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影音文字 主日證道 哥林多教會 20160821 哥林多教會 第 024 堂(哥前 05:01 ~0508)
2016-2018《主日證道》哥林多教會(吳永霖長老)1920.1080

20160821 哥林多教會 第 024 堂(哥前 05:01 ~0508)

整理:何惠忍姊妹

【哥林多前書】第5章:1節~8節

5:1風聞在你們中間有淫亂的事.這樣的淫亂、連外邦人中也沒有、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繼母。

5:2你們還是自高自大、並不哀痛、把行這事的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。

5:3我身子雖不在你們那裏、心卻在你們那裏、好像我親自與你們同在、己經判斷了行這事的人。

5:4就是你們聚會的時候、我的心也同在、奉我們主耶穌的名、並用我們主耶穌的權能、

5:5要把這樣的人交給撒但、敗壞他的肉體、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。

5:6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.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麼。

5:7你們既是無酵的麵、應當把舊酵除淨、好使你們成為新團.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、已經被殺獻祭了。

5:8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、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、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。

同心來感謝。至尊至聖的父上帝,我們來到祢面前敬拜,乃是披戴祢獨生子救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功勞,我們向祢獻上感謝。因為,在基督裏祢施恩給我們,使我們從黑暗當中歸向光明,從撒但的權勢底下歸向愛子的國度。祢把我們安置在穩固的根基上,就是基督成為我們的磐石、避難所,我們感謝祢。在這個變動的世界當中,惟一不變動的乃是祢自己。因為,祢是誠信、真實、自我啟示的上帝,又是永不改變的上帝,在祢毫無轉動的影兒。因此,在祢的光中我們得見真光,使我們得以降伏在祢的面前,這一切都是祢的恩典。在七日的頭一日,我們到祢面前敬拜,願一位的聖靈,就是真理、聖潔的靈、賜生命給教會的靈、臨在這個教會也臨在眾教會當中,將我們所獻上的、分別為聖來到祢面前,將天上屬靈的福氣源源不斷的澆灌在我們當中。來到祢面前的人,求祢檢查他們心中各樣的光景;靈性有冷淡的,求祢使他們的心再次被挑旺;身體有軟弱的求祢醫治他們;在信心當中倒退的,懇求祢施恩給他們;使他們在敬拜當中與祢真實的相遇,感謝祢向我們施恩,這樣禱告祈求感謝,奉靠我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。阿們!

弟兄姐妹平安:

每個主日我們可以來教會跟眾聖徒一起敬拜,是上帝給我們的恩典。因為,至少要具備以下幾點:

  • 環境是沒有攔阻的。早上來教會沒有突發的事情、外在環境的因素攔阻你,所以,可以來到教會參與敬拜。
  • 心中沒有攔阻。就是有渴慕的心,想和聖徒們一起敬拜上帝,這是該感謝 神。
  • 身體是自由的。就是有可以走動的身體、看得見的眼睛和聽得見的耳朵。想想,過去的一週、或意外的事情;這世界每天都在變動,惟一不變的就是不斷的變。基督徒的信心以及基督徒一切的建造,應當建立在永不動搖的上帝身上。經上說“各樣美善的恩賜、和各樣全備的賞賜、都是從上頭來的.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.在他並沒有改變、也沒有轉動的影兒。”(雅1:17)“他並沒有改變 、也沒有轉動的影兒”顯明上帝是信實的本性。所以,主日來到上帝面前聽道,應當歡喜快樂,將一切的重擔卸下來。真正的敬拜是懷感恩的心,來到上帝的面前。我能坐在上帝的面前,雖然不是很舒適的環境,但,能和眾聖徒一起敬拜上帝,是上帝賜下沒有攔阻的環境,也沒有內心的攔阻,還有一個自由的身體。所以,要為能來教會感謝主,也為能夠看到弟兄姐妹們,在聖徒的會中一起敬拜,而感謝主。

今天讀的經文哥林多前書第5章1~8節,講教會聖潔的記號。第1章,講腓立比教會是眾教會的榜樣,講了好幾個榜樣,大家可能都忘了。相反的,哥林多教會是借鑑,是我們不該效法當避免的。保羅聲稱腓立比教會是同心合一、興旺福音的教會,這是榜樣;但是,哥林多教會剛好相反,因,他們當中有人結黨分爭。

