裏就得以自由;
- 你們若是我的門徒,就必曉得真理,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。
真正的自由是 神的兒子叫你自由。上帝的兒子把我們從幽暗中、和罪的權勢底下、將我們釋放出來,使我們得到真自由,這是靠耶穌基督的恩典。還有,神的靈在那裏,那裏就有自由, 神的靈使我們脫離一切的軟弱、罪的試探、和世上一切的習俗與文化。前面兩點是基督徒從罪人成為聖徒必定會經歷過的
第③點是成聖過程當中不斷要經歷到的。耶穌基督對祂的門徒說,你們若是我的門徒,“你們必曉得真理,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。”(約8:32)所以 神的話可以使我們得自由,這一本聖經是基督徒成聖過程中,藉著所啟示的真理,使人明白真理,叫人可以得著自由,眾基督徒都明白這一點。保羅說,基督釋放了我們、叫我們得以自由,但是,我剛說保羅寫加拉太書,是針對他第一次旅行佈道回來時,猶太裔的基督徒從耶路撒冷來到安提阿教會當中(記載在使徒行傳第15章),對他們說:「你們信耶穌是不夠的,什麼因信稱義,那有這回事,你要成為上帝的兒女,領受上帝的恩典,要和猶太人一樣,必須遵行摩西律法,受割禮;還要守節期的禁忌,就是舊約裏的潔淨條例,還要加上這些才夠。」
請注意!在耶穌基督之外又加上一些東西,這個叫律法主義,是輕看耶穌基督的恩典。這意味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,是不夠的,耶穌基督所成全的救恩,上帝藉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、為人類預備的福音不是全備的,耶穌基督做的還不夠,還要再加上我們的功勞,這叫做律法主義。
從第一世紀到現在,不但有律法主義,還有反律法主義,又叫做非律主義,這是神學名詞。律法主義被稱為依法主義,或叫道德主義;非律主義又叫反律法主義,也就是律法主義是個極端,非律主義又是另一個極端,基督釋放了我們,所以我們自由了,自由到怎麼做都沒有關係,反正已經得救了,而且我們常說“一次得救永遠得救”,得救是不改變的,所以完全忽略了基督徒當有的責任,和基督徒應當繼續成聖。
律法主義對教會的危害,不是只有第一世紀才有,到今天還是如此。如果大家明白真理,去了一個不講道的教會,反而告訴會友「內在醫治」、先知的服事、預言的服事,還有一些奇奇怪怪新紀元的東西,將靈性的課程加在福音裏,使整個福音都被混淆了,這就是企圖在耶穌基督的福音之外,另加一些東西,這就是律法主義。
不只如此,律法主義在整個事奉中,強調基督徒的責任到一個地步,讓人覺得不做一些事情,會不討上帝的喜悅。律法主義者最常把順服看作是討上帝喜悅的原因,從整本聖經指出,順服是基督徒信心所結的果子,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。我們為什麼要順服上帝,因為,這樣上帝才會喜悅,大家不要搞錯了,這是把順服當做是討上帝喜悅的原因,我們之所以能夠順服,是在基督裏經歷了上帝的愛,所以,我們當愛上帝、向上帝順服,這是信心的表徵,是果子,不是原因。
我給大家一個原則,如何分辨講台所講、教會整體的屬靈生活,以及事奉中所強調的是什麼。我從不和同工說,你要順服我所說的,一天到晚把順服掛在嘴裏。關於基督徒當做什麼,尤其事奉這件事情,一個原則,當律法主義者無形中告訴你當如何、而你也認為理所當然,最容易產生的結果是:①失去得救的確據;②失去做為一個基督徒的喜樂。
相反的,非律主義者放縱自己,認為都沒有關係,只要認罪悔改,上帝就會赦免。我們犯罪、上帝赦免,這個恩典一直都存在。但,故意犯罪、或無意中落入試探中犯罪,這兩者是有分別的。無意中落入試探,我們無力勝過跌倒了,聖靈責備、教會肢體和傳道人勸誡,我們向 神認罪悔改,上帝必塗抹我們的罪。如果,我們是故意的,這叫做非律主義,為什麼?反正6天在社會中生活,做什麼樣的事都沒有關係,只要主日回到教會潔淨,向 神認罪悔改,又是無罪一身輕,走出教會後,繼續犯罪,這叫做非律主義。
