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影音文字 主日證道 哥林多教會 20160306 哥林多教會 第 006 堂(哥前 01:17 ~ 01:31)
2016-2018《主日證道》哥林多教會(吳永霖長老)1920.1080

20160306 哥林多教會 第 006 堂(哥前 01:17 ~ 01:31)

整理:林妙珍姐妹

【哥林多前書】第一章17節-第一章31節

1:17 基督差遣我、原不是為施洗、乃是為傳福音.並不用智慧的言語、免得基督

    的十字架落了空。

1:18因為十字架的道理、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.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。 

1:19就如經上所記、『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!所記、廢棄聰明人的聰明。』 

1:20智慧人在那裏.文士在那裏.這世上的辯士在那裏. 神豈不是叫這世上的

    智慧變成愚拙麼。

1:21世人憑自己的智慧、既不認識  神、 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、拯

    救那些信的人.這就是神的智慧了。

1:22 猶太人是要神蹟、希利尼人是求智慧.

1:23 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、在猶太人為絆腳石、在外邦人為愚拙.

1.24 但在那蒙召的、無論是猶太人、希利尼人、基督總為 神的能力、 神的

    智慧。 

1:25 因 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. 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。 

1:26 弟兄們哪、可見你們蒙召的、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、有能力的不多、有

    尊貴的也不多。 

1:27 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、叫有智慧的羞愧·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、叫那強壯

    的羞愧.

1:28  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、被人厭惡的、以及那無有的、為要廢掉那有的.

1:29 使一切有血氣的、在 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。 

1:30 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裏、是本乎 神、 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、公義、聖

    潔、救贖.

1:31如經上所記、『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。』

弟兄姐妹平安:

  今天讀的經文,我大概講三個重點:

  • 第一個重點,就是關於保羅提到傳福音、跟施洗的問題。 
  • 第二個重點,就是在這段聖經裏面,他總共提到三次十字架。所以,我會講到一個重點—十字架乃是福音裏面的核心信息。 
  • 第三個重點,就是十字架是上帝的大能。

  保羅提到:「基督差遣我、原不是為施洗、乃是為傳福音」(林前1:17)。這樣,保羅是不是在否定施洗的價值?也就是說,一個人聽見了福音,是不是應該要受洗?如果保羅的意思是在否定施洗的價值,那,就跟大使命有了抵觸。因為,在耶穌基督復活升天之前,祂頒給教會大使命。在馬太福音第28章: 

  • 祂說:「你們要去、使萬民作我的門徒、奉父子聖靈的名、給他們施洗·(或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)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、都教訓他們遵守」(太28:19-20)。所以,不但要為他們施洗,還要教導。這是屬於教會的事奉。
  • 接下來祂就應許說:「我就常與你們同在、直到世界的末了」(太28:20)。 

但,保羅在這裏說:「基督差遣我、原不是為施洗、乃是為傳福音」(林前1:17) ,他是在否定施洗的價值嗎?不是,保羅所否定的,是前面那句話延伸過來的。

保羅在前面,說:「基督是分開的麼.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麼.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麼」(林前1:13)。因為,在哥林多教會裏面,有結黨、紛爭的事情。也就是: 

  • 可能彼得去到那個地方、曾經在哥林多教會待過,而有人是彼得為他們施洗的。 
  • 也有可能有人是亞波羅為他們施行的。 
  • 保羅也提到他曾經為幾個人施洗。此外,他為多少人施洗,已經不記得了。 我說,這是一個傳道人應該有的典範,就是「傳福音的責任在我,但為人施洗不一定要在我」。