哥林多教會第一個借鑑提醒我們,不該分裂基督的身體,在教會裏結黨分爭。保羅如何得知哥林多教會結黨分爭,在第1章提到,革來氏家族的人對保羅提起這件事情:「你們中間有分爭」。這節經文所提的跟羅馬教會剛好相反,因為,羅馬教會是信德傳遍天下,哥林多教會的結黨分爭,顯然是人盡皆知。因為,保羅聽革來氏家庭轉述這件事情,就證明這不只是教會裏的事情,教會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,教會外的人一定都知道。隱藏的事沒有一件不被顯明出來,即使是不好的事情。

哥林多教會第二個借鑑:沒有見證,在外邦人的面前沒有好行為。從第5章看見,保羅一開始指責 “風聞在你們中間有淫亂的事”。這裏的風聞,和第1章聽說(革來氏家族),保羅都是道聽塗說嗎?不是。保羅這裏很清楚的表達,哥林多教會所犯的淫亂,如同他們結黨分爭一樣,是廣被人傳且人盡皆知。所以,哥林多教會沒有見證。

一個教會如有違背真理的事情,也就是教會有了一件不好的事情,那絕對不可能只有一件。哥林多教會只有結黨分爭嗎?各自擁戴領袖和傳道人,不知自己屬基督?抑或哥林多教會只有質疑保羅使徒權柄而已?不是的;甚至,哥林多教會犯了淫亂。在後面、保羅一一指出他們怎樣違背上帝,背棄真理,行出不合上帝旨意的生活。所以,我剛講了,教會若有一件違背真理的事情,絕對不可能只有單單一件。保羅在6~8節已講了,“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麼。”意思是說罪的影響力,絕對是全面,就是一點麵酵、一件事情必使全團發起來,這影響是全面性的。

我們稍微複習一下。哥林多教會結黨分爭、各自擁戴領袖,不知道自己屬於誰;還有,他們自高自大,自以為自己已經富足了,可以得勝作王;他們論斷上帝的僕人,就是評斷上帝的僕人,對他們秤斤兩、打分數。保羅處理這些事情,都沒有使用使徒的權柄,他好像一個慈愛的父親,用上帝的愛勸他們。他說,“我寫這話、不是叫你們羞愧、乃是警戒你們、好像我所親愛的兒女一樣。你們學基督的、師傅雖有一萬、為父的卻是不多、因我在基督耶穌裏用福音生了你們。”(林前4:14~15)

上一堂提到哥林多教會自以為得勝可以作王,保羅告訴他們,基督徒做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;又提到屬靈權柄來自為主受苦,“我想 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、好像定死罪的囚犯.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、給世人和天使觀看。”(林前4:9)接著又提,在傳福音中所經歷的苦難。保羅不是苦毒、抱怨,當哥林多教會自以為得勝可以作王,以為已經富足、一切都有了,保羅讓他們明白真正富足和作王是甚麼。

真正的富足是不斷的給,富足不是你擁有多少。我們知道凡事富足、口才知識全備,這是每個教會應當有的。在基督裏,上帝把祂所有一切的豐盛、全賜給教會,只是願不願意遵行上帝的旨意去支取。教會有這些並不代表富足,一個可以不斷給的教會才是富足。每一個人的生命也是如此,一個人的富足不在於他擁有多少,而在於他是否能給。一個擁有很多卻是一毛不拔,這種人是極度的貧窮,是可憐人。所謂真正的富足,是在極度的缺乏下、以及為主的名受苦的事上得勝,才是真正顯現出的富足。

在上一堂,保羅說:“我寫這話、不是叫你們羞愧、乃是警戒你們、好像我所親愛的兒女一樣。你們學基督的、師傅雖有一萬、為父的卻是不多、因我在基督耶穌裏用福音生了你們。”(林前4:14~15),到了第4章結束,保羅還是用為父的心腸和慈愛對待他們,不用屬靈的權柄對待他們,所以,我們看到權柄的來源、就是不濫用權柄。前面提過,一個傳道人權柄的來源,也就是他權柄的基礎和根據到底來自那裏,來自神學院?或是學位?都不是,也不是來自經歷,權柄來自異象,異象又來自呼召、蒙召。保羅在羅馬書上說,“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、奉召為使徒、特派傳上帝的福音。”(羅1:1)這經文很清楚告訴我們,保羅是蒙召、職分是使徒,有傳福音的權柄托付給他。上一堂有提到權柄來自幾點:

  • 權柄來自異象。
  • 權柄來自對主的愛。耶穌復活時,在提比哩亞海邊問彼得: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」指的是剛撈捕上網的魚,那是代表世界的財富,連續問了三次,彼問回答說:「主阿!是的。你知道我愛你。」耶穌接著說,你餵養我的羊、牧養我的羊。所以,權柄來自對主的愛。
  • 權柄來自為主受苦。保羅提到使徒在傳福音中所受的苦,在加拉太書第6章,他告訴加拉太的弟兄,從此人不要再攪擾我,攪擾就是有人對保羅使徒權柄和職分的質疑,保羅說,因為我身上帶著耶穌基督的印記,印記在希臘文也可翻成傷痕,指的是為主受苦的傷痕,他身上有為主受苦的記號,這是權柄第3個的來源。
  • 放棄他該有的權利。在哥林多前書第9章,保羅有很多的放棄,其中包括了放棄靠福音養身,這原是聖經裏所旨意,他放棄了。靠織帳棚、親手勞力作工來供應自己、和弟兄姐妹的需要。還有,保羅傳福音時不叫人花錢,他常提到,有人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,以傳福音為得利的管道,就是藉傳福音、利用人的敬虔得著自己屬世的好處,保羅放棄這一切。
  • 在第4章所說,他沒有濫用權柄,也就是我們從前面講的,沒有使用使徒的權威,一直用愛心和溫柔勸誡他們,所以,權柄的來源是不濫用權柄。這次唐牧師的連續查經,第二晚提到一件事,在羅馬書12章有關教會的生活。他說,有件事情直到現今,他還是記憶深刻,就是計志文牧師向他講了一句話,在教會,一個運用權柄的領袖,不是一個好領袖,一個用智慧和愛心處理教會的事情,是個好領袖,這句話一直記在唐牧師的心裏。我曾經講,為什麼我敢讓唐牧師在我們的教會連線,而且還鼓勵弟兄姐妹們多多參加,當然,只要對教會有益的事情,都應當要做。可是,教會的講台不講真理,牧者將教會以及整個同工搞得亂七八糟,他敢這樣做嗎?豈不是自露馬腳。

有一堂我講第4章時,談到保羅是先講教義,才講教會的生活,在他所有的書信都是如此。先從上帝的寶座講起,再到地上的教會,從永恆的旨意再到我們現世的生活中,這是他書信一貫的風格,是聖靈的啟示,而且知道輕重以及絕對和相對是甚麼,保羅分的很清楚。結果,唐牧師在當週的查經課一開始時,足足用了10分鐘講了我剛講的話,幾乎是一樣的,所舉的例以及內容的深度、廣度,當然是比我更生動。你們當中常常參加唐牧師的查經聚會,心裏一定感到驚奇,是不是我先拷貝唐牧師講的,再講給大家聽,完全沒有這回事。

這證明了一件事,一個真正上帝的僕人,真正敬畏上帝,忠心傳講上帝的話,同出一個源頭,所講的不會是分門別類,也就是在核心真理上,不可能出錯,不可能不一樣。所舉的例和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是有差異,因每個傳道人所經歷的不同,有精采之分,基本上是不會錯,核心真理和 神的旨意不會講錯。

每個同工都應當注意一件事情,就是不要和別人比。將 神所賜予你的恩賜拿出來,造就教會和弟兄姐妹們,不需要像什麼人。只要照著上帝所給我們的那一份,最終每個要被塑造成像基督,不是要像什麼。當我們像基督時,才是真正活出上帝造我們的那個我。

我常說,教會的建造和事奉當有絕對和相對的次序;還有,教會生活和行政上處理的事物上有差異,只要大家同信聖經是基督徒生活、事奉、行事為人最高的準則,差異應當不大。只要敬畏上帝,即使是不同國家的傳道人,講的道不可能南轅北轍,在細節和所舉的例子上,深度、廣度會有差異,但不可能差別很大。