非律主義者認為耶穌基督的恩典能力太大了,所以,做什麼事都沒有影響,有些教會是這樣信的。教會有人犯淫亂,認為沒有關係還自高自大,自高自大的意思是,神學知識是夠的,認識耶穌基督的恩典是夠的,深知我們在律法中被釋放出來,所以,我們已經真正自由了,自由到放縱。
保羅在以弗所書第6章11節“要穿戴 神所賜的全副軍裝、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。”要用真理的腰帶束腰,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力量來源是腰,閃到腰時,連拿一個杯子、牙刷都痛得不得了。人的生命力要發揮出來,特別是屬靈的能力,屬靈的生命力從腰出來,就是用真理來約束力量,力量才能真正的發揮。所以,被真理約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,哥林多教會他們自高自大,他們完全不以為意。最後一點:
- 他們不顧真理、顧念人情更勝於遵行上帝的真理。保羅說,你們還自高自大並不哀慟,不把這樣的人從你們當中趕出去,也就是說,教會聖潔記號之一,敢於處置犯罪這事,哥林多教會放棄這該有的責任權柄,為什麼?顧念人情。
顧念人情有很多層面,我們做合理的揣測,這樣的人在教會很久了,和牧者、弟兄姊妹們都打成一片,這個人很有人緣,每個人都喜歡的人,所以,發現這種事情時,沒有人做得下手,平時大家好的很,顧念人情做不下去。
還有,是教會裏的大咖,非同等閒的人,可能在社會有名望、地位、權勢的人;另,奉獻是大筆的,這些都有可能,更甚者,可能會帶走一大票的人,那如何敢處置;或是這個人有屬靈的恩賜,屬靈恩賜是聖靈賜給教會,有上帝的恩膏沒有錯,但,如果濫用上帝的恩賜,在犯罪中還有恩賜嗎?恩賜會被收回嗎?可能收回,也可能不收回。
聖經裏有例子,耶穌基督對門徒說: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.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、你們都要謹守、遵行(馬太福音23章),因為,他們是傳上帝的話。假設我正犯罪中,大家不知道我犯罪,我還是在講台傳揚上帝的話,講道不是人的才能,是上帝的恩賜,法利賽人就是如此。法利賽人假貌為善、表裏不一、虛假,這是對真理最大的褻瀆。耶穌卻說,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,是律法地位,他們所行的不要效法,但他們所說的你們要聽,因為,他們講的是上帝的話。哥林多教會顧念人情過於遵行上帝的真理,這一直是教會的盲點。
記不記得從以前到現在我常講,基督徒要明白真理,教會才能顧人情,教會有真理做為根基,教會要顧人情。每個主日會前的禱告後,我向各位弟兄姐妹說:「謝謝,大家辛苦了!」這句話不講也沒有關係,基督徒都知道,事奉是上帝給人的恩典,為什麼要牧者說謝謝呢!因為,大家已經明白這些真理,知道這真理做為根基,所以,我們會顧念人情,不要連一句謝謝都不講。如果,我們將真理拿走,完全不知道事奉是上帝給的恩典,我們顧念人情,教會一定亂掉了,每個服事的人會認為,我是奉獻給教會,是幫助上帝的,這和聖經不合,直至我們明白真理就可以顧念人情。
有一次我聽唐牧師講道,他提到一件小事情,在他幾千人的教會,第一次來教會的人,從不介紹也不歡迎,他說:「為什麼要歡迎,來到教會是上帝給的恩典,能坐在教會裏聽道是上帝給的恩典。」沒有錯,這是真理。我們明白真理,也要顧人情,不要不顧人情,真理和人情要兼顧。一個活生生的人,其實這個比喻是唐牧師講的,上帝造我們,骨頭在裏頭是硬的,但肉在外面是軟的,是有彈性的。真理和人情要兼顧,但,兩者相互衝突時,怎麼辦?先顧真理,不可顧人情。如果,有一天我犯罪了,若我沒認罪悔改,小會絕對不要顧人情,可以把我趕出教會,絕對先遵行上帝的真理,再來顧人情。