這樣,保羅在針對哥林多教會的結黨、紛爭背後的原因的時候,他提到:「基督差遣我、原不是為施洗」(林前1:17)。因為,他在前面問哥林多教會說:「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麼」(林前1:13),這句話延伸出來的意義是:你們是奉彼得的名受洗嗎?你們是奉亞波羅的名受洗嗎?你們是歸入這些教會領袖的名下嗎?這句話延伸下來,他才說:「基督差遣我、原不是為施洗」。所以,他正確的意思是在否定人領受福音之後,是「奉人的名」受洗。當然,沒有一個正常的傳道人、在為人施洗的時候,是會說:「我奉聖父、聖子、聖靈的名,為你施洗,叫你歸入『我的名下』」,是沒有人會這樣講。但是,如果沒有講說:「我奉聖父、聖子、聖靈的名,為你施洗,叫你歸入基督的名下。」那麼,被施洗的人可能不明白,或者教會裏面也沒有正確的教導,還有領袖被刻意的突出。上帝的僕人被刻意突出這件事情,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。所以這樣,你就看見保羅不是在否定為人施洗的價值,他是在否定「奉人的名施洗」這件事情。這樣,保羅所說的,跟馬太福音講的大使命,並沒有互相衝突。

那,您說,這兩者何者比較重要?那麼,我接下來要講的,就是:如果沒有傳福音,怎麼會有人受洗、歸入基督的名下呢?所以,「傳福音」這件事情,是絕對性的事情!那麼,人信了福音之後,一定要受洗才得救嗎? 我們知道也不一定。因為,聖經裏面說: 「信而受洗的,就必得救」,是沒有錯,但是能叫人得救的,是信了福音,而不是施洗。所以,一個人若受洗了,但是他不信,那個受洗是沒有用的。因此,保羅沒有否定施洗的價值,他在否定的,是一個為人施洗的人、或是領受洗禮的人,對於這個聖經裏面的聖禮,有不正確的認識,他才說:「基督差遣我、原不是為施洗、乃是為傳福音」(林前1:17)。

  接下來,他提到「福音,應當以十字架為核心的信息、跟內容」。也就是當我們在講福音的時候,那,福音的核心信息是什麼?他講到「十字架」。他說:如果基督差遣他,而他傳福音、沒有傳講十字架的信息,他就是在用「智慧的言語」在傳講福音。所以,保羅從第17節後面這裏開始,一直到第25節,提到兩種智慧。一種智慧,是「希臘人的智慧」,或叫做「世上的人的智慧」;另外一種,是「 神的智慧」。這兩類的智慧當中,每一類又分成兩種。他說:「並不用智慧的言語、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。因為十字架的道理、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·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」(林前1:17-18)。他說,如果所傳的福音,核心信息不是十字架,十字架的能力就會落了空;不是十字架的能力會因人而失去,而是傳福音的人,以及聽見福音的人,沒有辦法經歷福音的能力。這不是十字架的信息,不是十字架事件的能力、果效被减低,而是傳講福音信息的人,如果不傳講這核心的信息,那麼,不管是講的、或者是聽的人,就沒有辦法經歷十字架的大能。

因此,他提到說,如果在所傳講的福音沒有十字架核心的信息,這就在用智慧的言語。他所說的「智慧的言語」,在當時,就是 17 節這裏所說的,是希臘的一種口才的詭辯術。也就是一種文辭的詭辯,就是口才非常好,很會用邏輯,但是卻不講十字架事件的信息,因此,他認為這會使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。在後面, 他提到另外的一種智慧,他在講什麼?他講:「世人憑自己的智慧、既不認識 神、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、拯救那些信的人」(林前1:21),這裏所提的智慧,就是「理性的功能」。因此,他就提到: 

  • 「猶太人是要神蹟」(林前1:22),意思就是他們要看見,要看見才信。
  • 「希利尼人是求智慧」(林前1:22),在這裏所講的智慧,是指「理性的功

能」,就是他們要想通。 

所以,這世界上的人,對於認識 神的方法,最基本的一種,就是要讓我看見,眼見為本,眼見為憑;另外一種錯誤的方法,就是讓我想通,想通這位創造萬有的上帝是怎麼一回事,我就信祂。所以,保羅在這裏提到的兩類型的智慧—「 神的智慧」、跟「世上的智慧」。世上的智慧,在這又分成兩種,就是我剛講的。