現今教會對聖靈的充滿;教會事奉當有絕對的堅持、應當死守的;和相對不應當看重的,為何差異如此大?上帝的靈啟示了這本聖經,重生的基督徒只能從這本被啟示的聖經當中得到滿足。同樣的,蒙召屬上帝的僕人被聖靈所膏抹,在講解聖經上,不可能差異這麼大。

在過去9年中,你們可以舉出一次,我濫用屬靈權柄嗎?如果有,請你現在站起來,或舉手,「長老你曾經濫用屬靈權柄」,在什麼事上,或私下告訴我,我會道歉並改正。你們的牧者沒有濫用屬靈權柄,教會不是沒有問題,教會曾經發生過問題。你們可以觀察,我一個小小的牧者,有沒有像保羅一樣,用溫柔、慈悲、智慧來處理教會的事務。

從聖經裏可以看見很多的原則,我常想為何基督徒想不通,難道需要我特別的提醒,我覺得不需要,懇求聖靈引導每個重生的基督徒。我舉個例子,有會友體貼我,認為教會很多人才,很多人蠻會講道,建議我休息一下,排他們講道。我回答他,我安排一個人講道,絕對不是因為我累了、要休息。做任何一件事情,首先要考慮的,怎麼做才是對教會最好,這是一定要思考的。前題是合乎 神的心意,不是從我的感受來選擇,也不是從我的經驗作選擇。所以,當牧者請你負責某樣事奉時,你可以回答,這個選擇可能對教會不好,我會採納思考;但是,絕對不要推托掉。相反對牧者說,我想做那樣的事奉,你是將你的喜好擺第一,第二是你的經驗,不是考慮更大的原則–怎樣做是對教會最好的。

很多的事情,我已講過了,再來的原則,是要應用在自己身上。但是,我發現,大家聽完道後,沒有畫夜思想,好像跟自己沒有關係。相反,最容易聽到的是,「長老!你今天講道真的很不錯,好像在講某某弟兄呢;可是,他今天沒有來。」為別人聽講道,不是為自己聽道。這個原則,聖經有沒有?有的。在逾越節的最後晚餐,耶穌說,你們當中有一個要賣我,門徒一個一個問,「主阿!是我嗎?」彼得沒有說,是約翰嗎?也沒有說,是安德烈嗎?而是說,「主阿!是我嗎?」所以,應當為自己聽道,聽完道要反省、改變自己,求主幫助我們。我預備講道時,我懇求主,「主阿!先藉著祢的話餵飽我,和藉著祢的聖靈光照我,藉著祢的話改變我。」

保羅沒有濫用屬靈的權柄,但在第5章,他就完全不客氣,一點修飾委婉的話都不講,直接了當的嚴厲指責哥林多教會。請注意,不濫用屬靈權柄和放棄該有的屬靈權柄,這個分界點在那裏,兩個要拿捏得準。濫用屬靈權柄是敗壞的,是轄制人,你所要處理事情的對象,也有個主,是共同的主人,這是僭越主人的權柄,是濫用屬靈權柄。另一個,放棄屬靈的權柄,是輕慢上帝所託付的,不單是牧者、教會的同工也是如此,不要以為教會的事情是牧者的事情,不關我的事。所以,不濫用屬靈權柄並不代表你可以放棄上帝所託付你當有的屬靈權柄。

保羅嚴厲指責哥林多教會所犯的事情,嚴重威脅到教會,不是沒有同心合一的事情,也不是擁戴領袖或傳道人,不知道自己屬於誰,也不是自高自大對使徒權柄的質疑。在第5章保羅直指,不委婉修飾、嚴厲指責哥林多教會,風聞在你們中間有淫亂的事、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繼母(哥前5:1),這是亂倫。這事嚴重到甚麼地步,保羅說,甚至在外邦人當中也沒有這種事。在希臘羅馬統治時,有沒有發生過性犯罪,或是亂倫,應該是有。保羅的意思是,連希臘羅馬都認為這種事情是不可以,是件惡事。在羅馬有一個很有名的作家,叫作西賽羅,曾經在他的作品中提到,羅馬的法律以及風俗當中,絕對禁止收自己的繼母,就是禁止亂倫。