顧念人情在教會的實務是,先私下勸誡、叫人悔改。在第五章,保羅好像未提過當勸誡這樣的人,使他的心可以挽回。但,從保羅整個的書信裏,我們知道保羅有要他們勸戒,有沒有聖經根據,有。因為,這不是第一封信,在這之前有一封信,第九節有提到。保羅寫信要勸戒弟兄,使弟兄的心可以挽回,但,哥林多教會完全不以為意,認為上帝的恩典是足夠的,反而自高自大。
哥林多教會不敢處置,除了顧念人情外,通常會說:「用愛心包容就好」!基督徒常常濫用愛心,像這樣的事情常用愛心包容,使他慢慢悔改。保羅藉著聖靈的感動寫下,一點麵酵會使整團發起來,局部的罪會有全面性的影響。保羅的立場,是要把這樣的人趕出去,保羅在第3、4、5、6節就是把這樣的人趕出去,他的根據、動機和目的是什麼,根據的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、以及耶穌基督的權能,不是奉保羅的權柄,保羅的根據很清楚。要把一個肢體從教會聖禮的團契中逐出,靠人的權柄是不可能的。為什麼?因為,這使耶穌基督的名受到羞辱,使基督的名受到玷污,使仇敵找到可以褻瀆耶和華名的大好機會,所以,我們遇見事情的反應和處置事情的動機很重要。
之前提到,在溫哥華教會的主任牧師,我實在無法想像他處理事情的動機。曾提到有次開同工會我在場,他對同工說,在我們的區裏,有新加坡的牧者自殺了,照一般常理,應要多多安慰那個教會的同工,結果,主任牧師說,這是我們的機會,他們同工間已動搖了,我們要努力把他們的弟兄姐妹邀過來,主任牧師竟這麼瘋狂,別人的失敗就是他的成功。
事過多年了,或許他已改變了,今天講這事,我跟主禱告,如果當事人悔改了,求祢赦免我。這是其中一個例子,還有一件事情,同樣發生在這個教會,這個牧者栽培一位傳道人,是從中國來的,牧師很看重這個傳道人,覺得這個年輕人可以栽培,結果,這個年輕人犯了哥林多教會所犯的罪,和一個姊妹發生不正常的關係,這個主任牧師不相信,後來來個人贓俱獲,主任牧師對這個年輕人說:「我這麼看重你、栽培你,你竟如此傷我的心。」後來要這位年輕人在講台上公開認罪悔改,說:「我辜負了牧者的栽培」,這種反應合乎聖經、討上帝喜悅嗎?
如果,有看重的同工,或者是自己的兒子犯了罪,足以傷了我們的心,我們要問自己,是為了什麼而傷心,是為了傷我的心、辜負我的心而傷痛,還是因得罪上帝的心而傷痛,這兩種差別是天淵之別。這位牧者處理這件事情的方式,聖靈會擔憂的。如果是得罪上帝而痛心,所流下的每一滴眼淚,上帝都要接,相反的,因傷了我的心、辜負了我的心而流下的眼淚,在上帝面前通通沒有價值。
保羅說,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權能將他交給撒但,把他趕出教會。保羅的動機是把他交給撒但,讓撒但敗壞他的肉體,使他的靈魂在耶穌基督裏,最終可以得救。保羅做這件事情是出於愛人的靈魂,不是出於報復、或仇恨,是希望那個人得救。肉體受撒旦的轄制,使人悔改歸向主,目的是使人悔改、挽回弟兄,和對整體教會的教導,使弟兄姐妹們明白真理、持守真理的教導,這是很重要。
所以,保羅用很嚴厲的手段,保羅有來自聖經、耶穌基督的權柄和根基,與愛心做為動機,挽回是他的目的。難以理解的是這節經文,保羅說,要把這樣的人交給撒旦,是指把他逐出教會,這是基督徒的世界觀。請你注意!在保羅的觀念裏,一個人被逐出教會,是屬於世界,是在撒但的權勢底下,約翰一書說,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腳下,耶穌對祂的教會說,你們不屬於這世界,所以,教會和全世界之間沒有中立空間的存在,這是基督徒的世界觀,大家了解嗎?保羅的世界觀就是基督徒的世界觀。
但是,為什麼是撒但敗壞他的肉體,卻使他的靈魂得救呢,這是公認難解的經文,有些翻譯的版本就把肉體翻成罪性,是撒但敗壞他的罪性,使他的靈魂得救,可是,這更加不通。因為,撒但的本質就是罪,撒但用罪作為他統治全世界的基礎,因為人都犯了罪,因此,撒但取了這個權勢來掌管世界的一切,撒旦既然是罪的權勢,怎麼可能會敗壞一個人的罪性,使人成為良善,不可能的,所以那個翻譯是不通的。我們在合和本看見,撒但敗壞他的肉體使他的靈魂得救,聖經裏有沒有這個意思,有。