這樣,保羅認為在那個時代,他所傳的福音、所託付的福音,它的核心信息,就是「耶穌基督钉十字架」。所以這樣,基督的十字架,以及十字架的道理,還有耶穌釘十字架」, 在這裡連續三次的被提起。所以,我說,福音的核心信息是什麼呢?就是「十字架事件」。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十字架,十字架在第一世紀,是當時羅馬政府用來處死死刑犯的一個刑具。但是,每一次聖經提到的十字架,或保羅在這所說的「基督的十架」,是一個「特定的歷史性的事件」,就是「耶穌基督為人釘十字架」這件事情而說的。還有,他後面講到「十字架的道理」,又講到「十字架是上帝的大能」。因此,我相信沒有一個正統的教會,會否認十字架的信息是整個福音當中的核心的信息。保羅的意思、如果延伸到現在的意義來講,他並不是否定當我們傳講福音的時候,引用我們許多的人生經歷、跟人生哲理。他不是否定這個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那,唐牧師在講道的時候,應該就是在用智慧的言語了。因為,他的腦節很好,邏輯也非常的強,而且內容所涉獵的範圍也非常的廣。但,保羅是這個意思嗎?如果是這樣的話,那麼,唐牧師應該是在用智慧的言語。但是,我們知道是不是用智慧的言語在傳福音,關鍵在於所傳講的內容當中,是不是以「耶稣基督十字架上死而復活」這個歷史事件做為核心?如果是,就不是在講智慧的言語,也就不是在憑著你的口才、詭辯,來勸人信服上帝。

  就在禮拜六下午的姊妹團契聚會當中,我分享詩篇第68 篇 11節:「主發命令、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羣。」我說,我在教會裏面長久的觀察,就是一般教會裏面的姊妹都比弟兄還多,我們的教會算是比較平衡的。而且我從溫哥華,然後多倫多、台灣,甚至去到德國,我也看見很多姊妹很愛傳福音,很忠心於傳福音。我的意思是說:你注意看熱心傳福音的基督徒,大概十個當中,有七、八個都是姊妹。當然,你可以說,弟兄可能工作比較忙碌,負擔的生活重擔比較重,而姊妹大概家事之外,沒有什麼事情。但是,我看見很多職場的婦女也是這樣。所以,這應了聖經所講的這句話。但是,我們知道大使命是頒給使徒。也就是當時耶穌基督復活、在提比哩亞海邊講的時候,現場有姊妹在嗎?不確定,但是我們知道是頒給十二個使徒。那,使徒當中有姊妹嗎?使徒當中沒有姊妹。而且保羅每一次在聖經裏面、寫給教會書信的時候,都習慣稱弟兄們。但是,我們不要誤以為,保羅眼睛當中沒有姊妹,好像姊妹是不存在的。因為,聖經裏面經常用「弟兄們」, 來做為教會整體的代表,並不代表忽視姊妹。但是,大使命是頒給使徒的,使徒又都是弟兄,沒有一個姊妹。所以,我們常常會輕看姊妹在傳福音當中的職分跟使命,我們有意無意在整個宣教的歷史當中,會重視弟兄、而比較輕看姊妹。

我再講,大使命是耶稣基督頒布的,那,詩篇第68 篇11節,是什麼時候講的?這句話更早過大使命將近一千年,因為是在大衛的時代。所以,我昨天就跟姊妹講這段聖經。我說,當耶穌基督頒佈大使命的時候,是用嘴巴,用聲音講出來,那些弟兄們耳朵都聽見。但是,詩篇第68 篇11節,是「主發命令、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羣。」這是上帝在永恆旨意當中,對祂所驗重的一大群姊妹心中動工,這個命令是沒有聲音,是無聲無息的。這不是在歷史當中藉著人的口講出來的命令,不是像大使命的頒佈一樣、藉著聖經頒佈出來的,這是在這些姊妹的心中動工的,而且是早過大使命一千年。所以,聖經有輕看姊妹嗎?你不要說,是長老在硬掰吧。我一點都沒有硬掰。你仔細思想,「主發命令、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羣」這節聖經:

  • 「主發命令」,有聲音嗎?沒有聲音。
  •  「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羣」,所以,很多姊妹,熱心愛主、喜歡傳福音。