早在摩西五經中這事是禁止的,所以,這不是單純混亂男女之間的事情,而是亂倫。保羅很嚴厲的指責,這是牽涉到教會的本質–聖潔。當聖經提到聖潔,是談到 神的本性,另一說法是, 神的本質。 神的本性是聖潔,不是說 神有聖潔的屬性而已。

今天所唱的詩歌「榮耀歸於祂」,甚麼叫做上帝的榮耀。聖經裏,上帝的榮耀指的是上帝的全能,是 神的能力彰顯祂的榮耀,也就是不可能成為可能,使無產生有,這是創造的能力,和審判全地的能力,是祂公義的屬性。但更重要, 神的榮耀就是 神的美德。在希伯來書第1章論到基督時,他是 神榮耀所發的光輝,是 神本體的真像。(來1:3)在基督身上看到創造天地主宰的美德,約翰福音第1章18節“從來沒有人看見 神.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。”也就是創造天地的主宰,藉著基督彰顯祂的本性和性質,和對全人類的旨意是甚麼。所以,基督把 神一切豐盛彰顯出來,基督是 神榮耀所發的光輝。基督固然行過33件神蹟,但是,基督整個生命當中,所呈現出來的是上帝的美德。在上帝的美德當中,最重要的是祂的本性—聖潔。所以,舊約的利未記、申命記,上帝對以色列百姓吩咐,我是聖潔的,你們要聖潔。所以,基督徒從世界當中分別出來歸屬上帝時,我們就被稱為聖潔的。

聖徒不是天主教所說的,在信仰以及德性上具有高超成就,像德雷莎修女一樣才是聖人。他們封聖,有一定的程序和資格的鑑定,但是,那不是聖經裏的原則。聖經說,凡是基督徒都是聖徒,是藉著基督的寶血所潔淨,罪被赦免了,和聖靈的重生,上帝賜予新生命。所以,在上帝面前,因著耶穌基督就被看為聖潔。這樣,上帝聖潔的本性藉著教會以及重生的基督徒彰顯出來,簡單的說,聖潔就是教會的本質。

真教會有3個記號,①聖道②聖禮③聖潔。約翰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陳述了這件事情。地上沒有真教會,但有真教會的記號。為甚麼?因為,教會用兩種方式存在,①看不見的教會。歷世歷代古往今來,所有在基督裏、信靠耶穌、連結在基督裏成為基督肢體的人,這個教會稱之為宇宙性的教會,是無形的教會,也是魔鬼恐懼顫驚的教會。②另一種形態的教會,就是被召聚來到教會中的人,並非全是基督徒,意思不是還沒信主的人,不能來教會,而是他們不是基督徒。所以教會有4種人:

1.己經重生得救的人,自己知道自己重生得救了,這種人是真基督徒。

2.已經重生得救了,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重生得救。偶爾會懷疑自己是否重生得救了,和重生得救到底是甚麼。為甚麼會這樣,因為,重生得救有時在受洗前,有時在受洗後。有人信主受洗後有重生的地位,但重生的經歷信主後才開始,就是聽詩歌、聽道會流淚,詩歌裏有聖道,聽到上帝的話很扎心、聖靈感動,所以眼淚一直流,這是重生的經歷。還有,重生的經歷發生在受洗前,reform的信仰是先重生再產生信心,不是人先信,上帝覺得信得不錯,才藉著聖靈重生你,不是這樣的。人先重生才產生信仰,而且是聖靈的工作,也藉著基督徒傳福音。這樣“他既來了、就要叫世人為罪、為義、為審判、自己責備自己。”(約16:8)。

約翰福音第3章論到,一個真正重生的人,才會為自己的罪、為耶穌基督的恩典感動流淚,為甚麼?因為先“生”才會哭。小孩子剛生下來不哭,醫生要打他屁股,哭才代表是活的,不是死的。這樣,教會有兩種形態存在,真教會,我們看不到,裏面絕對沒有一個慕道友,和沒信主的;但是,地上的教會,有人還未信主,還有我剛說的,有人重生了,但不知自己重生。

3.沒有重生,他自己也知道。就是有些人因著各種緣由來到教會,同時知道自己不是基督徒。

4.沒有重生卻認為自己有。有人來到教會,覺得基督教不錯,或者音樂很好聽,有各種動機。在國民黨執政時,長老會教會後面坐著情治人員,監聽教會講甚麼,有趣的是,那些人當中有人信主了,這是他們作見證時講的。所以,地上的教會並不是真教會,但是地上的教會不是假的,因為有真教會的記號。