使徒行傳有兩處經文,一處第五章亞拿尼亞事件,初代教會開始時,聖靈潔淨祂自己的教會,亞拿尼亞欺哄了聖靈,在前面有一個巴拿巴被聖靈感動後,把所有的田產都賣了,將全部的錢放在使徒的腳前說,這是我賣掉田產所有的錢,要全奉獻給教會,這事教會的人全看見了。亞拿尼亞和他妻子撒非喇也把所有都賣了,私下取了一部份,也拿到使徒面前,謊稱這是我賣掉所有的,全在這裏。聖經說,他欺哄聖靈,因他想得到和巴拿巴一樣的稱讚。結果,彼得說,亞拿尼亞、你為什麼欺哄聖靈,你不是欺哄人,是欺哄 神。結果,亞拿尼亞仆倒在地上,就死了,他的妻子行和他一樣的事,也死了。
這件事情使我們明白,亞拿尼亞這對夫妻欺哄聖靈這罪,在那一天他的肉體被敗壞,他仆倒死掉。他仆倒死去這件事情,是 神的審判,但是,他的靈魂是否得救,問我,我會說,我不敢說他沒有得救,因為他是基督徒,聖經裏並沒有提到他是掛名的基督徒、像猶大一樣,也許和我們一樣已重生了。但,重生的基督徒會欺哄聖靈嗎,我告訴大家,現今的教會天天都發生這樣的事情,連傳道人也是,那為何沒有相同的事情發生,那教會不就天天都有人仆倒。
亞拿尼亞是否得救,這權利屬乎上帝。我常告訴基督徒,很明顯的事情我們可以講,什麼事是屬於明顯的,一個信靠耶穌基督的人,他一定蒙恩得救,一個人拒絕耶穌基督成為他的救主,他一定滅亡,這是很明確的,聖經裏有很清楚的表達。至於,有慕道友來教會一段時間,沒有受洗、死了,到底有沒有得救;還有些人受了洗,在教會也有一段時間,他死之前也沒有好行為,像這樣的事情不要追問,因為,聖經說審判是屬乎 神,是 神的旨意。很多事情我們沒有辦法明白,我相信亞拿尼亞是重生的基督徒,但是,一個重生的基督徒會不會欺哄聖靈,或虛假的事情,照樣會,我以前也犯了相同錯誤,如果我說,我從未發生這種事情,那我是說謊的,我們都曾經犯了罪,尤其是說謊。
亞拿尼亞的事在使徒行傳又發生第二次,在第13章,保羅和巴拿巴第一次旅行佈道,他們坐船來到居比路就是今天的塞浦路斯,從東邊的一個城市回到最西邊一個城市叫帕弗,在那裏有一位方伯,名叫士求保羅,是個通達人,很喜歡聽保羅講道,有慕道的心。但在這之前,有一個假先知叫做巴耶穌,希伯來文“巴”的意思是兒子,就是他的爸爸叫耶穌,他是耶穌的兒子,耶穌在當時是個普通名字。聖經裏教會的元首,上帝的兒子是拿撒人耶穌,或主耶穌,或基督耶穌,大家不要搞混了。耶穌這個名字在舊約是約書亞,新約希臘文叫耶穌,這名字相當普遍。
有一個行法術的假先知叫巴耶穌,他敵擋保羅,保羅被聖靈感動,定睛看著他,“說、你這充滿各樣詭詐奸惡、魔鬼的兒子、眾善的仇敵,你混亂主的正道還不止住麼。”(徒13:10)“現在主的手加在你身上.你要瞎眼、暫且不見日光。” (徒13:11)聖經講得很清楚“暫時失明”,果然眼睛看不見,很多人看了很震驚,這叫做肉體被敗壞。
接下來我要問和這節經文(林前5:5)有關的問題,保羅說,“肉體被敗壞,靈魂得拯救”,和這有相關嗎?當保羅對巴耶穌說:“你要瞎眼、暫且不見日光。”他的眼睛真瞎了,相信他心裏的震驚比旁人都大。合理的推測,那一刻,他心中經歷了上帝的作為,我相信他心裏受了很大的震撼,馬上想到說,保羅所傳的耶穌基督是真正的救主,有沒有悔悟,我相信他有,有沒有信主,聖經沒有記載,但我相信他有信主,也就是肉體被敗壞,靈魂得救。
在教會裏有人犯了罪,他不悔改,你們注意,照聖經的原則,他有 神的恩典保護,聖靈會為他擔憂, 神會興起很多的勸誡和指責,使他良心不安,如果,他仍在教會裏,基本上,他會犯罪的很順利,聽懂這話嗎?我們知道,一個人犯罪時,聖靈先光照他,使他明白他犯了罪、失去平安,再來責備,接著 神就興起管教,管教不悔過,情況就不好了。但不管是管教或聖靈的光照責備,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要人回轉,這是 神施行審判時真正的目的,審判只是手段。但是我剛講了,一個人在教會犯了罪,上帝還未興起管教時,他犯罪的很順利(不是犯罪很平安),因為,仇敵樂見我們在教會犯罪。當上帝還沒有興起管教,仇敵樂得在旁邊看,讓你凡事順利,仇敵不會放絆腳石在你面前,所以犯的很順利。