原來,很多姊妹熱心愛主、喜歡傳福音,是上帝在永恆當中發命令,然後藉著聖靈在她們心中運行,傳福音。

我分享後,我請姊妹們分享—每個人曾經傳福音的經驗、個人談道的經驗。因為,每一個人在個人談道當中,一定會碰到一些問題,而我有一點經驗可以分享。因此,根據聖經告訴我們的,就是姊妹在這個時代很愛傳福音,她們一定遭遇到很多的問題,其中有兩位姊妹們分享:

  • 一個講:她剛信主時,很喜愛傳福音,很喜歡勸人信主。但是,她多數都是講自己的見證。這是很平常的,就是會講我們得救的經歷,然後會講信耶稣多好,但是,如果講到信耶稣多好,就不知道怎麼講,只會講自己的經歷。不過,後來她越來越明白真理,也就是明白「福音到底是什麼?」。福音是: 
  • 論到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。這是羅馬書第一章告訴我們、最直接了當的意義,就是「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、在聖經上所應許的、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」(羅1:2-3)。 
  • 還有,論到神的兒子耶穌基督,在歷史當中一基督生、基督死、基督復活、基督升天、基督還要再來。這是福音的五大歷史要件,我們現在講的基督的十字架,是「基督來到地上做人,曾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,然後第三天從死裏復活」。 

這位姊妹說,當她明白了這些之後,當她接下來要跟別人講福音的時候,卻講不出來;她覺得沒有像以前講得那麼流利,但還是很喜歡跟別人講福音。

我跟她做一個比喻。我說:我是做高爾夫生意的,有很多高爾夫球具,然後偶爾也會去打高爾夫。我以前打高爾夫,覺得我不需要教練教,因為自己在做高爾夫球具,我知道整個高爾夫運動的原理,我自己就能到練習場打,甚至自己也下場打,也覺得自己打得還不錯。後來,因為,在溫哥華、我兒子高中畢業,我就請了一個教練在練習場教他,而我也請教練順便指導我、矯正我錯誤的姿勢。但是,這一矯正就不得了,因接下來幾乎常常打球落空、且打不到;反正就是打得亂七八糟,沒有原來打得好。為什麼這樣? 因為當你不懂規則的時候,你是亂無章法,憑你的直覺、感覺在打,你能夠發揮的球技還是有限的,就只能到那個程度。但,因你所有的姿勢通通都是錯誤的,直到老師真正的矯正你整個姿勢、整個方式、整個打球的力道要怎麼發揮,應該是這個樣子時,你就開始亂套,沒有辦法了。教練說,如果你經過了一段痛苦的時期,你就會開始突破球技的界線往上,而且一輩子受用。我就跟這個姊妹說:一開始我們憑著自己的感覺講福音、講經歷,講得很流暢;但是,當妳一明白十字架的真理之後,要講真正屬於福音的核心的時候、卻講不出來,為什麼?因為妳需要一個「被矯正的過程,但是呢?

  • 妳需要依靠聖靈的能力。這是第一個原因。也就是當我們明白:十字架事件是個超自然的事件,完全不是人理性自己想出來,也不是在我們經驗之內。之後,當我們要講,就變得非常非常的困難。在出埃及第20章,上帝在西山、對以色列百姓頒布律法的時候,「耶和華對摩西說、你要向以色列人這樣說、你們自己看見我從天上和你們說話了」(出20:22)。明明是在西乃山講話,但是,上帝卻說:「我從天上和你們說話了」,意思是什麼呢?西乃山,不過是上帝啟示的一個地方、展現祂啟示的一個處所,然而那些話都是從天上來。因為,所有上帝的話,都是從天上來的。十字架事件、十字架福音也是,在歷史當中發生,但卻完全不是我們理性搆得到。這不是我們經驗裏面的事情,是超越理性、超自然的拯救事件。因此,當我們明白了這福音的核心信息的時候,我們一開始講會困難的。 
  • 還有一個原因。另外一個原因是什麼?當我們在講個人的經歷、是跟福音 的核心事件無關的事情的時候,魔鬼非常樂意你繼續這樣講。他是很高 興的,為什麼?就像保羅所說的,這會使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,十字架的能力是沒有的。因此,當我們真正明白十字架的核心信息,是基督、跟祂所釘的十字架,你要講這個福音的時候,就會有靈界的抵擋。這經驗我非常非常的多。意思是什麼呢?意思是,傳福音的人,必須經常的回頭過來、在上帝的面前,跟主有親密的關係,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「禱告」。你沒有禱告,你要傳講一個以十字架作為核心性質的福音, 是困難的。