約翰加爾文說,世界不管任何地方,只要上帝的道被傳講出來,有人願意聆聽,這是真教會的第一個記號。如果,教會把聖道挪移了,認為這個世代不聽嚴肅的話題,教會等同於從基督的聖會中,自絕於教會的真記號外。教會要按著聖經施行聖禮,加爾文講這些事,是針對當時的天主教,改教運動是改革天主教違背聖經的事,天主教有七種聖禮,在改教時期,認為這些沒有聖經的根據,甚至加爾文還很幽默的說,「你們說婚禮是聖禮,那為何要鼓吹神父獨身呢?修女獨身?」,豈不知婚禮是將男女之間的關係正常化。所以,教會若違背真理,所做的會和聖經相矛盾。

教會的聖禮只有兩個,洗禮和聖餐。教會應當要按著基督的吩咐施行聖禮,也就是洗禮時,應該使人明白洗禮的意義。第二聖餐,領受聖餐是基督徒的特權,非基督徒只能觀禮。但,後現代的今天,人不願意沒有參與感,不願意被排斥,教會走後現代的路線,因此,每一個人都可以領聖餐,這不是真教會的記號,真教會的記號是按著聖經所吩咐守聖餐。還有,今天所講的,聖潔是上帝的本質,是教會的本質,教會應當聖潔。

論到聖潔我以前講過,簡單有三項:

  1. 對基督的專一,基督是我們信仰的核心,聖經不是要我們相信一位 神,請注意,聖經要我們相信在基督裏的獨一上帝。透過基督,我們才能與 神和好,透過基督,我們才能被稱為上帝的兒女。因為,基督是獨生子,是長子,我們是和祂一同成為後嗣,聖經裏講得很清楚。何謂上帝兒女?就是凡被 神的靈所引導就是神的兒女。而 神的靈又稱為基督的靈,因基督被稱為上帝的兒女,也使整體的教會和基督徒,能領受新生命和各樣屬靈的恩賜,可以在世上作見證,這些都是因基督的緣故。還有,能明白真理,都是藉著在基督裏向全人類啟示,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,是上帝對全人類啟示的最高峰。希伯來書第1章“上帝在古時藉著眾先知、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、就在這末世、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、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、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.”(來1:1~2)在舊約,聖靈引導先知、藉著先知傳講上帝的旨意,啟示祂自己;在新約,上帝自己來到地上、顯明祂自己對我們說話。所以,對基督的專一,對基督的信靠,乃是聖潔的定要。
  2. 教會應當有合乎聖潔地位的行為和生活。保羅指責哥林多教會的道德標準連外邦人都不如。
  3. 敢於處置犯罪的人。保羅要哥林多教會把犯罪的人趕出去,斷絕聖徒和他相交。在現今的教會,這件事情不可能發生,會有自以為有愛心的同工說,當在愛心裏包容。保羅的書信不是說和世上所有犯姦淫的人斷絕關係,指的是教會中的聖禮,已是聖潔,卻在淫亂的罪當中。所以保羅說,要和他斷絕、逐出教會。但今天的教會會說,我們為他多禱告、讓聖靈感動他、使他悔改,勸他、包容他。按著聖經的教導,我們當先勸告他,如不悔改,禁聖餐、禁服事,嚴重的話逐出教會。你們可能會覺得逐出教會一點意義都沒有,從現行的意義上看是如此,因為教會多的是,「此處不留爺,自有留爺處,處處不留爺,爺去當八路。」所以,從現實面來看,好像沒有意義,但教會應當如此做。不是我們教會有這種人,只是從這裏看到一個借鑑。

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犯淫亂的事感到震驚,但更讓他震驚的是,教會對這些事情的態度。從聖經裏看見,他們不認為有甚麼。因為保羅說,你們並不哀慟,哀慟是形容人死了要哀悼他。他說,你們不感到哀慟,還感到自高自大,顯然哥林多教會認為這種事情不嚴重、沒甚麼。事實上,哥林多教會非常的前衛,他們不但效法世界,而且走在世界的前端,這件事情在羅馬是被禁止的,為何如此走偏呢。真正的原因是,上帝的道沒有被傳講,在詩篇119:9“少年人用甚麼潔淨他的行為呢.是要遵行你的話。” 神的話使人聖潔。耶穌為教會禱告時,祂說,“我為他們的緣故、自己分別為聖、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。”(約17:19)