保羅的意思是,將這樣的人逐出教會,魔鬼撒但會馬上翻臉。當你不在教會,仇敵魔鬼在你身上的投資,沒有辦法得到更大的回報,仇敵要的不單是你這個人,而是要把整個教會破壞掉,使他得到更大的回報,讓基督的名受到羞辱,或讓整個城市知道,基督教就是這個樣子,那是更大的回報,這投資很值得。所以魔鬼說,繼續犯,我不干擾你,這樣,你就犯罪的很順利。可是,當你被逐出教會時,投資效益沒那麼大,魔鬼猙獰的面目馬上顯明出來。一個重生的基督徒,被逐出教會時,聖靈會擔憂,同時魔鬼又翻臉,犯罪就不再順利,最後就像聖經裏的浪子,走入絕境、走頭無路,忽然間甦醒,這時,已承受很多身心的打擊,忽然間悔改信主,靈魂得救,這是非常手段。
保羅從耶穌基督的權能以及顧念到整體的教會,要基督徒明白真理。同時,保羅也很清楚知道,整個基督徒的世界觀,聖經使我們明白整個世界觀是什麼;另外,他很清楚撒但的作為,撒但投資在一個罪人身上,不只是要得到這個人,他要獲得最大的回報,整體教會、最好是整個基督教被他拆毀。當聖徒從團契當中被逐出時,魔鬼的投資沒了,他猙獰面目就出來,在這個過程當中,撒但的手一定重重加在這個人的身上。保羅說,“要把這樣的人交給撒但、敗壞他的肉體、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。”(林前5:5)求主幫助我們明白這節經文。
在第6~8節,先把重點提示一下,保羅說;罪對教會的影響、耶穌基督是逾越節的羔羊,還有,從第8~13節,保羅從一件事談到一個原則。在聖靈的光照,看見了基督徒事奉的原則,教會建立的原則,也就是怎樣處置一個犯罪的人,聖經裏有一個原則,也就是整體教會的原則。先把重點告訴你們,這個原則就是開放和封閉之間是什麼,也就是保羅在這裏所說的,你要和犯罪的人斷絕聖徒相通,但是教會確實要開放一點,教會雖是四面牆壁,有人常說,教會最好不要有牆壁,所以,有一個教會叫做“沒有牆壁的教會”,表達他們有一個開放的胸襟。下一堂要講甚麼是開放的胸襟,也就是甚麼叫做開放,甚麼叫做封閉,甚麼是應當封閉的,甚麼是當開放,這是聖經裏講的,聖經不要讀讀就過去了,聖經沒有告訴我們每一個規條,每一件事情當如何做,但聖經所呈現出來有很多的屬靈原則,使我們明白 神的心意。
所以,教會不是無限制的開放,包括了講台無限制的開放,這是完全不負責的傳道人,這個也好、那個也好,講方言好,先知事奉也好,國度事奉也好,內在醫治也好,唐牧師講道不錯也很好,綜合起來叫做平等,這是混亂,不叫平等,聖經裏的平等不是如此,所以我告訴大家,教會應當開放,向甚麼開放?向誰開放?教會應該有封閉的時候,為甚麼封閉,對甚麼拒絕,在聖經裏有原則。我們同心禱告。
天父,我們向祢敬拜,謝謝祢恩待我們,我們那裏配得領受這樣的真理,請祢把這樣的話賜給我們,求主藉著聖靈所傳講的,使我們可以領受並且刻在我們心裏。主阿!我們不是單單100多人在這裏,求祢透過錄音,使在線上聽道的基督徒和教會也能蒙受這樣的恩典,主阿!求祢使在這世代有真正的真理可以傳講,祢的心意不斷地被傳講,祢是我們的拯救,祢是我們的大牧者,祢施恩拯救我們,祢差獨生子耶穌基督為我們死而復活,我主耶穌基督教會的元首,使我們真正的敬畏祢,要照祢所吩咐我們,照著 神的心意而行,建造教會在這世界當中傳揚福音,見證基督從死裏復活的救贖恩典,我們需要祢不斷提醒我們,勸戒我們,聖靈引導我們,光照我們,我們感謝祢,我們凡事在祢面前歸回聖經的信仰,就是歸正的信仰,求主幫助我們,施恩給我們,我們感謝祢,將榮耀歸給祢,求祢與我們同在,繼續引導我們,垂聽我們在祢面前的感謝禱告,是奉靠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。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