所以,這是一個姊妹所提出來的問題。

  • 然後另外一個姊妹所提出來的問題。
  • 她說:剛信主的時候,她原本的教會鼓勵弟兄姐妹要熱傳福音。鼓勵到什麼地步呢?就是每一個人要簽一個為主殉道的自願卡。她就在同事當中很熱心的傳揚福音。然後又說:她若殉道、為主死,都沒有關係。她的同事都嚇呆了,想說,信耶穌這麼恐怖。甚至,她覺得工作、家庭都不重要,就是想為主殉道。但是,後來她明白真理之後呢?她發現聖經不是要求我們做這樣的基督徒,她傳福音就變得綁手綁腳。

我就回答她,說:根據我的了解,問題出在那傳福音的熱度不是來自聖靈。我們知道教會比喻作基督的身體。一個健康的身體的體溫,應該是多少呢?要使我的身體、就是一個健康的身體的功能出來,我的體溫要維持在一個「恆常的溫度」,我的體溫要在三十六度、三十七度之間,要恆溫,每時有刻都要在這溫度、身體的功能才會出來。如果太低,就要躺在床上;如果太熱,就變成激情,太熱也會躺在床上。發高燒還能活動嗎?你就變成神智不清了。你了解嗎?這一種熱會叫人神智不清,這不是出自聖靈,聖靈不是這樣。所以,我們從基督的身體做個比喻,就知道一個健康的身體、在它所發出來的熱度是恆常的,它不會忽冷、也不會忽熱。所以,弟兄姊妹們,如果我們傳福音是忽冷忽熱,你就會知道這是不正常。一個恆常的溫度,是被聖靈引導、且合乎理性的熱度,絕對不會使我們失去理性,然後變成很狂亂。

  • 那,她又說:為主殉道不錯,很有愛心啊。我就跟她說,妳說的沒有錯,除了猶大之外,後來十一個使徒,除了約翰,都是殉道的,是沒有錯。但是,耶穌基督復活、頒佈大使命給他們的時候,有在每一個人面前擺一個殉道自願書、要他們先簽嗎?沒有。我的意思是說,這十二個使徒是一開始就立定心意要殉道嗎?沒有。殉道,是上帝量給他們特別的恩典、特給的榮耀,像基督一樣,為上帝的國度而死。但是,他們一開始,以及傳福音的過程當中,有人一開始就抱定必死的心嗎?我敢說,沒有,他們跟我們一樣。例如:
  • 保羅:在腓立比書記載,當保羅在羅馬被下在監裏、等候羅馬皇帝審訊的時候,他寫信給腓立比教會、感謝他們,說:「這事藉著你 們的祈禱、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、終必叫我得救」(腓1:19)。「這事」,就是指下在監牢。所以,他還是想要得救、想要脫困出來,他才說,他陷入兩難。他說:「我正在兩難之間、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·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,然而我在肉身活著、為你們更是要緊的(腓 1:23-24)。他有一心求死嗎?沒有,他也想能夠脫離死亡的威脅。 
  • 彼得:在公元六十七年,羅馬皇帝「尼禄皇帝」迫害基督徒的時候,他 放火焚燒羅馬城,然後嫁禍給基督徒,他找一個合理的藉口來逼迫基 督徒。所以,他放火焚燒羅馬城,彼得、跟很多人都逃出羅馬城。使徒跟我們一樣,也是會逃的。他逃出去之後………,(接下來這段並沒有記載在聖經裏面,但這是確實的事件)他迎面有一個人走過來,他一看是主耶穌,他問主說:「主啊!你要去哪裡?」主說:「我要進羅馬城。」這時,彼得羞愧的無地自容,他馬上轉身回去,因羅馬城還有很多受逼迫的基督徒。所以,他就轉回頭進入羅馬城,最後被捕,被倒釘十字架。