使人聖潔的只有三樣:①耶穌基督的寶血潔淨人,使人成為聖潔。②聖靈重生使人成為聖潔。③ 神的道使人繼續成為聖潔。耶穌說,我為他們自己分別為聖,求祢用真理使他們成聖,祢的道就是真理。保羅建立哥林多教會自己並不在當中,負責牧養這個教會的長老,當時是長老牧會,顯然忽略了最重要、最核心的。不講上帝的道,我們不可能明白 神的旨意,對 神的本性也就模糊不清,就不可能過聖潔的生活。過聖潔的生活和基督徒重生後生命不斷被更生,都是超自然、逆著本性的事情。這世界根本沒有聖潔這回事,許多宗教只告訴人,做人要有倫理道德,但絕對的真理、道德的標準我們忽略了,沒有絕對標準,這世界如同在尹甸園吃了善惡樹後,各個宗教各有自己的道德標準。

兩個禮拜前報紙登載,有個人寫信請法師開示,她撞見老公和小三一起,心裏非常難過,又氣又怒。法師開示她說,「這是眼睛的業障,口裏唸阿彌陀佛、沒有看見、沒有看見。」這個信仰告訴人一切都是空,都是假的,所以這件事情也是假的。法師又說,要換一個態度,房子多出來可以租給人。魔鬼最喜歡用的策略,就是男女之間的性關係,從古至今,這是他最得意、有利的武器。

為什麼聖潔是教會的本質,又是真教會的記號,因為,聖潔沒有辦法模仿。若人不認識上帝,就不知絕對客觀的道德標準,不認識絕對者,不可能明白什麼是聖潔。這世界我剛講了,有宗教說是“業障”,我告訴大家,不認識 神所產生的宗教,都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裏打轉,這種看似很完整的教義,其實是一種狹窄的普遍性或叫做狹窄的完整性,這是哲學的用語。一顆球是圓的,它很完整,但,相對於宇宙,不能說它是完整的。所以,這種狹窄的普遍性,它的特性是,好像很有道理,找不出任何的破碇,但是若要行,會發覺和人性相違背,而且和整個人類文化是互相衝突的,但,很少從真理的角度檢視這一件事,就是真理的普遍性是非常廣泛的,真理的普世性使你靈性的心眼被打開,可以看出很多事情。在一個狹窄的圓圈打轉,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身上,因為,這是一個封閉狹窄的普遍性,或稱為封閉狹窄的完整性。

我曾講過,這種信仰基本上是圓的觀念,而圓是個循環,最終還是回到自己。所以,佛教的聖僧都是閉著眼睛,內觀、看向自己;但,中世紀偉大的基督教聖徒,眼睛睜得大大、亮亮的。因為認識創造者、知道這世界是被造,我們從這世界中被抽離出來時,可以用驚訝、讚嘆的眼睛,看這受造的世界。而內觀的信仰是封閉狹窄的,是生死輪迴、因果循環。基督教講全人類在亞當裏墮落了,原罪是真正存在,在上帝面前,人離開了被造應有的地位,這叫原罪。在亞當裏全人類成了罪人,我們之所以會犯罪,是因為我們已經是罪人,不是其它宗教所說的,我們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,所以才是罪人,這根本是完全不同的。

很多人認為,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樣,因為,他們看宗教的相同點。唐牧師曾講過一句話,普通人看事情是看相同點,聰明人是看相異點。歷史上有人說過,很多宗教和基督教有兩種相似,一種是無意義的相似,什麼意思?比如,有宗教叫人不要貪,要存好心說好話,和基督教要有愛心、有德性,好像是一樣的,這種叫做無意義的相似。因為,所有不信任何宗教的人都知道不該淫亂;不該貪、嗔、癡。