這些都不是他們自己求的,是上帝量給他們的!但是, 神給他們這樣的人生際遇的時候, 神也同樣給他們去面對殉道的勇氣。我的意思不是說,這些使徒都怕死。使徒沒有怕死,但他們跟正常人一樣,他們之所以能夠殉道、是上帝給他們的力量跟榮耀。所以,是 神量給人的,而不是自己過熱!

因此,這姊妹所提到關於她之前傳福音很狂熱的問題、現在好像沒有那個狂熱在傳福音。這就證明說,傳福音需要聖靈在我們心中發動,你才有可能有那個動力。因為,我們是與聖靈同工,而不是聖靈與我們同工。不是我們怎樣做都可以,然後聖靈與我們同工,是聖靈引導我們,給我們力量。所以,當耶穌基督復活時,使徒行傳第一章開始的時候說:「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、囑咐他們說、不要離開耶路撒冷、要等候父所應許的、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。約翰是用水施洗,但不多幾日、你們要受聖靈的洗」(徒1:4-5);又說:「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、你們就必得著 能力,並要在耶路撒冷、猶太全地、撒瑪利亞、直到地極、作我的見證」(徒1:8)。所以,是聖靈降下來,使他們得著能力。這是傳福音的能力,是出去傳福音、為主做見證的能力,這個動力需要從聖靈來。

還有,傳福音就可以不顧家庭、不顧工作,然後拋家棄子,什麼都不顧嗎? 我就根據這個問題回答她,因為這是她從前的經歷。我說:「傳福音有很多的面向。」比方:

  •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第二章,他說:「感謝神、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、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」(林後 2:14)。基督徒的生命,也就是你活出來的那個香氣,這是福音的一個面向。 
  • 還有,你的生活、你的行事為人,以及你的工作。在職場上你是不是盡責?在職場上,人所交給你的一份工作、你領了一份薪水,你是不是把這個工作做到幾乎完美的地方?在你所經手的事上,你是不是盡責?你如果是父親,你盡父親的職分嗎?妳是媽媽,妳盡媽媽的職分嗎?妳是媳婦,或你(妳)是公婆,是老師、政治家,你盡你的職分嗎?這也是福音的面向之一。當保羅寫信給羅馬教會的時候,他說:「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」 (羅1:8)。羅馬教會的德信傳遍天下,必然很多人聽見,關於羅馬教會很多美好的名聲。羅馬教會有好名聲,而不是只有基督徒知道,不然,保羅不會說、我為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感謝上帝。但是,對於哥林多教會,他說:「革來氏家裏的人、曾對我題起弟兄們來、說你們中間有分爭」(林前1:11)。保羅是從第三者的口中聽見這件事情,那麼,聽見這件事情的,一定不是只有他。所以,我才說: 哥林多教會、跟羅馬教會相反的地方,就是他們有一個不好的名聲。我不說傳遍天下,但至少很多人知道。如果教會,或者是基督徒,有一個不好的名聲,你要傳福音很容易;但是,你要帶人信主,會變得很困難。傳福音跟帶人信主,是兩件事。「傳福音」,就是你把基督在十字架上死的訊息,講出去、告訴人家,傳福音就已經完成了。但是,他不一定在那一刻就信主,可能後面還會有很多的過程。所以保羅才說:「我栽種了、亞波羅澆灌了·惟有 神叫他成長」(林前3:6)。