第二種看似相似,其實不同。舉一個例子,在很多的特別節期,佛教的聖僧,身上穿的衣服會被人撕碎,為什麼?因人景仰到一個極度,把他身上穿的衣服撕得碎碎的,每一塊布都有無比的價值,拿回去供奉。基督教好像也一樣,基督的衣服被剝下來撕碎,看似相似,其實剛好相反,因為,基督的衣服被剝下來拈鬮,不是尊重祂,是侮辱祂。還有,基督的衣服被分掉之後,那塊布不管分成幾塊,一點價值都沒有。基督教沒有聖布這件事情,是中世紀搞出來的異端。

正統的基督教信仰講原罪,人的真實狀態是:在亞當裏墮落了。這對人類所產生的影響是,人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,無論是尊貴或卑賤,這樣,我們可以用憐憫的態度對待人。但是,另一種信仰,人一生下來是乞丐、受苦是上輩子的業障,這種信仰容易使人產生驕傲,因有先天的優越感,有人看出這是違背人性的,所以,佛教從出世改為入世。

因果循環使人類的歷史產生種姓制度,到現在都還沒打破。在印度這個國家,階級分得很清楚,如果,你是個賤民,所生下來的孩子承繼了階級,不管多有聰明,多有學問。印度目前大概有20萬的賤民,從事挖糞、清理廁所(不是娛樂場所的清潔人員),是處理糞坑,用手挖、清理,然後裝成一桶頂在頭上,再倒在特定地方,這種制度是反人性的。

人在今生為何成為賤民、奴隸,生下來為何是殘障;因為,上輩子犯了罪。如果,你干涉、幫助他,等於阻止他還上一輩子的業障,這種信仰容易產生屬靈的驕傲。根據輪迴,會生在帝王家,因為上輩子做好事,祖先做了很多善事;所以,看待乞丐、賤民時,不會產生憐憫之心。而原罪的教義,產生了很重要的普遍恩惠,我們會憐憫乞丐、賤民,不會相信位高權重的人一定不會犯錯,因為,我們知道,乞丐、賤民和我們一樣,都是罪人。所以,真理是合乎人性的。我們都知道,普世的價值:人應當平等對待。人性的尊嚴從那裏來,是按著 神的樣式和形像被造,這是聖經啟示的真理,原罪的教義絕不會過時。

改教時期,天主教用灑水禮為人潔淨、赦罪,在改教還沒發生時,社會上有知識的人質疑原罪的教義,改教時期,回歸聖經就是批判這世上的人,當質疑的是,彌撒中所灑出來的水,究竟能不能洗淨人的罪;不該質疑的是,聖經所啟示的真理,也就是隨處可見的罪行。求主幫助我們,使我們很清楚知道,罪雖然是小罪、是侷部的,卻能使全團發起來,影響是全面性的。教會應當持守聖潔,求主幫助我們,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,引導、堅定我們的信仰。藉著這段經文使我們知道,我們雖然蒙了拯救,還是會犯罪,所以,要常常在主的面前彼此提醒、代禱、勸誡,受試探時,求主幫助,犯罪中,求主光照,使我們可以悔改,來主面前重新得到潔淨,求主堅固祂的教會,也堅固我們。

天父,感謝祢!謝謝祢使我們在基督裏認識祢,也謝謝祢在基督裏,赦免我們在亞當裏所犯的罪,也赦免我們在行為當中以及生活、思想意念中所犯的罪,感謝祢將聖潔的靈賜給我們和眾教會。求祢幫助我們,從哥林多教會許多借鑑中,當謹醒、提醒自己不比他們強,求將聖道指教我們,使我們可以知道應當如何行,求主引導賜福、保守看顧你的眾百姓,也看顧地上的教會重新回到祢所啟示的聖道中,好讓我們在事奉、生活、行事為人,遵行祢的旨意,在祢的面前受建造、榮耀祢,我們感謝祢,願一切榮耀頌讚都歸給祢,奉靠我主得勝的尊名禱告,阿們。

歡迎蒞臨

基督教高雄歸正福音教會

週日10:00~12 主日禮拜
週日10:00~12 兒童主日學
週日13:15~15 主日禱告會
週四19:30~21 歸正團契查經
週五09:30~11 姐妹團契
週五19:30~21 亞居拉團契
週六19:30~21 聖樂團契

Tel (07)269-5956
Add (802)高雄市苓雅區中華四路159號七樓
Email info@reformed.org.tw
統編: 369821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