所以,傳福音有很多的面向。

那,我剛才所講的這些是被動、靜態的,就是作為一個基督徒、跟教會在地上的存在,藉著他的行事為人、生活,來彰顯福音在我們生命當中的果效。但是,如果是這樣可以的話,就是基督徒過一個聖潔的生活、過一個合乎聖徒的體統的生活,就是不犯罪,也不抽菸、喝酒,生活都很正常、顧家。如果是這樣福音就能夠傳出去的話,我們顯然比我前面這張桌子、跟外面的電線桿都不如了。我的意思是說,傳福音不是只有這樣而已,這只是一個基督徒最基本的。傳福音, 是要藉著你的腳出去,藉著你的口去講,並要用你的愛心常常為他禱告、關心他,然後把他帶到基督的面前、教會當中。所以,當我們說傳福音的時候,通常我們一般最直接的了解,就是藉著口傳講十字架的信息,是沒有錯,不過傳福音有很多的面向。

這是昨天在姊妹團契當中,藉著兩個姊妹傳福音的經驗、所產生的個人談道的問題跟疑惑。我相信,很多人在傳福音、跟個人談道當中,一定也有碰到很多疑惑的事情。我有一些的經驗,所以,我之前才想說,在週間找一個時間做一些個人談道的培訓。我的意思不是說,培訓你談道的技巧。因為,只有技巧,沒有辦法傳福音,也沒有辦法帶人信主。我只是想,再一次的激勵弟兄姊妹傳福音的熱忱,讓你明白、我們應當傳什麼福音;還有在什麼情形之下,我們傳福音是會有能力的。

  照著保羅在這裏所告訴我們的,就是:如果我們傳福音用一些智慧的言語,講一些跟十字架核心信息無關的事情,能不能帶人進入教會?一定可以。因為,現今有一些教會不太愛談十字架。他們所傳的福音不講十字架,為什麼呢?因為,講十字架會刺傷人的自尊心。因為,當你講到十字架的時候,一定會講到我是個罪人。基督為何死在十字架上?難道是祂自己有罪嗎?不是,是因為我的罪、你的罪、全世界上的人的罪,被擔當在祂的身上。因此,有些傳福音的,認為在這世代講教義,太沉重;講十字架,太沉重。所以,現在比較流行講一個沒有十字架的福音。在GOOD TV:

  • 有一個節目,叫生命贏家這個節目,他有講過關於十字架、跟人的罪嗎?沒有,他絕對不講這個。有沒有很多人看嗎?有很多人看。
  • 另外有一個節目,我覺得很不錯,就是史丹利牧師的節目。史丹利牧師所傳講的,是真正歸正福音的真理,是真正聖經的真理。

那,在史丹利牧師會場的人,有生命贏家那個會場的人這麼多嗎?沒有!但是,你如果仔細觀察坐在史丹利牧師這會場的會眾,你心裏會很清楚,這是神聖的百姓,是我們的手足弟兄姊妹;另外一些,有一大票是閒雜人,這是我靈裏的感覺。我只是做比較,讓你知道:你不講十字架,還是能夠吸引人來到教會,但是到底是什麼人呢?我不是說,教會不歡迎那些還沒有信主的人,我不是這個意思。我只是想說,教會有各式各樣的人來,但是,有上帝的道在傳講,有基督在這被高舉,這是很重要的,這才是福音,但願主幫助我們!

保羅說:「基督差遣我、原不是為施洗、乃是為傳福音·並不用智慧的言語、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」(林前1:17);後面祂提到:「因為十字架的道理、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·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」(林前1:18)。「十字架的大能」在這被講出來出來,而在羅馬書第一章16節說:「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。」所以,這一比較,你就知道,這兩節聖經是平行意義的經文。在哥林多前書說,「十字架是上帝的大能」;在羅馬書說,「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」,你就會知道,我今天在這所講的關於福音。什麼叫福音?是「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、死而復活」的歷史事件,作為核心的信息,這個才叫做福音。求主幫助我們,也堅固我們!

歡迎蒞臨

基督教高雄歸正福音教會

週日10:00~12 主日禮拜
週日10:00~12 兒童主日學
週日13:15~15 主日禱告會
週四19:30~21 歸正團契查經
週五09:30~11 姐妹團契
週五19:30~21 亞居拉團契
週六19:30~21 聖樂團契

Tel (07)269-5956
Add (802)高雄市苓雅區中華四路159號七樓
Email info@reformed.org.tw
統編: 36982152